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调令,令富平县主簿张行成,以最快速度前往长安,等候吏部指派!”
一份调令,就让富平县的人都羡慕不已。这份调令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作为地方官他们当然也是知道一个地方官被吏部调动到中枢,那是多么大的机会。而这个富平县的主簿算是第一个得到调动的,接下来如果不出意外那肯定是要被中枢重用了。
不过在富平县的官员也是知道这个机会可不是随便来的,因为这个张行成张主簿过去的履历,都足以让他获得万分巨大的加成,这个绝不是走了好运,那是真正的有履历在提供了基础。
张行成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快马加鞭的赶紧朝着长安赶去。幸好富平县距离长安也不远,可是依然忍不住激动。富平县距离长安虽然不远,可是却是那么的咫尺天涯,唐朝时期的中枢官员也地方官之间,那简直是犹如鸿沟一般,想要越过这条鸿沟可是不容易啊!
“荆员外,富平主簿张行成到了!”
荆谋言回答:“让他进来吧!”
四十岁左右的张行成走了进来,然后见到了这个几乎年龄只有自己一半的荆谋言,却把姿态放得非常低。
“见过荆员外!”张行成说。
荆谋言主动问:“张行成,你过去好歹也是当过一国尚书,现在成了一个县的主簿,感觉如何?”
张行成却摇头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何况王世充抗拒天命,落得如此下场,那也是正常。虽然我当年在王世充手下担任度支尚书,不过现在我也就做好我的事情就行了,过去的事情让他过去了。”
荆谋言点头,这个张行成的姿态还是非常好的。这个张行成过去曾经是王世充手下的度支尚书,也就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总管所有财政和户籍,权力可是很大的。当然王世充的所谓“郑”国已经灭亡,可是张行成却从一个尚书沦落到了如此地步,那也算是大起大落。
“面对如此大起大落,依然能够坦然面对,怪不得他在原先历史上依然得到了重用,再次成了大唐宰相了!”荆谋言想。
荆谋言记得张行成未来可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甚至是李世民临终的托孤臣子之一,地位也是颇为崇高。当然这个也许被重用的原因跟他曾经也是管理一方政权财政有关系,不过他这份大起大落依然淡然的风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当一个宰相,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绝不是一条就可以概括的。
甚至他面对自己这个年龄不过是他一半左右的年轻人成了决定他命运的人,却并没有露出丝毫不满的情绪,这样足以说明他心态很好。
“坐吧!“荆谋言说。
张行成主动坐下。
荆谋言直接问:“你曾经是富平县主簿,你认为目前富平县应该如何帮助百姓致富?”
张行成很快做出了回答:“荆员外,过去我们大唐考核官吏都是采用了以品德为先,而品德难以衡量,所以地方官吏往往本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原则,不愿意多干涉百姓,生怕走错路。这样对于国家不利,对于百姓其实也不利。”
荆谋言认可了这个说法,如果绝对的以品德考核,而忽视了成绩,这样其实也是在鼓励官员当一个庸碌的官员。其实本质上官员也是人,人类都是趋吉避凶的心态,官员其实也是彻头彻尾的人,不是神也不是恶魔,绝大部分人类的天性他们也有。
可是如果按照唐朝的考核标准,以道德最为第一,那很容易让他们害怕做错事。反正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原则,更是让他们选择了稳定保守的做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而且,我们大唐过去都是以耕种粮食为主,耕种粮食不需要太多的条件,只要百姓自己自然耕种,都会自然的生长,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动。再加上考核官吏的方法为道德第一,这样两方相加,更是让官员选择做一个无为而治的庸碌之官!”张行成回答。
荆谋言同样点头评价说:”很好,你说的不错。无为而治,可是并不代表‘不为’。无为而治我认为是应该不干涉基本的规律,不违背最基本的规律,在不违背最基本核心规律的情况下进行执政。可是无为而治绝不是不为,更不是那些拿着百姓民脂民膏,可是却不做事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的借口。“
张行成立刻干脆直接说:‘这点我倒也是万分钦佩荆员外,你居然硬是把朝廷地方官吏的选拔标尺从过去的道德第一,变成了百姓民生第一。甚至还给了生产总价值的考核方法,这样从此以后地方官吏对于百姓的民生和生活致富会越来越热心。“
“哪怕有些时候可能并不一定绝对正确,可是却必然会让百姓越来越好,而不是一直无法改善!”
荆谋言认可了张行成的判断,因为张行成的用人思路其实跟荆谋言很相似。荆谋言是宁可用一个品德上有些缺陷,可是却能力比起缺陷大很多的人。至于说任用那些有德无才之人,这样的官员才是荆谋言最讨厌的。
一个庸碌的官员,一个混日志的官员,在荆谋言眼里其实远比一些品德有缺陷的官员更可怕。一个庸碌的官员他们固然不会违法犯罪,可是这样同样更可怕。他们不违法犯罪,代表了法律反而无法惩罚他们,这样还真的无法轻易都把他们拿下来,只能任由他们继续混下去。
而一个个人私德有缺点,可是能力却很强的官员,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