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征服三国从蔡文姬开始>第三十二章 以雁门为赌注

乌延犬终于在第二天上午赶到了雁门城下,在这支援军抵达之前,去卑早就派人将营盘扩大了,足够乌延犬大军住下了,匈奴现在的兵力除去后勤运输部队以外,能够用于作战的兵力达到一万人,这个数量差不多是雁门城内刘浩兵力的五倍。

一下子来了五倍的敌军,刘浩的压力非常大,匈奴在兵力上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乌延犬的援兵抵达城下之后,刘浩就一个人站在城墙上看着对面方圆几里的大营发呆,一站就是好几个时辰。乌延犬的大军今天刚到,这一路上也是以非常快的速度行军,今天应该不会攻城了,主将必定要让士兵们充分的休整,待恢复精神和体力之后再行攻城,对于这一点刘浩早就考虑到了。

第二天上午,匈奴大军浩浩荡荡从大营开出来,去卑留下一千人马守卫大营,带三千骑兵和六千步兵向雁门开过来,整个队伍排成三个整齐的方阵。整个队伍最前面抵达距离城墙两箭之地外停下,正当去卑下令军队整理队形时,远处城门突然打开,一队彪悍的骑兵在一员银甲将军打带领下冲出城门向匈奴方向飞驰而来,身后紧跟着五百骑兵和一千步兵,这些骑兵踏着整齐的步伐,人数虽少,但气势滔天,队伍行走过来,掀起阵阵烟尘,好不壮观!

“戒备,所有人戒备!”看见城门突然打开,从里面冲出来那么多兵马,最前面的匈奴万夫长们不敢大意,当即命令自己的部下军官和士兵们全力戒备。然而,汉军骑兵们并没有在这时突然发动进攻,而是在匈奴一箭之地外停下,随后这些骑兵一分为二,中间空出一大片,随后跟上来的步兵很快走到了中间空地上排成整齐的队形,刀枪齐备。

刘浩带着张辽和十几个护卫骑兵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待队伍整理队形完毕,刘浩便大声喊道:“大汉偏将军刘浩在此,请对面右贤王上前说话!”

去卑见到对方正是全段时间率军击败自己的刘浩,现在竟然被册封为偏将军,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去卑不甘示弱,由护卫牵着战马走到了中间重步兵方阵的最前方,战马停下之后,去卑大声道:“我就是匈奴右贤王去卑,刘将军,现在我们是战场上,刀柄相见,各凭本事争胜负,难道你知道局势对你们不利,想要投降我匈奴,哈哈哈!”

刘浩笑了笑道:“前段时间让大王损失一些人们,让鹏飞感到过意不去,特来向大王道歉,想找机会向大王道歉,想不到大王自己来了,所以前来打个招呼。”

去卑听见刘浩话中带刺,冷嘲热讽的,大怒,知道想要报上次一箭之仇,要中兴匈奴,就必须夺取雁门关,方能够挥兵南下并州,驰骋中原,一旦攻占雁门,匈奴人便可以随时南下,完成中兴匈奴伟业。去卑道:“现在我数万大军压境,刘将军应该体谅上天有好生之德,率军投降,方可留下狗命。”

刘浩听后大声道:“既然你匈奴胆敢冒犯天威,率军来犯雁门,本将军自然后好好招待你们,我们还是用刀枪来决定谁具备话语权吧!你们想要雁门很简单,只要有人战胜我手上这杆兵器,我刘浩二话不说。立即带兵退出雁门,并发誓终身不再踏入雁门一步!谁敢与我一战?”

说话间,刘浩已经策马上前,右手将三尖两刃刀一摆,战马跑到双方军阵中间位置停下,并不停的踢着马蹄,还大声嘶叫着,刘浩抚摸马鬃安抚住战马的暴躁情绪。

去卑眼睛一亮,只要战败刘浩就能够得到雁门,又何必让士兵们大规模死伤呢?道:“刘将军此言当真?”

刘浩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去卑道:“既然如此,本王如果不奉陪岂不是对不起刘将军吗?”接着对麾下匈奴诸将道:“谁愿意出战?”

去卑话音刚落,乌延豹道:“大王,末将愿意出战。”乌延豹在马上行礼之后当即抽出腰间大剑,左手操控缰绳策马向刘浩飞驰而去。

眼见乌延豹策马向自己狂奔而来,刘浩双腿一夹马腹,轻喝一声,战马便跑了出去迎上了对面而来的乌延豹,只见乌延豹骑马冲到刘浩对面不远后立即从马背上飞身而起,整个身体腾空而起,双手握着大剑向刘浩的头顶劈过来。

“啊——”双方军阵最前方的将领和士兵们看到这个情况都忍不住惊呼一声。刘浩看见乌延豹的动作,刚开始吃一惊,不过很快心中便冷笑了,人体身在空中没有着力点,就连变招都很困难,而且不能借力躲闪,这种打法纯属找死的行为,除非把自己的身体练得灵活异常,能随性所欲的控制身上的每一块肌肉,否则还是不要做这种空中搏杀的动作。

刘浩见对方一剑劈来,当即双手持三尖两刃刀一摆向上一刺,除此之外没有做任何其他多余的动作,要知道三尖两刀刃是长兵器,乌延豹的大剑尽管不是属于短兵器,但绝对没有身为长兵器的三尖两刃刀的长度长,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乌延豹一剑还没有劈到刘浩的头顶,刘浩的三尖两刃刀已经以极快的速度刺向他的胸口,而他又身在空中全力向刘浩扑过来,根本连翻身躲避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刘浩刺穿了胸膛,大剑也掉在了地上,整个人被三尖两刃刀串起来。

刘浩口中吹着:“律——”让战马停止奔跑,见乌延豹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就将三尖两刃刀一甩,乌延豹的尸体扑通一声摔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整个战场除了风声之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以雁门为赌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