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50章 北伐争议

现在有些人认为诸葛亮北伐大大损害了蜀汉国力,蜀汉后来的灭亡和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蜀汉是在诸葛亮死后三十年才灭国的,而且诸葛亮死后蜀国国力一开始并没有急速的下跌,直到他的继承人蒋琬和费祎都去世后,蜀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问题才变大的。

【北伐争议】

历史上蜀汉国势并没有因为诸葛亮北伐产生致命的震荡,蜀汉的国力也没有因为北伐有明显的消弱,而且蜀汉才灭亡的事情也是诸葛亮死后很久的事情了,所以诸葛亮北伐和蜀汉灭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诸葛亮死后,他的继承者们延续了北伐的政策,那么延续的北伐政策是蜀汉的原因吗?这个不能说完全没有,历史上蜀汉后期深陷战争泥潭,国力大为衰落,和姜维的北伐有着直接的联系。

不过具体分析一下蜀汉后期的灭亡,和执政者的因素更为重要,政策的原因并不是很直接。蜀汉的衰落可以说是从陈祗开始的,陈祗在侍中董允死后开始掌权,在费祎死后蜀汉大权基本落入其手。

他在掌权之后,干了两件事情,最终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第一件事情就是沟通宦官,不再排斥宦官黄皓,并与黄皓互为表里,日后直接导致了宦官乱政,第二件事情就和北伐有关了,在大将军费祎死后,陈祗开始全力支持姜维北伐,解除了以往对于姜维北伐的限制,而姜维在能力上无法与诸葛亮相比,使得蜀汉后期深陷战争泥潭,最终不堪负重,国力大损,日后被魏国所灭。

所以说蜀汉的灭亡和北伐政策是有关系的,这点不可否认,但诸葛亮以及他的指定后继者蒋琬、费祎都施行了北伐政策,在他们掌权时期,北伐并没有严重的影响到蜀汉国力,然而他们死后,北伐却把蜀汉推向了深渊,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历史上的蜀地诸国】

中国封建社会在蜀汉建立政权的国家包括蜀汉在内也有几个,然而大多短命,其中有西汉末公孙述建立的蜀(8-25)前后17年;东汉末刘备建立的蜀汉(221-263|264)前后42年;东晋李雄建立的成汉(306-347)前后41年;唐末王建的前蜀(907-926)前后19年;五代孟知祥建立的后蜀(934-965)前后31年;元末明玉珍建立的大夏(1363-1671)前后8年;明末张献忠建立的大西(1644-1646)前后2年。

蜀地号称天府之国,且地势易守难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却总被外来政权短时间内灭掉。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地理环境比较闭塞,内部人心偏于安逸,缺乏进取心,别人难进来,自己也难出去;另一方面是蜀地缺乏人才,尤其是关键性的政治和军事人才。

这其中蜀汉国力无疑最强的,存在时间也是最久的,其他几个蜀地政权甚至大多数不为人所知,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也很有限。而刘备在称帝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留下的班底也所剩无几,后主刘禅并不理事,蜀汉的强盛和总体而言是和诸葛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蜀汉是刘备建立的,但却是由诸葛亮发展起来的。

【不可承受之痛】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没有对于蜀汉有着多大损失,然而诸葛亮的死却对于蜀汉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一个不可承受之痛。

东吴方面,孙权考虑曹魏可能会趁着蜀汉一时实力减弱而趁机进攻蜀汉,向巴丘的戍卫部队增加了一万兵力,一来欲作为蜀汉的救援,二来根据形势对蜀汉进行瓜分。蜀汉见势,亦增加了白帝城的防御力量,以防范突然之变故。

曹魏方面,诸葛亮死后,魏帝曹睿也感觉到威胁大减,君主模板从文帝、景帝逐渐转为夏桀和纣王,大肆收罗后宫美人,大兴建筑。

至于蜀汉内部,军中斗争加剧,杨仪杀死了魏延,自身最终自杀。一句话,要不是诸葛亮,谁会把蜀汉放在眼里。

【累死的诸葛亮】

在正史上诸葛亮事无巨细,积劳成疾,最终累死于五丈原,令人十分惋惜,然而诸葛亮本人并不是不知道这样对于身体不好,在实际情况下,诸葛亮如此操劳也是没有办法的。

要知道在三国时期,曹魏害怕的并不是蜀汉,而是诸葛亮,当时诸葛亮以弱击强,把曹魏逼的以防御为主,拒不出战,可以说也没有人了。

然而这样做并不是没有代价的,蜀汉国力远弱于曹魏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无法让蜀汉国力有着明显提升,只能提升效率,而提升效率的最好办法就是亲劳亲为,事情都自己做,这样才会使得政务朝着诸葛亮自己最理想的方向发展。但这样做的代价却是要消耗诸葛亮本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力,最终减寿。

诸葛亮未必不知道这点,但他没有办法,因为想要灭魏,诸葛亮自己不打,更没希望,中国历史上能有几个诸葛亮啊?指望后来人,行吗?

可以想像诸葛亮站在朝堂上一眼望去,蜀汉的精英人物基本来自荆州、雍州等外地,益州本人英才寥寥无几,诸葛亮怎么办,他只能自己上了。

诸葛亮当时有多累,在汉中时要考虑北伐,回成都后还要处理政务,北伐时更是大意不得,因为蜀汉国力有限,必须控制损失,面对曹真、司马懿这样的军事强人,可以想像诸葛亮为了对付他们损耗了多少的精力,把司马懿打的闭门不出其背后又是多少汗水和心血。

但是他没有选择,他不上也得上,困于蜀地的下场必


状态提示:第050章 北伐争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