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巳时初(上午9时),县府大门外就已聚集了数已百计的县城百姓,新知县今日审理胡大毛一案的消息早已是人尽俱知,一个个争先恐后,生怕错过一丝细节。
一个知县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当地百姓的生存问题,谁都希望能遇上一个好官,宿松县上一任知县干的就不错,政策清明,体恤民众,广施恩德,在当地人心中民望很高,可惜好景不长,匆匆一年时间就辞官归里了,内里原因无人知晓,此后县治大权一直掌握在县丞汪中仁手里,这下老百姓可就有苦难言了,直接就应了那句话,天下衙门朝钱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在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里汪县丞一手遮天,攀附着郡马府的势力为所欲为,但凡讼案,那是吃完了被告吃原告,直到最后双方财穷方肯罢手,所以这半年来县衙里除了一些人命案子外剩下的就是一些类似于小偷小摸的无头案,苦主报案也只是发泄一时被盗的愤怒,谁也不指望县丞老爷能寻物归主,自古民不与官争,久而久之,大多数人宁愿选择忍气吞声也不想对簿公堂。
不光是刑案无处审讼,随着汪县丞的疏于管理,城内治安也越发的恶化,上行下效,老爷不管事,下事办事的人就更是消极怠工,谁也不会闲到去和街上的混混地痞们发生矛盾,日积月累,县城内盗贼四起,打架斗殴事件层出不穷,城外乡间更是一片混乱,世风日下。
所以彭乾羽的到任给了全县民众很高的期望,特别是在他上任的头一天就和汪县丞水火不容,这更是他们乐意看见的。
此时的县府正堂上,彭乾羽抖擞着精神,头带乌纱帽,官服收拾的利利整整,由于明朝儒家思想空前高涨,身体发肤来自父母而不敢有损,彭乾羽原本光洁的下巴上已经蓄起了米粒长短的胡碴,修理一番,书生气中立时平添一丝威严之利。
李顺则在正堂的‘海水朝日图’屏风后支了张桌子,侧耳静听着大堂上的动静,随时准备着为新知县出谋划策,班头赵四海腰悬扑刀,昂首挺胸,站在案桌一侧。
知县坐堂,汪县丞则不便出现在大堂之上,他这时候也没脸在坐在公堂上,经他判下的案子马上就要被人全盘推翻,可能还会拔出萝卜带出泥,牵出一堆他犯法乱纪的事实,于是他一大清早便带着吴子实师爷直奔城东十里外的赵府,去求郡马爷的庇护。
‘啪’随着一声清脆的拍响惊堂木之声响起,彭乾羽开口道,“升堂”
左右衙役闻声便将水火棒立起,击打着地面,堂威声连连,衙门口的鸣冤鼓鼓声隆隆。
少倾,彭乾羽又开口道,“带人犯,娄三”
娄三便是前夜赵班头按彭乾羽分析后人赃并获的嫌犯,其实也用不着过堂了,娄三贼胆包天,可面对官差却是胆小如鼠,还没审就把一切都交待了,这也正说明了县衙的差役们是多少的臭名昭昭,鬼见了都发怵。
不多时,娄三面如白纸,浑身颤抖着被两名衙役搀上了大堂。
还不等彭乾羽开口,类三膝盖一软,跪倒在地,嘴里连声喊着,“泰(大)老爷,我招,我招,我一哈(全)招”
彭乾羽一品流利的现代普通话,基本已经很接近明朝时的官方语言,一般人外地人也都能听明白。…
在李顺的精心培训下,彭乾羽也渐渐了解到一些审案的流程,一听娄三的话便架起了二郎腿,双手抱在后脑,歪靠着,不温不火地说道,“那好,你说说你一共作案几次,时间地点,都偷了些什么,赃物流到哪里去了,要老实交待,表现好,老爷我从轻发落”
娄三小心翼翼的跪直着身子,将前后所作的案子一五一实全都讲了出来,除了时间上有些含糊不清外,基本和县衙里接到的报案源一致。
案子已完全清楚了,不过彭乾羽心里却另有所想,李顺李师爷说过身为一县之长,教化民众劳动致富,积极向上那是责无旁贷,如今这城里城外不乏地痞流/氓,不劳而获、游手好闲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十有八九会挺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是长治久安的不安定因素,解决这些人那才是治乱之源。
彭乾羽上下打量了娄三一番,三十来岁,左看右看也是一幅憨厚像,且四肢发达,这种人应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作下这种事,于是他便问道,“娄三,老爷我问你,看你也是有一身的力气,有手有脚,怎么会走上这条路?安份守已的找份事做不好吗?”
娄三低头叹了口气,恭敬地磕了个头,“泰(大)老爷,小人本是有家有业,夫妻俩在南市口早晚卖煎饼过活,虽是来钱不多,却也够生活,但是......”说到这,娄三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不要有任何的顾虑,在这大堂上老爷我最大,我给你做主,说”彭乾羽一听还另有隐情马上又来了精神,指着娄三说道。
娄三有些害怕,四下扫视着大堂,顿了顿,后又猛然直视着彭乾羽,好像做了什么决定,道,“反正已经这样,大不了一死,我讲,老爷”
彭乾羽对他抬抬手,嘿嘿一笑,“没那么严重,这案子也罪不致死,有话起来说吧”
娄三不敢站起来,“半年前的一天早上,小人刚出摊,几个官差大哥就找了过来,说小的摆设摊点要交税,小人祖辈都是做这个的,税也一直有交,一天三文,那几个官差说现在改了一天交五文钱,小人不敢争辩,只是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