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上官秋羽想要打破这种升迁制度,便不能将人员的升迁,假手于一人或几人之手。

在这事上,他打算集权,实行能者上,弱者下,有功者上,无功者靠后。

而能力平平,但任劳任怨,办事认真之人,即便不能胜任高职,倒也可以得到功法,丹药,金钱的奖励,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坚决不允许有借助裙带关系往上爬的人。

古代封建王朝皇帝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权利,其最大原因便是中央集权,各地官员的任命升迁皆由朝廷所任命。

以使朝廷能够最大程度的控制地方官府势力。

曾经大禹皇朝开创之初亦是如此,地方官员的任命皆由朝廷任免,使得朝廷能够集天下之力威震四夷,力压宗门。

可是,千百年过去,地方家族势力日渐强大起来,这些强大起来的家族,他们在地方上经历日积月累,势力早已根深蒂固。

这使得不少空降下来的皇朝官员,他们不得不对这些家族予以妥协,在各种地方予以方便。

最后,这些人依旧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些地方家族开始参合进朝廷。

起初朝廷见此,觉得有这些地方家族支持,可以加大对地方的控制,亦可牵制宗门势力,于国有利,便欣然接受了。

可是,到了当下,地方豪强华丽变身成了世家大族,因举荐制度,这些原本的豪强家族,相互举荐对方,致使他们世世代代都有人做官。

中原地区,因为皇室和朝廷实力强大,世家不敢做的太过。

但在偏远之地,例如南疆北地这些远离朝廷中央的地方官府,他们几乎都朝控在各地世家大族手中,家族子弟渗透在各个职务。

这一现象,致使大禹无数寒门子弟报国无门,致使他们只能转投各地世家大族,帮助他们与朝廷对抗。

当然,其中吸收寒门子弟最多的乃是上官秋羽背后的上官家和八大国公府。

他们有自己的世袭封地,像上官家这么大的一块封地,自然需要很多人管理,而为了使自家对封地绝对的控制。

那些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因为封地的一切生杀大权都朝控于自家之手。

有着前车之鉴的各大国公府,自然不会让自家封地内出现世家大族的苗头。

当然,他们不会随意打杀忠心于自家的手下,他们会竭力控制自家手下家族做官的人数。

同时,让他们自己举荐自家后辈,进入上官家所创办的私学,从小给他们洗脑。

如此,多管齐下自然不会有不能控制的事情发生,因为稍有苗头,便会直接予以消灭。

然,缉捕司的升迁制度背后牵扯着很大的利益,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虽然上官秋羽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打破这种常规,但这仅仅只限于他所负责的三州之地。

无论他怎么改,相信步青锋几人都不会有任何意见,可是,他们没有意见,其他各地的缉捕司却是会对其有意见。

虽然上官秋羽没有触动他们的直接利益,但是,却间接的撬动了他们的墙角。

可以想象,若是上官秋羽真的那样做了,将来他要想收服缉捕司这个庞大的势力,到时候所面临的反抗力量定然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还会因此将大禹一众缉捕司得罪到底,不论地方缉捕司还是禹城缉捕司他们都会视上官秋羽为洪荒猛兽。

正是如此,一旁的齐不修听了上官秋羽的想法后,亦是有些担心的提醒道:

“少将军,若是如此,咋们可就是与整个缉捕司为敌了,他们会坐视不理吗?”

即便齐不修没有在朝中做官,但缉捕司的潜规则与制度他还是大概有些了解的。

他们七人为上官秋羽收拢了不少人手,上官秋羽组建的缉捕司就算他们七人没有全部进入,但总会有人进入。

若是按照上官秋羽的想法,他们都是利益受损者,毕竟,他们做了那么多年的老大,身边自然也有几个心腹手下。

自己得了好处,总要让忠心自己的手下喝口汤吧,同时,身边有个可信之人办事也方便许多。

不过,既然上官秋羽已经决定了,他们自然不会也不敢与其唱反调。

毕竟,那只是看得着的利益,如今还没有到手,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太在意的。

“老七,你要记住一句话,只要我们实力足够,与天下人为敌哪有何妨。

如今的缉捕司,不过是一只外强中干的假老虎,即便他是真老虎,只要我们将三州之地牢牢把握在手中,上下一心,他们又能如何?”

上官秋羽清楚,自己若是将三州缉捕司组建起来后,定然会有缉捕司的人想来分一杯羹。

可是,上官秋羽又怎么可能将自己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势力,拱手让与他人。

他上官秋羽从来都是占别人便宜,而禁绝他人占自己便宜。

想到世上总有不长眼的人,会看上官秋羽年幼好欺负,到时候搅风搅雨,搞事情。

对于这样的人,上官秋羽不由冷笑道:

“咋们南疆这里可不太平,这里南蛮猖獗,南蛮军师等人且时常出没找咋们的麻烦。

到时候,那些人他们安生倒也罢了,不安生想找事,我们就给他们送行,让他们来的回不得。”

两人见上官秋羽主意已定,便不在多言。

他们虽然跟在上官秋羽身边的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对于上官秋


状态提示:第380章改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