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都市现代>金融慈善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国产

金融投资,在行外人的印象中,肯定是波澜壮阔、秒秒钟亿元上下,每时每刻都在分生死,金融从业者却表示:很枯燥。

袁荣信作为策略分析师,整天看的是一堆堆的文件和数据,通过数据和信息来分析策略面变动方向和力度,然后再去到处交流,在尔虞我诈之中套出有用的东西,最终形成对市场的概念、得出包含着概率的结论。

操盘手更凄惨,叶耀华每天就是盯盘,指标触及设定的线了,那就尽兴交易,最巅峰的操盘手如果处于最忙碌的状态,把键盘敲烂了都是正常事。

金融投资不是行外人认为的时刻分生死,而是调整、等待、爆发、再调整、再等待、再爆发……

一个循环下来,短线大概会是以天为单位来分胜负,中线动辄要够月啊、季度之类的,长线的话,最牛逼的项目负责人是可以把调整期和等待期拉到十年的。

当投资方向和具体节奏敲定之后,袁荣信的任务就是时刻紧盯信息面,调整自己的看法,叶耀华则是开始暗无天日的操盘工作,建仓、调仓之类的,只要价格变动幅度不高,所有人都会被憋得很惨。

赵国华却看得津津有味,出于对某些事情的考虑,他能知道很多信息,比如仓位经过调整的比例、研报方向和建议、以及预期力度,但每时每刻的详细数据,甚至大数据都多是按惯例来推测。

这才是赵老四错误预估袁荣信和叶耀华的工作难度的原因,他知道方向,不知晓用力程度。

现在嘛……

“你的研报做得不错。”当王诺“勉强”答应让赵国华进入交易区域之后,赵国华突然觉得……袁荣信的那些研报很科学,完全没错误啊。

“小叶的操作也挺……稳。”不等袁荣信回答,赵国华看着叶耀华的操盘,无奈的憋出了这么句话。

期市中,假如持仓比重只是1至5,那么操盘手想闪转腾挪就容易许多,资金量级足够大,还可以有短瞬的、对市场的绝对影响力,仓位起步就堆到5以上,杠杆随便就几倍开,操盘手就表示压力山大了。

要是在重仓的前提下,投资计划还强硬划出了方向,又是进行的偏中短线的操作,甚至连确切的变化时间区都给不出来,那就更坑了。

交给普通操盘手来运作,必定会让他的心里产生:我是谁?我在哪?我该怎么办?……的想法。

比普通水平低的交易频率,实在太正常了。

给不出决定性研报观点,也着实非常正确。

赵国华有些同情袁荣信和叶耀华,对王诺的观感先是质疑、后是期待。

质疑是因为游走高风险领域必然要接受的后果,期待则是因为前期看起来成绩很不错,那就证明……也许王诺脑海里面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市场认知模型”,是能够出成绩的。

收益系数大于零,把时间轴拉到无限长,就是必定盈利。

风险低、利润少和风险高、利润高,是圈内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方式,国内机构也许更青睐稳定盈利的第一种模式,但国际机构对第二种模式非常看重,因为……盈利之外的名气。

单单是赵国华,就知道美瑞有很多常年亏钱的投资项目负责人,这群家伙基本上十个项目九个亏,而且一亏就要亏出翔,然而……活得最滋润就是他们。

亏它99次,无所谓,一把赚回来就行,美瑞绝对会把这群天才当爸爸供着,求的是就是那一次的爆炸,别说长线看起来是赚钱的,即便是不亏不赚或者小亏,那些成功案例都够好好刷一波名气了。

我有个团队,拿一千万在一年内赚了一个亿,厉不厉害?牛不牛逼?想不想参与?什么?他过去一年亏了差不多一个亿?那看起来也是赚的啊,再者,作为投资人,您想不想拼一拼脸呢?也许这个团队没亏够一亿的时候就帮你赚了一亿呢?

稳定是基础,不稳定才是门面,赵国华反而认为……王诺有点四不像了。

要么完全利用自身优势,然后获取稳定收益,要么更极端,用一用“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的方式,不尴不尬真的有点亏。

但是,王诺的投资收益还真是不错,赵国华不是没见识过这种收益比率,却没想过身边会出这么个例子,实在是……太刺激了。

行外人认为的生死立分,正常来说就指的是游走于高风险领域的金融投资项目负责人,这个群体都有一种莫名的人格魅力,或者说……全世界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点赌性。

刺激、紧张,根本没有市场怎么变都能赚钱的安稳感觉,而是数据震荡一下、心脏就漏三拍的体验感,哪个从业者不喜欢呢?

“当你不把钱当做钱的时候,数据就会是单纯的数据、信息就应该单纯是信息,有这种态度,再能理解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态度,金融投资就没了压力,只剩下动力。”袁荣信听得懂赵国华语气中透出来的信号,与有荣焉的说道:“王先生不看重金钱,又懂得金融投资。”

“我有点理解。”赵国华看着叶耀华敲打键盘时的镇定和惬意,听着袁荣信的话,想起王诺对慈善的投入,他就有了些羡慕和佩服。

钱,不拿来花就是个数字,既有对数字的敏感度,又没对金钱过重看重的心态,这样的人丢到金融市场里,实在太合适了。

跟陶慧不同,赵国华很认可王诺的心态海他认可的是,有没有钱放一边,能调动多少钱、管理多少钱、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二章 国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