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弗洛伊德启示录>第十七章 梦的逻辑结构

以下我将讨论梦的逻辑结构及其关联。

时至今日,梦是否存在逻辑依旧是个敏感的话题。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梦在广义上是充满逻辑的。换句话说,我的梦就是我的梦,哪怕就是告诉了别人,那也还是我的梦。正是受到这种启发,我的观点开始朝向梦是具备逻辑的方向倾斜。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就此前往查看一番,看看是否又有所得。

弗洛伊德对于梦的逻辑的解释令人费解,这使我在接受他的一些观念的同时,不得不保持较为独立的思考。就象先前对待潜意识的理解一样。

梦思、显意、隐意三词是弗洛伊德的创举。对此,我的理解就是,梦思即梦中具象的存在前提,一个梦既可以包含多个梦思,也可以只有一个梦思;显意即梦的全部意识过程的抽象,它很可能是胡乱联系,也可能是一段回忆;隐意是我们经过对梦进行正常的逻辑推理所能够得到的来自于过往的启发。

首先我要说的是梦思。

可以说,没有梦思,梦也就不存在了。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具体化的梦而言,梦思即是演员,又是导演。事实上,这也是合乎情理的。然而,问题又出现了。导演似乎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词汇,实在不应由梦思一笔带过。所以,我才考虑有必要用强迫的意念来分担梦思的导演工作。至于那些阶段性的不得不以演员身份出现的纯属记忆中的梦思,我给出的合理解释为标签化的具象。

再来看梦的显意和隐意。表面看来,它们似乎好理解,但其实则不然。

为了方便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个比喻。

如果把强迫意念或某个潜意识利用意识指针定格的某个具象、其标签化的具象以及以此类推而生的所有标签化的具象全都比作地雷,那么,相对梦所控制下的整个地雷阵而言,强迫意念就只起一个正在燃烧着的引线的作用。梦的地雷阵在爆炸之前,所有的具象连同它们之间的引线总称为梦的前生即梦的逻辑;爆炸后,则为梦的后世即梦的内容。可能的话,梦的内容会被直接地从表面得到抽象,并借以形成梦的显意。而那些在梦的前生即梦的逻辑推论下所得出的有关梦的内容的结论,自然就会与梦的显意相去甚远。有鉴于此,弗洛伊德特称之为梦的隐意。

上面的比喻似乎已经很清晰地告诉我们,梦的显意、隐意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大概这也可以当成是梦的逻辑存在的一个明证吧。既然如此,细细考察梦思中有关标签化的问题于此就变得刻不容缓了。

此等问题,我们在前面的两个章节中也曾大概提示过,现在不妨重头再来加以细论。

标签化首先就是个逻辑问题,所以梦的逻辑问题也可因此而尘埃落定。

事实上,潜意识主要就是用来完成此一工作的。幻象网膜上的视觉以及听觉在成为记忆中的具象之前,统统都要经过潜意识的归纳整理,并一一被迫进行登记造册、记录在案,以便自我及其它得以随时随地地有据可查。可想而知,这项工作并不轻松。所以,相比潜意识而言,自我意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懒汉。而这或许也是整天无所事事的人也需要充分休息的主要原因。

至于具象标签化会进行到什么程度,单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了。但这并不会妨碍其精细化的程度足以让人发出惊叹之声。举个例子,我曾感叹过街边的两大特色小吃:炒板栗和烤红薯。结果,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某一天,炒板栗和烤红薯一起被清晰地入梦了。其中所起作用的关联竟然就是路边摊这个称谓。

在知道了具象如同特制的零件被一一标识并存入我们的记忆库中后,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新的与梦相关的词汇——闪镜。

从现实中获得的经验可以看出,具象通过记忆重新出现在幻象网膜上的过程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长时间地强迫集中我们的意识于一点。然而,除此之外,具象在大脑中的活动情况却是极端不稳定的。这似乎更好理解。毕竟我们的整个大脑组织都是建立在氢氧结合的原子燃烧的基础之上的。这或许可以想象成烛光不得不在微风中摇曳不定。

不难验证,一般情况下,具象很难做到独善其身。换句话说,具象在潜意识的编排下,既不能单凭一己之力保持自己相当的稳定性,更不能完全消除其关联性。具象所标签过的其它具象总能轻而易举地浮现至幻象网膜的这一特殊的潜意识表征,我们就可以称之为闪镜。具象的这一关联特性,或许也可以叫做抢镜。当然,这都不是主要的。重要的还在于,正是具象的这一关联特性,使得我们的梦成为了现实意义上的梦。同时也就说明了梦的逻辑的客观性。

解决了梦的逻辑起源的问题,接踵而来的就该是梦会选择何种标签化的具象进行闪镜动作的问题。

还是先以鱼梦为例来进行写实吧。

梦中,强迫意念或其它的什么带出了鱼的具象浮现于幻象网膜之上,接着,标签化的故乡的小河被鱼的具象关联闪镜了。于是,我抓到了一条小鱼。当然,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故乡的小河标签的具象也是鱼,所以,记忆中标签化的一条死鱼也闪现在幻象网膜之中。因此,我又抓住了一条死鱼。同样,死鱼的关联也是鱼,不过,这一次,故事却在我的恐惧当中不得不戛然而止了。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梦的逻辑结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