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万界停车场>第二十章 奇人张学优(上)

阇本二郎是一名来自日苯国忍者修行圣地之一岩隐村的一名下忍。

他本次奉命为日苯某企业来华夏国江海市刺探一些商业情报,是一个简单的d级任务。

他事情做得差不多,故态复萌,想干一票。

阇本二郎所修技能为土遁术,目前只能做到粗浅土隐的地步,距离修成土遁·岩隐术还早得很。

他被培养成一名间谍类忍者,所以撬门扭锁是他的强项。

当他发现运用体内不多的查克拉,很轻松就打开一些复杂的门锁时,就爱上了这种感觉。

他最爱的事情就是偷一辆好车出去兜风,然后随手弃置不顾。

他不为财,只是喜欢这种开豪车飙车的感觉。

“可恶的华夏人,今天我要飙车,趁机撞飞几辆。”阇本二郎恶狠狠地说。

~~~~~~

日苯国忍者道目前分为四阶,下忍、中忍、上忍、影忍。

传说中,在影之上还有仙人阶,然而,在上世纪华夏国出了一个奇人张学优后,忍者道的修炼前路就断绝了。

在日苯忍者中,已经很多年没有仙人的出现,飞升到地之空间。

目前,忍者中土影、水影、雷影……也不过相当于仙道的金丹顶峰至元婴初期,最强的九代目火影也只有相当于仙道元婴初期顶峰的力量。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正是张学优的横空出世,击垮了日苯忍者的所有信心。

~~~~~~

千度词条显示:张学优,生于1888年8月8日,卒于1999年9月9日,华夏国当代著名军事家、科学家、歌唱家、导演、演员……

他与开国太祖,二人都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

张学优出生于华夏国东北辽平省安山市,其父亲是俸系军阀首领张作森。

幼年时期,张学优就非常有个性。

五岁时,自称是江东省虎龙山的一名道士路过家门口,张学优扑上前去,不顾家人劝阻,非要跟道士去虎龙山,说是修道。

父亲张作森非常生气,把他锁在家中,谁知张学优不知咋整的跑了出去,一去就是十几年不回家……

张作森曾派人去寻找,找遍虎龙山都没有发现,连那道士的名字都是假的,以为张学优就此失踪了……

1904年年初,16岁的张学优竟然回到了家,父母喜极而泣。

张作森本来准备把他送到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张学优很不屑,他找父亲要了300兵痞,说是要跑到华厄边境打厄国毛子。

1904年7月16日,厄国人一支500人部队突然对居住在华厄边境海蓝泡的华夏人展开屠杀,遭到张学优率领300人的强势狙击。

张学优不知是怎么训练的手下,半年时间把手下全部练成了狙击手,几乎百发百中,最终厄国人仅仅逃出10人不到,张学优300人几乎无损。

厄国人大怒,一边派遣一支3000人的精兵扑向张学优的这点部队,一边出动一支2000人普通军队对于华厄边境江东六十六屯的老百姓展开报复。

谁知道,厄国人3000人部队被张学优利用地形之利以100人吸引,到处兜圈。

另外200人则如神兵天降,出现在准备屠尽江东六十六屯的2000人部队之前。

一战下来,张学优的200人如战场上的死神,不仅枪法百发百中,而且十分精于配合,在运动战中总能集中优势兵力一点点蚕食敌军兵力。

最终,张学优部队以5死21伤的代价,几乎全歼了这2000人,一战震惊世界!

这是张学优“华夏特种部队”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还没完,张学优掩埋了战友尸体,率领还有战斗力的不到200人,奔袭那被带着兜圈圈的厄国3000精兵!

俄国人这支精兵,按当时的标准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装配了当时的大杀器重机枪,还有一些轻机枪,火炮。

然而张学优的部队此时才露出了真正的獠牙。

张学优的部队,将这支厄国军队引入了包围圈中,200多人包围3000人!

他所属部队的士兵,穿上了很轻便的防弹衣和防弹头盔,而且这支部队拥有的武器,仿佛超越了那个时代。

这支部队的重机枪,只要两个人配合使用,随时可以拆装背走。

轻机枪射速快射程更远,而且精准度很高。

有一种会爆炸后弹片、铁钉四射形成强大杀伤力的手榴弹,被称为手雷。

还有一种单人火炮,名为火箭筒……

在被后世史学家称之为“血腥之谷”的那个山谷中,厄国人流尽了鲜血,3000精兵仅逃出100人不到。

厄国沙皇震怒,扬言要踏平东三省。

当时清政府已经在1893年被推翻,正是民国政府大总统祖中山执政时,派出人与厄国人谈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最终把事情平息下来。

厄国人非常想要张学优的神奇武器,然而自那战后不久,张学优连同他的“华夏特种部队”,还有那些武器,突然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又过了数年,张学优先生居然从维也纳音乐学院中学成归来,开始在全国各地游历。

他游历过程中,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有中文有外文有粤语,时至今日仍被无数人传唱。

而那时候电影技术刚出现不久,张学优对于那些黑白默片很不满意,他捣鼓了半年,弄出了彩色摄影机,可以录音,使得电影技术一下跨越了几十年。

张学优还自编自导自演拍了不少电影,其中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 奇人张学优(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