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中华古代名人录>名臣篇之华元(?―前573年)
增进楚宋的关系,稳定安定局面。果不出华元所料,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说亲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攻杀商纣王,灭了商朝,建立起周朝。周成王时,代王摄政的周公旦把旧都商丘周围地区分封给了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爵为公,国号宋,子姓。宋国拥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各一小部分地区,淮北相城即是属于宋国的一个较大的人群聚落。

公元前589年9月,宋文公鲍病逝,由公子固(或作瑕)继位,是为宋共公,其时相城地势较高,可免遭水患,同时人群聚落也较大,环境也较好。宋共公就把都城迁到相城(今安徽省淮北市)。

宋共公6年(公元前583)春,执政大夫华元到鲁国说亲,把鲁宣公之女伯姬嫁给宋共公。同年夏天,公孙寿送去订婚礼物。次年二月,由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护送伯姬来相城完婚,改称共姬。婚礼隆重,仅陪嫁女就送来12名,除鲁国本身外,卫、晋、齐等大国也分别送礼来。

弭兵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在知道晋楚互派使臣之后,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解两国的关系,终于促成晋楚和平相处。

其时,经过华元的努力,公元前579年五月,晋国的卿士燮与楚国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外会盟,史称“宋西门之盟”(也称“华元弭兵”),促成了秦晋结好。签订的合约是:“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坠其师,无克胙国。”盟成之后,卫、鲁、郑等国国君赴晋受命(《春秋·成公十二年》记载:“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琐泽,晋地。)同年秋,晋遣[谷阝]至聘楚,“且[氵位]盟”;冬,楚亦遣公子罢聘晋,“且[氵位]盟”,相互承认盟约。十二月,晋厉公和楚公子罢盟于赤棘(晋地)。宋西门之盟一时得到了贯彻执行。

华元是宋戴公(前799-前766年在位)的六世孙,戴公之孙好父说的玄孙,戴公之曾孙华父督的曾孙。曾担任宋右师职,主持国政。华元因所处的政治地位,与楚国令尹子重和晋国中军元帅栾书都友好,故由他斡旋,促成一次晋、楚两国休兵的盟会,也称为第一次‘弭兵‘盟会。

晋、楚两国能坐下来谈休兵停战,是有各自缘由的。

晋国卿族间的矛盾,影响了内部的团结一致对外方针。晋国三军的将佐,都是卿爵,为世家大贵族,各自拥有相当的经济、军事实力。像前面曾提到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而韩氏,有封地7个邑,每邑可出100辆兵车。羊舌氏有3个县级邑,每邑也可出100辆兵车①。祁氏和羊舌氏被灭后,在他们私家的土地上,设立10个县②。这些有势力的强家,互相明争暗斗,削弱了晋国的力量。如赵氏和栾氏、郤氏的矛盾就很深,鲁成公五年(公元前586年)赵氏内部发生矛盾,赵氏要赶走赵婴齐,赵婴齐对赵同、赵括说:‘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他已看到栾氏要害赵氏。鲁成公八年,与赵婴齐私通的赵朔妻(晋景公之姐)赵庄姬诬告驱逐赵婴齐的赵同、赵括造反作乱,栾氏和郤氏出面为赵庄姬的诬告作证。晋景公于是诛杀赵同、赵括,并灭赵氏家族。赵庄姬带着儿子赵武住于景公的宫中才免于被杀。

后世戏剧《赵氏孤儿》就是从这里演绎出来的故事。

晋国不但有国内矛盾,它所领导的中原诸侯国集团中的秦国和齐国,也有起来同它争位的意向。所以晋国想从楚国的对抗中脱身出来。

楚国的日子也不好过。楚国的申公巫臣用计把楚庄王和司马子反都想娶为妾的夏姬弄到手,并带着夏姬出走到晋国。令尹子重和巫臣有旧

历史记载

①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213页。

①《左传》昭公五年。

②《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怨,司马子反因夏姬事又同巫臣结上新恨。因此子重、子反合谋把巫臣在楚国的族人统统杀掉,将财产瓜分。巫臣从晋国去信警告他们说,你们诛杀无罪之人,我要使你们‘疲于奔命‘。因此巫臣就向晋景公献上联吴制楚的策略,得到晋景公赞同。

巫臣自荐为使者往吴,得到吴国国王寿梦的赏识。他带去一队晋国军队,以训练吴国军射箭、驾车、演练军阵的军事技术,使只知水战的吴军,掌握了车战的正规战术。巫臣怂恿吴国反对楚


状态提示:名臣篇之华元(?―前573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