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弗洛伊德启示录>第十六章 意识的结构
历,所以要说此梦是偶然而为之,我则不会太赞同。更为要命的是,由此似乎一发不可收拾,许多往事竟就此豁然开朗。

从标签化的立场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似乎只要条件允许,梦的主体意念始终可以居于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当标签化的具象即原主体意念被更强的心理特征所不得不转移后,梦或许就算得上是个梦中梦了。

此时,不妨再以愤怒的梦为例,来加以对证说明。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

在对梦进行开肠破肚之前,我们不难发现,梦的头、尾两部几乎都是记忆的重复。从其头部一直延伸到现实意识之中的情况来看,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即梦的尾部也会一直延伸到我们的现实意识当中。这就是说,我们如何入梦,则我们就会如何出梦。至于梦中会如何,那自然会因人而异。有了这样一个前提,那么,对于梦的研究,我们自然可以做到更进一步。据此道理,我再重新组梦如下:事实上,老朋友,唠叨男,红颜女三人全都扎扎实实地如同真人般摆在我的记忆中,且都属于抱怨类的人物;白天,我勾起了老朋友的抱怨回忆,这无形中即是同时勾起了唠叨男和红颜女的抱怨回忆,为晚间的梦打下了很好的伏笔;剩下的就是梦的关联,诡笑男、自行车、破伞一环扣一环,几乎没有破绽;至于炒板栗和烤红薯则完全是出于对老朋友缺席的弥补的需要,或者干脆就是关联的需要;另外,我也注意到,使我最终得到解脱的女同学于梦中也没有相应的关联。由此我觉得有必要把现实中的意识和梦中的意识互相等同来看。或者说,梦实际上不过就是我们某个整体思维的连贯。晚上我们之所以会做梦,完全是一种工作的冲动。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很明显,上面的看法倾向于梦即回忆的继续。那么,现在再来看看我关于它的新的进一步的解读。依照我现在的对于梦的看法,梦在显意上依旧还是一种回忆,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经过重组的回忆,但绝对不是弗洛伊德所宣称的堆砌。在梦中,诡笑男,唠叨男,红颜女等都是有共性的负面元素,而常识给梦的指示只有一个可能的选择,所以,以上三位无疑也就是三件往事的凝缩品,梦只是利用它们来作环境的烘托,以便顺理成章地逐步切入正题。真正的要害还是我女同学那一张变化着的脸。它无疑也替我揭开了多年以来一直隐藏在我心中的一个疑惑之情。

那好,在以上的前提下,我将第四次对此梦进行解读。

梦中,强迫意念或其它的什么将具备相似关联标签的两个人物从各自事件意识的背景记忆中牵扯出来,接着由其中最具标签化能力的即唠叨男标签出炒板栗和烤红薯事件,而诡笑男则再次配合。此后,炒板栗和烤红薯再标签出自行车。然后自行车转移或凝缩标签出红颜女和破伞。最后由红颜女标签出老同学。至于老同学幻化的面孔,则理应另当别论了。

由此看来,这梦似乎庞杂无谓,但依旧奇怪的是,恰如前言,我还是就此即刻明白了一些自己以往从来就不曾醒悟过的道理。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梦的原理似乎没有我们先前所论及过的那般复杂,甚至有可能更简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标签化具有相似性。即具备相同表象意识性质的居于不同事件中的具象,有被贴上同种标签的可能。换句话说,a事件下的两个人有可能与b事件的两个人在梦中被个别对调。发生这种事的原因在于,被对调的角色之间,存在多种意义上的雷同。比如都属两人组合中的配角,都是一样的尴尬事,都是一样的虚假应酬,而其中的一个更令人难以忘怀。此即是说,他们在进入记忆中时,即已经被烙印上了相同的标签。而这也正好说明了梦的转移、置换、仿同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然,此一事实其实更加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潜意识是存在的,不过,它至少会表现在我们的自主意识当中,而不是仅仅存在于本我之中。之所以会如此的原因,还在于精神免疫机制的存在。因为如果记忆的过程不能逻辑具象的话,那么回忆就将犹如大海捞针,费时而无功。这当然就是免疫机制所必须阻止的。

至此,我们似乎知道了记忆产生时的一些端倪。而潜意识不过就是它的一个仆人,且即便就是在梦中,它也会适当地尽忠职守,以至于我们还能在醒后依旧记得一些梦。那么,是否可以就此断定,正是潜意识制造了我们梦的逻辑,最后导致我们醒后的大彻大悟。果真如此的话,则弗洛伊德所谓潜意识成梦的判断,岂不是又一次成功胜出。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意识的结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