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位面之代行者>第99章 神武大宋史

一百多年前,宋英宗赵曙挂点,谥号为:体干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按照正常历史书记载,接下来应该是谥号同样很长的宋神宗和宋哲宗上位并挂点之后,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耻辱记忆的宋微宗、宋钦宗两个家伙上台,随即就是和崛起中的金国试图合击衰落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却因为各种原因丢人现眼,被金国看出了虚实,顺势南侵并轻松攻破了首都汴梁,最终导致两个皇帝和诸多大臣被俘,数万皇室妃子、贵女被当成货物掳掠并蹂|躏|至死,或是成为了金国蛮族肆|意|欺|辱|和买卖的玩物,并丢掉了大片土地财产和脸面的“靖康之耻”了。

随即的正常发展,应该是那后续同样记吃不记打的南宋,在几十年后草原上的蒙古崛起时,同样试图联络蒙古合击已经衰落的金国,洗涮遭遇到的“靖康之耻”的时候,却遭遇了更加强大并席卷至欧洲、中亚、印度的蒙古铁骑,最终在不断的自我作死和内耗过程里面,被处于上升时期的元朝最终给吞噬了下去。

可在这个位面世界,宋英宗挂点之后,上台的却是另外一位不同的皇帝了。

那位皇帝临终之后,谥号为“天元一统神建武勋至高钦仁圣孝皇帝”(简称神武帝)的惊人绰号,就大体可以看出这一位神武帝是什么样的狠角色。而在金国完颜阿骨打才是刚刚露出头来,辽国是处于缓步衰败的时候,刚刚继承了大位没有多久的神武帝,就开始对宋朝那显得很奇葩的军制动手了!

这个位面的宋朝军制,说实话也是没多少变化,还是奇葩的禁军、厢军和乡兵三方组合了。

作为主力并装备精良的禁军,用于收拢难民青壮和地方设置戒备的厢军,然后基本上是属于临时性质的乡兵,三部分超过百万人(宋微宗、宋钦宗时期,差不多是超过两百万)的部队,就构成了北宋时期的全部军事力量。

问题是,宋朝的财富水平绝对属于超一流的,可惜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属于功高盖主的武将进行夺权,那著名的“黄袍加身”例子摆在前面,让开国的皇帝赵匡胤和后续几任皇帝,对于掌军的武将都是严防死守,甚至不惜以贬低武将和士兵的荣誉,抬高科举文官的地位等手段,牺牲了军队方面的战斗力,来保证不出现第二个“黄袍加身”的后来者。

结果,超过了百年和平时期,加之松懈和朝堂党争的诸多情况,让宋朝(至少是北宋末期的伐金时期)的武力值呈现直线跳水的趋势,神武帝刚刚上台的时候,汴梁周围驻守的禁军十之八九都不能战,剩余少数有战斗力的大多是靠近西夏那边的边军!

在这个边军还有着一定战斗力,其他禁军、厢军、乡兵相互比烂的时候,刚刚上台的神武帝没有贸然下手,而是开始将有战斗力边军拉拢,然后主动进行了军事调整。

抽调边军精锐和禁军相互对换!

抬高了武将和军队的地位,开始和文官派系进行争斗!

清理禁军已经彻底失去战斗力的部分,开始整编真正有战斗力的禁军……

反正以“王侯爷”记忆中,家族内隐秘记载的记录里面,整整两年时间下来,神武帝用各种手段打压下了文官派系的实力,让当时已经快被养成猪的武勋世家开始崛起,并且对禁军、边军的收拢大获成功,牢牢将军队实力掌握在了手里面。

神武帝接下来的行动,却不是继续将短暂蛰伏的文官派系打压,而是亲自对防御西夏打草谷的边军下令,开始了针对西夏方面的数年征伐。

不得不说的是,扣除没有上面皇帝、文官和监军太监的瞎指挥,皇帝并且亲自对边军表示支持,各种粮草、赏赐都是不缺乏的情况下,宋朝边军还是呈现出比较能打的架势,长达数年时间的拉锯战下来,防高血厚并且财富不缺的宋朝,硬生生将不算太大的西夏给拖垮,党项一族更是被当成了奴隶买卖,马场和马匹更是弥补了宋朝缺少骑兵的缺陷!

最重要的是,西夏灭亡的这一仗,成功让神武帝的威望大幅度上升,甚至接近了开国的宋太祖赵匡胤,而随后那立功武将封侯和重赏,成功开始确定了武人地位的提升,那些本来想翻盘的文官系统,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个现实——据隐秘记录记载,那几年和西夏拉锯战时,文官系统没少给神武帝和边军找麻烦,可是最终都被神武帝一意孤行的拦下,并且坚定不移的支持边军,才有了后来边军攻破西夏王都灭其国的壮举!

同样的,那几年的时间之中,辽国也不是在干看着宋朝灭亡西夏,开头两年还是看热闹的辽国发现,神武帝麾下的宋朝居然没有出那些什么瞎指挥啊什么拖后腿啊的妖蛾子,真的是可能灭亡西夏的时候,准备插手其中不让宋朝得逞的时候,却已经失去了动手的最好时机了。

西夏一挂点,神武帝就开始大手笔的奖赏武将和将士,封侯赏赐军伍游街耀功等手段更是挨个进行,配合后续的诸多行动,硬生生将宋朝的武风提升了起来!

等到辽国继续衰落,金国开国皇帝女真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开始兴起时,北宋已经是解除了周围的西夏和吐蕃威胁,然后神武帝先是以海路船只到辽东等地卖给女真诸部不少老旧军械,让女真诸部将辽国征讨军打得狼狈不堪时,又转头将更多的军械物资卖给了苦战之中的辽国,然后在关键时候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彻底完成了北方关键要害地


状态提示:第99章 神武大宋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