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今天下之大势,秦居西,楚居南,齐居东,赵、燕居北,而魏、韩居中。而如今之形势,与秦接壤者,赵、魏、韩与楚也。赵、魏、韩、楚四国之间,互相攻伐,矛盾重重,而秦国占据武关、崤函之天险,完全可以坐观其成败,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而秦国拥有了这样的主动权,完全可以与四国之间任意一国结盟,随后再攻取他国。四国之间,无论是哪一国与秦国结盟,都是横向之联盟,故臣称之为连横!只要秦国强大,有了弱国侍奉秦国以为内应,秦国向东攻伐将不费吹灰之力!”张仪又详细的为秦王解说道。
“连横之策,却是我秦国称霸之妙策!先生大才,寡人佩服。”听完张仪的连横之策以后,秦王却是由衷的佩服。
连横之策,在后人看起来不值一提。然而能够提出这样出色战略的张仪,是有着高屋建瓴之眼光的,他无疑是此时天下首屈一指的外交人才!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必须要能够适应这个国家的情况,才能真正的实行。毫无疑问,连横就是真正适应秦国的外交政策!
连横策略的核心,是将秦国置于“强者”的地位上的,以他国作为弱者来侍奉秦国,这本身就是对秦国有利的。
秦国想要向东扩张,就必然会受到东方各国的联合抵制。而秦国与接壤各国的横向联盟,无论是与哪一国结盟其实都是对秦国有利的!而在连横的过程中,秦国还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盟不断的攻取他国,于是秦国的强者地位将会越加巩固,他国的弱者地位也将不可更改!
这样的策略完全可以作为秦国长期的国策,来长久的实行!
在得到了“连横”之策以后,秦王又突然想到了秦国如今所面临的困境,随后问张仪道:“张子,如今我秦国新败于齐,而魏军又向我国索要河西之地,张子以为我国该如何处理?”
“魏国如今的做法,不过是火中取栗罢了。以在下之见,如今我国面对魏国的要挟,绝对不能退让!河西之地乃是秦国将士一寸一寸打下来的,魏国以为其扣押我国士兵就能够使我国就范,这是太小看秦国了。大王大可不用理会魏国之要挟,派驻重兵陈兵秦魏之边境,魏国必然不敢轻举妄动!”张仪说道。
公子疾忧心忡忡的说道:“依照先生之做法,我国为魏国扣押的将士不就再也回不来了?”
张仪回答道:“庶长不必忧心!如今的魏国已经不是以前的魏国了,如果我国真的退缩了,魏国反倒以为真的拿住了我国的弱点,必然会狮子大开口。而若是我国保持强硬,魏国忧心之下却必然不敢轻举妄动!然而想要将公子华将军以及战败的将士接回秦国,我国必然还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张子觉得我国该付出什么代价,魏国才肯放人?”秦王问道。
“天下列国相争,凭的是实力!河西之战以后,魏国实力大衰,又怎么能够再要挟我国?当然大王若想将我秦国将士接回国内,给魏国一些好处也是必要的。以在下之见,魏国旧都安邑,为魏氏起源之地,对魏国十分重要,而对我国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用在此处却是恰好合适。”张仪淡淡的回答道。
听到这样的回答,秦王直接对张仪说道:“先生作为势利之徒,欲在我秦国获得名利,寡人断不会令先生失望!寡人欲拜先生为我国客卿,出使魏国,为我国讨回我国滞留在魏国的将士,先生以为如何?”
张仪拜谢道:“臣多谢大王!”
第二日,秦国朝会上,秦王拜张仪为客卿,命其出使魏国。与此同时,秦王派公子疾,从蓝田大营调兵五万,前往函谷关,陈兵秦魏边境。
对于如此重要的事物,大良造公孙衍却压根没有任何的发言权!秦国高层都为之震撼不已。
张仪抵达魏国以后,直上魏国朝堂,当他刚一开口“秦使张仪拜见魏王”,话还未说完,就被魏王给拦住了。
魏王直接问道:“张仪,听你的口音乃是魏音,你可是魏人?”
这样的问题,张仪自然不会否认,他老实的回答道:“张仪却为魏人。”
得到了准确的回答,魏王毫不犹豫的命令侍卫道:“给我拖下去,将张仪廷杖二十!”
张仪对此极为不解,趁侍卫还没过来时就紧急问道:“张仪自问从来没有得罪过大王,大王为何要如此对待张仪?如今张仪作为秦国使者,出使魏国,难道大王不怕惹起两国纠纷吗?”
魏王一听到这话,越发勃然大怒的说道:“你是魏人,我是魏王,寡人为何打你不得?寡人平生最恨魏奸,打你是想告诉你,与他国谋我魏国的下场!就你这魏奸还敢多嘴!侍卫,给他再加十杖!”
见到如此景象,惠施赶紧出来打圆场,对魏王劝道:“大王,张仪如今毕竟是秦国使臣,如此公然侮辱他国使者,于我国不利啊!”
魏王不在意的说道:“惠相不必担心,寡人自有分寸!”
待三十杖打完以后,侍卫将张仪带进来,魏王此时对张仪说道:“张仪,刚才打你,那是寡人教训自己的臣民张仪。而现在,才是寡人正式召见秦使张仪!说吧,秦王派你来,是想给寡人什么好处,来赎回秦国战败的士卒啊?”
张仪此时还在忍受着刚刚廷杖的痛苦,一听魏王此话,忍着疼痛对魏王说道:“魏王给张仪的厚礼,张仪记住了,张仪日后必当回报!魏国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