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让他柳总花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广告费,他是不会去花的。但如果有同行砸了巨额广告费足以让整个行业受益,那他肯定是要白白跟风的。
算盘精着呢。
……
柳洋能想到的问题,田海茉和冯见雄当然也能想到。
为了偶尔的一波销量高潮,就贸贸然购置进来大批生产设备、扩大投产,那是风险很高的事情。
从财务上计算,“卖一吨糖就净赚四五万、一个月卖二三十吨、净赚12o万”,看上去很美。
但谁都知道,这种算法的前提,是按照经典的财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比如,按照《华夏人民g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u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房屋、建筑物,为2o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o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其他运输工具,为4年;
换句话说,田海茉为了扩大生产而增投的设备,按照税法最快也要5年甚至1o年才能算报废。
所以把那3oo万投资平摊到5年6o个月里,国家认为她每月的设备折旧成本才5万块(当然还有利息问题,比如可以把设备资金来源伪装成是贷款来的,那样可以在账面上多体现一些财务成本)。
可是事实上,在那些短平快的一波流生意里,谁的设备特么能真的用上五年?
或许一年之后,设备确实还没坏,但产品已经过气了。机器放在那里吃灰生锈也没法开工、没订单开工。除非调整工艺改造设备挥余热,或者把确实没前途的设备低价卖掉淘汰。
后世2o16年到2o17年国内那些自行车厂,之所以给共享单车企业生产自行车的时候,就普遍收取远出正常人记忆里的车价,以至于让大众惊呼“工业产品不是一直在降价么?什么时候自行车变得这么贵了?”。
这里面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激增的订单量,逼得自行车厂购置新设备扩大生产。
税法认为这些造自行车的流水线要五到十年才折旧完,但谁都知道共享单车的非理性烧钱大战最多两年内就结束了。那些互联网资金背景的公司就会纷纷倒闭,最后只剩下类似滴滴快地一样的两家头部企业,比赛谁失血度慢,然后收购吞并对方。
这种大背景下,自行车厂给车子定价时,就必须“把国家认为我5年才报废的生产线,实际按2年就报废来算成本”定价,把每辆车的产线折旧成本提高2.5倍,自行车自然就贵了。
田海茉不是学法的,所以有些东西,只能是一边前行,一边偶尔靠冯见雄甚至冯义姬给她科普其中的风险。
“所以,你想过没有。国家认为你5年才报废的生产线,有可能半年之后切糕热就过去了,你就只能贱价处理旧机器了。
按照经典财务算法,你现在每个月在净赚12o万利润。可事实上呢?你就算祈祷这波热潮三个月内不消褪,你的前三个月所赚,也只是刚刚把固定投资彻底折完,保个本。后续这波切糕热能继续火下去,才是你真正净赚的部分。”
这条经验,当然是冯见雄劝说田海茉的。
但也是田海茉经营了一个多月切糕之后,才深切体会到的。
如果没有这一步步的前行,她或许都理解不了这个逻辑模式。
“唉,还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可以和小雄平起平坐的女强人呢,真是失败啊。”田海茉觉得心好累,自己那么努力,似乎总有盲区,不如优雅旁观的冯见雄看得清楚。
她也只能腆着脸,虚心地继续求教:“小雄,如今你入股也入了,公司赚不赚,都有你的35,再想想有没有继续扩大影响炒作的后招呗?实在不行,我咬咬牙从毛利里拿出一部分,去淘宝上买直通车广告吧?”
“你就知道买淘宝的流量,你还懂啥!”冯见雄吐槽了一句阿狸系出身的女朋友,“这事儿还得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