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昭这才作罢,但还是拉着沈福喜不住地叮嘱:“你回到京城以后记得给我写信,我也会给你写信的,以后若是有机会,我一定去京城看你……”后面她已经哭得说不下去了。
沈福喜紧紧搂住郭昭,鼻子一酸也落下泪来,扯出帕子帮她擦着脸也嘱咐道:“我走了以后,你出门一定要多带些人,可别再自己出去乱跑了,万一出点儿什么事连救你的人都没有。”
小姐妹二人在船舱里面依依惜别,沈三老爷和赵氏也在外头跟前来送行的当地官员以及女眷们道别。
庆州许多得知沈大人今天就要离开的百姓,今天也都三五相约的赶路过来,那一千多流民除了年迈或是有病实在来不了的,其余人一个不落地前来送行,他们也举了很大的一把万民伞送给沈三老爷。
这把伞远不如其他官绅们送的那样精致,伞面都是用好几块深浅不一的油布拼凑起来的,下面密密麻麻地悬挂着颜色不一的布条,走进细看才能看清,每个布条上都是一个名字。
王七、陈狗儿、吕招娣、林翠花……虽然都是些并不文雅的名字,虽然连字都写得歪歪扭扭,但是沈三老爷一看到却觉得鼻子发酸,不用数他也知道,这下面肯定是一千多个布条,写着每个留下来的流民的名字。
这些流民刚刚在庆州安定下来,几乎每个人都还欠着官府的粮食和银钱,这一把伞不知道他们做了多久,也不知道这些布条是如何拼凑出来的……虽然它不华丽不值钱,却让沈三老爷最为感动。
流民中几个隐隐成为带头人的壮年男子他都认识,虽然很多话早就嘱咐过多次,虽然所有的事情也都交代给了接任的张大人,但是临别在即,他还是忍不住叮嘱道:“一定要好好耕作,庆州土地肥沃,只要埋头肯干,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又道:“几位没有儿女的老人,衙门那边都有记录的,程长史也心中有数,每年的救济肯定少不了他们的,但是衙门毕竟不可能天天跟着照顾,平日里的事情还是要你们互相之间多多帮衬。”
最后说:“孩子们,郭老爷捐钱办了义学,不能让孩子以后大字不识的再走你们的老路。”
船缓缓驶离的时候,许多百姓都跪在了岸边,遥遥地给沈三老爷磕头送行。
从京城到庆州属于南下,一路顺风顺水,回程就没有那么快了,但好在此时的天气还不算热,倒是比之前赵氏和沈福喜南下的时候舒服多了。
这次回程因为多了郭先生一家,加上行李物品也多,所以租了一艘更大的船,郭辽一家占了一层的一半,沈三老爷一家住在二层,三层布置成了书房和饭厅。
郭辽的父母郭大和杨氏就是对朴实的农民,就他这一个儿子,为了供他读书,当年也是要紧牙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饶是这样还是用了族中不少接济。
如今儿子虽然没能得中进士,但如今找了这么一份好差事,主家和善不说,工钱还这么多,如今还带着自家入京,简直就像是梦里才会发生的事情一样。
郭辽的妻子潘氏,也是郭氏族中帮着他张罗的亲事。潘氏家中是做小本生意的,家里的情况比郭辽家好上一些,当初家里也不是太同意,但是潘氏却喜欢读书人,于是就这样点头嫁了过来。
开头的几年的确辛苦,但是郭辽算是个比较上进的人,让她从秀才娘子做到了举人娘子,身份顿时就不一样起来了。虽然郎君没能考中进士,但是做着贵人家的西席又有什么不好,如今家里日子也不紧巴了,还能沾光跟着一道入京,这可是她梦里都没敢想过的事情。
郭辽膝下只有个七岁的儿子名叫郭丞,人都说七岁八岁狗也嫌,但这孩子却乖巧的很,上船之后就一直老老实实地在自家屋里待着,平时连点儿大的响动都听不到。
沈福喜倒是经常看见他,每天晚上到甲板上遛小黑的时候,郭丞都会躲在窗纱后面偷偷地往外看。
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沈福喜便朝他招手,示意他可以出来,他却吓得一下子缩了回去,将窗户嘭地一声阖上。
沈福喜摸摸鼻子,郭辽算是个挺能说的人,没想到儿子竟然这样腼腆。
行船途中没什么消遣,沈福喜每日依旧跟着郭辽上课,赵氏好歹还要张罗一日三餐和日常起居,唯有沈三老爷和沈昕业两个人闲得五脊六兽。
开始两个人还能用看书下棋打发时间,但是再怎么喜欢的东西也架不住连着做大半个月,于是沈昕业又开始跑去跟郭辽搀和着给沈福喜上课,沈三老爷只好去找船工们没话找话。
“这是行到什么地方了?”
“回老爷的话,咱们如今还在丰州的地界儿,再往前走大半日就要进入关州了。”船工回道,“前面已经快到码头了,大概下午就能到,咱们今晚要在这儿歇一夜,补充足够的淡水和吃食,老爷夫人们如果想下去活动活动,也趁着今天去转转,之后那段路比较远,足得行五六日才能到下一个码头。”
下午果然停靠了一个码头,这里是个小镇,全靠着这个码头才兴盛起来,没有什么特色,镇上最多的就是客栈和酒楼,铺面也开了满满两条街,摆明了做的就是往来客至的生意。
沈福喜对逛这样的地方没什么兴趣,但是小黑在船上拘束得太狠了,没有大树可以嘘嘘,没有土地可以便便,这种狗生简直是了无生趣的。
所以每到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