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怜玉道出先前在燕山府与山阳帮发生之事。
李师师道:“依我对圣上的了解,单单借此封书卷,让圣上产生罢黜蔡京之意,无甚可能。但若是任由蔡京等人肆意妄为,大宋北疆终将虚匮。”
李怜玉道:“怜玉倒未曾想过要扳倒蔡京,但此次回京我总有些不详预感。”
李师师道:“杨夫人心中所忧何事?”
李怜玉道:“半年前,大宋收复辽国南京析津府及其所属六州时,我与姐姐以‘北国故地百废待兴,难以抽身’为由,未曾回朝领取封赏。当时,朝中对此颇有非议,蔡京等人上奏皇上,请治我与姐姐大不敬之罪。”
李师师笑道:“此事,师师早已知晓。”
李怜玉道:“当时,全仗李佳人与张叔夜、李纲二位将军极力美言,事态才得以平息。但是,半年以来,蔡京、童贯、李邦彦等人多次在早朝之上,妄言我与姐姐同金国高级将领有着特殊交情,于是乎,皇上对我与姐姐的信任,与日俱降,以致于天慕平反一事,一拖再拖。”
李师师道:“此事正合蔡京之意,而且,《贞观兵要》卷四其可以长时留在身边。”
李怜玉道:“想必我明日入朝,会遭蔡京等人百般刁难。”
李师师笑道:“是福是祸,终将躲之不过。武林之上,杨夫人已是一方翘楚,官场之上,杨夫人乃是一府通判,有什么坎坷,杨夫人跃不过去?”
李怜玉笑道:“清茶终不酣畅,李佳人,可否陪怜玉小酌几杯?”
李师师笑道:“能与杨夫人对饮,乃是师师的荣幸。”
酣饮半晌之后,李师师低声道:“师师之意乃是,明日夜里,杨夫人再去觐见圣上。”
李怜玉手握青花小杯,缓缓饮下杯中美酒,道:“李佳人言之有理,若是怜玉明日参与早朝,定遭蔡京等人刁难,届时想必三人成虎,量我百口莫辩,不如夜里我一人前去面见皇上。”
李师师笑道:“杨夫人真乃女中诸葛,颇明事理也。”
李怜玉笑道:“怜玉尚且能算诸葛,那姐姐呢?”
李师师笑道:“甄半仙。”
李怜玉与李师师谈笑风生,对饮良久,夏夜的微风缓缓吹入楼中,搅动二位美人的柔美发梢。
翌日,夜幕降临之后,李怜玉孤身一人步入皇宫,赵佶在垂拱殿内接见李怜玉。李怜玉缓步走进殿内,只听殿外传来一群侍卫的轻轻脚步声,李怜玉心道:“想必皇上已然不甚信我,这群侍卫定是在危难之时做救驾之用,但是皇上未免太过小看我了,若我当真意欲行刺,即便来个百人,也难动我一根寒毛。”
李怜玉跪拜道:“微臣参见皇上。”
赵佶笑道:“李爱卿请起。”
李怜玉道:“谢皇上。”
赵佶道:“李爱卿一路奔波颇为辛苦。燕山府近况如何?”
李怜玉道:“微臣有负皇上重托,燕山府近来不甚安好。”
赵佶奇道:“莫非边疆不稳,燕山府遭金人觊觎?”
李怜玉道:“回皇上,燕山府所遇乃是内忧,非是外患。”
李怜玉掏出袖中纸卷,太监接过之后呈与赵佶,赵佶细读半晌,道:“若言当朝宰相勾结绿林,朕确实不信。”
李怜玉道出数月以来,燕山府断粮之事,李怜玉道:“若无人在背后撑腰,这些草莽山匪怎会这般胆大妄为?”
赵佶道:“此事定有蹊跷,兴许是有人有意嫁祸蔡爱卿。”
李怜玉无言以对,赵佶见此,道:“李爱卿莫忧,朕定会派人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至于,杨天慕将军平冤昭雪一事……”
李怜玉闻得赵佶道出此语,眼前一亮。赵佶续道:“杨天慕之事,朕打算来个双喜临门。”
李怜玉笑道:“微臣愚钝,敢问皇上,何为双喜临门?”
赵佶道:“待我大宋收回原辽国西京大同府及其所属八州时,朕便为杨天慕将军洗清冤屈,届时举国同庆,岂不是双喜临门?”
李怜玉心中笑道:“金人反复无常,先前答应归还大宋燕云十六州,如今,仅是燕京地区回到了南朝怀抱,若等云中地区收复回国,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见李怜玉不言,赵佶道:“李爱卿可愿再次出使金国,以催促归还我大宋云中九地之事?”
李怜玉心中盘算道:“这份差事,当真烫手。若是成功收回云中地区,表面上看倒有了为天慕昭雪的机会,但实则为蔡京等人落下话柄,道我与金人交好。若是收不回云中地区,便有了理由治我与姐姐的罪。”
正在李怜玉左右为难之时,殿内侍卫长喊道:“快!护驾!”
赵佶闻言脸色一惊,李怜玉疾步走出垂拱殿寻找刺客身影。李怜玉只见殿前有一黑衣人舞动长兵迎战数十位皇宫侍卫,李怜玉走近一看,已然猜出刺客乃是何人。
李怜玉高声道:“这名黑衣人武艺娴熟,你等不是其对手,速速让开,让我来对付。”
李怜玉飞身来到黑衣人身前,黑衣人握戟下劈,李怜玉侧身闪躲,道:“此处狭窄,你可敢与我换地一战?”
黑衣人道:“有何不敢?”
李怜玉与黑衣人飞至殿前广场上,此时侍卫离二人尚远,李怜玉一掌推出,道:“八当家,我知道是你。”
潘怀安横戟相迎,道:“是我又当如何?”
李怜玉后撤一步,道:“八当家,你怎会这般鲁莽?”
潘怀安舞戟横扫,道:“为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