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战场更是韩德让直接披挂上阵一手策划指挥。王继忠被俘后,经韩氏亲自劝降,又接来之前投降的康保裔,让他们交谈,王继忠终于决心归顺。然像康保裔一样归顺后隐姓埋名容易,让他抛头露面为两国谋和穿针引线便难了。虽然韩氏讲了一篇又一篇大道理,但王继忠一想到在开封的四个儿子就心里发抖,不肯用他们的性命冒哪怕一丝风险。谁能保证赵恒知道他还活着而且为敌人做事不会暴怒之下杀了他们。即便皇帝宽恕了他,他也怕会遭朝野万人唾骂。因为契丹是霸占幽云十六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qín_shòu夷狄,是宋人不共戴天死敌。又耗费了无数口舌,王继忠最后一半是想通了一半是迫不得已终于同意做件事。
韩丞相让王继忠给赵恒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没有死,虽然做了俘虏,但要继续为宋国尽忠。希望能够促成两方和盟,以此报效皇上。这样一封信经过左右推敲字斟句酌,撕烂一堆草稿终于写成。然这封无比重要的信如何才能送到开封金銮殿里赵恒的手上呢?
王继忠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说到:
“雄州是开封与契丹交涉的前哨站,只要派人将信送到那里,一定会被八百里加急送往开封。或者在两军阵前交给宋军主帅,也是万无一失的。”
韩德让断然否定:
“不行,这信不是契丹朝廷所写,也不能用官方途径传递,只能以你王继忠的私人身份送到赵恒手里。然这个私人途径,必须保证绝对安全绝对送达。如果半途丢了或者落到不可靠的人手里,轻则贻误全局,重则引发大乱。”
王继忠想了好几天才想出一条途径来,说道:
“只有这个人了,莫州部署石普。他从小和在下一起在太宗潜邸晋王府中做事,是一起长大的好兄弟。他为人仗义,定会不负所托。而且他现正在莫州前线,派人找到他不难。”
韩德让又细细问了石普的情形,得知他比王继忠年长两岁,其父石通就是赵光义做晋王时的随从,石普十岁时父亲给他在王府里谋了个差事,正好是和王继忠一起陪伴赵恒。一起共过事的人很多,能够相亲相知的却难得一个,这个石普恰和王继忠情同手足。德让同意了这个主意,从自己的心腹随从中选了一个年轻机敏的小校李兴,带了三个人怀揣着这封绝密信件前往莫州。
一场震古烁今的大战于闰九月中旬正式拉开序幕。就在誓师大会的第三天,闰九月十六日,二十万主力大军在两宫圣驾的率领下突破长城口浩浩荡荡向南挺进。在边界以南五十里的浦阴扎下中军大营,派出前锋对周围的缘边城堡进行试探性军事进攻。
第一战是当天打响的遂城之战。萧挞凛亲自出战,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老将不负所望,打败出城迎敌的宋军。但契丹军队并不攻城,见到敌人龟缩回寨便撤军回营。
几天之后契丹军与宋军在北平寨对垒,萧挞凛率军与守将田敏交战于杨村,双方不分胜负。当夜田敏夜袭御驾大营,攻破了营寨,但是大营防守严密,田敏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就遭到有力反击,他不敢恋战,迅速撤退,御驾毫发无伤。
保州的战斗几乎同时打响,这一路由萧继远率领。契丹军在城外遭遇宋军小股兵马伏击,折损了一些兵马,萧继远接着进攻保州城,见城中防守甚严,并不恋战,解围而去。
闰九月二十四日,萧挞凛率领主力列阵定州城北八里的唐河,宋军前线督统王超隔河严阵以待。王超此时已经是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并有赵恒密赐的御弓矢,许他便宜从事。是前线手握生杀大权一手遮天的总帅。他事先得知契丹大举进攻,预料定州首当其冲,召镇州、高阳关两镇都部署集合定州。但只来了镇州都部署桑赞,高阳关都部署周莹以非有圣旨不动为名拒绝。王超手握两镇八万兵马,准备在唐河和契丹军决一死战。
然而他料错了敌人的计划,契丹军队在唐河虚晃一枪,没放一箭就沿胡卢河向东越过高阳关一路杀向瀛州,只留了偏师在唐河防线牵制定州。十月六日,契丹军主力到达瀛州城下。王超所帅的定州主力眼睁睁看着契丹铁骑如入无人之境般从眼前离开,抗命留在高阳关的周莹也面对契丹军队过境而毫无作为。
契丹军队一路继续采取威慑战略,留下偏师看住各处城堡,迫使宋军龟缩不出,主力纵横深入,将瀛州城团团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