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惑乱红楼>第一百二十九章 隐情

虽说晒盐看日头,但现在才不过九月中,按照淮省一带的天气,再收两三波,还是没有问题的。

开始期待静海和海州的收获,贾琏心里乐开花。

这三个地方虽说并不相邻,但是相隔也不远,想来收获也不会相差太多。

意料之中,差不多前后两三天的功夫,静海海州接连传来可以收盐的消息。

不过并不是晚收的产量就大,两个地方的盐到底受了天气等等多方面的影响,静海最后收了六万七千斤左右,海州收了六万五千斤左右。

贾琏带着消息亲自去找林如海。

三个地方从构建盐田到收获,一共不过一个来月,总产量就达到了二十万斤左右。

如果是进行全国推广呢?

盐不比生鲜,它既方便保存又方便运输。

而且大海这么辽阔,只要是沿海城市,都可以推广开来。

就算是不靠海的,贾琏后世还听说了死海、盐井、盐河这一说法。

利用水车的原理,将盐水湖的水弄到岸上,然后也构建如同海边这样的盐田。

虽说肯定比不得沿海方便,但是聊胜于无嘛。

林如海听闻贾琏所说,当即就按捺不住亲自去三个地方看了看。

仓库里堆满了新收上来的盐,甚至贾琏已经先让政府出资,雇佣了一批老实又贫苦的灶户开始将粗盐处理成细盐。

心头巨震,林如海甚至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和贾琏一心只想着快点回贾府享受偷懒不同,林如海想得更多。

盐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原本就有成本低廉、便于流通储藏的优点。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被政府用来作为最有效的,控制经济的,变相税收的手段。

因盐而富的地方,对于大宣甚至所有国家来说,都是战略要地。

这也是为什么大宣皇帝会对江南盐道这么在意的原因。

因为如果按照贾琏现在所提供的方法,大宣不仅仅是丰盈了国库这么简单。

粮、盐、布、铁、畜是现在各国买卖的主体。

盐是第二大宗的物品,所以盛产盐的地方就非常适合发展工商业买卖,这些地区在经济上也远比单纯的农业地区发达。

不仅于此,盐还是强国之本。

大量的盐,甚至是卖给其他国家和盐。

带来的大量贸易提供财政支持,大宣朝就可以组装自己的军队、到时候开诸侯峰会、周边那些蠢蠢欲动小国,还有心存不轨的鞑子,都会被狠狠地震慑!

心里激动,林如海马不停蹄的巡视完三个地方,又兴奋的开始写密折。

只是这次贾琏多了个心眼,让林如海又多提了两句。

所有盐田的所有权首先归国家所有。商盐代理商以省为单位,每省设立相应的人数的代理。

制盐生产的食盐,统一由国家分配调拨。

各代理商应严格执行分配计划,不得擅自变更。

非认证代理商,任何商家及个人不得进行盐的营销活动。

特别为了管辖并且控制运输食盐,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准运证,严禁无证运输。任何商家和个人发现无准运证运输食盐的,应及时向官府有奖举报。

而所有违反者,一经落实,除原本的律例制裁外,如果是代理商的,剥夺其代理商资格,扣除保证金。

林如海闻言沉思,半晌又添上建议单独划分一部分专管盐业这一部分。

原先盐业这部分,是由同知兼职的。

但是林如海在江南这几年,明白有些人是多么的无耻。

专门开辟这样一个部门,直接归皇帝管辖,受万人监督。

之前贾琏又说过每开辟出来一亩盐田都要求登记造册。

这样产量透明化,虽说不排除“蛀虫”的产生,但是相较于之前,不管是百姓还是朝廷,都受益良多。

密折很快送出,而京都,大宣皇帝在看到一连串数据的时候,也被惊了一跳。

国库空虚,多依赖盐税。

虽然江南乃至全国私盐横行,但收上来的税依旧是所有税收的大头。

现在贾琏这个方法一出,盐的成本更加低廉,加上量大,官盐价格降低,私盐的确就不复存在了。甚至盐量增产,除本国之外,还可以贸易到邻国,这里面又是一大利益。

拿出之前林如海送上去的计划书,皇帝眸子微凝。

贾家的孩子么?

之前倒是没看出来竟然这么大本事。

沉思一番,皇帝朝旁边的宦官开口。

“那个生来带玉的孩子,如今如何了?”

祥瑞。

哼。

汉高祖生时母与神通。

隋文帝临世紫气充庭。

唐太宗降时双龙当空。

宋太祖产出赤光绕室。

现在区区贾家,竟然来了位衔玉而生的公子。

眸子精光一闪而过,皇帝的嘴角满是嘲讽。

旁边的太监一听就知道说的是谁,毕竟这京城虽大,生来带玉的也不过只有那一位。

“启禀圣上,那位听闻如今已经十来岁,可是依旧于史老太君膝下承欢。

终日在内宅厮混,游于温柔富贵乡,专爱作养脂粉,亲敬家里姐妹和丫鬟。”

挑眉,皇帝心里舒服一些,又开口。

“那学问上可如何?”

自古帝王fēng_liú的可也不少。

那太监摇头,脸上带笑。

“说起来这位在诗词曲赋上倒是有几分天赋。

只是对四书和八股文十分不喜,对程朱理学又不甚,把那些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九章 隐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