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时候不被人待见,走的时候杨怀仁可是成了最受欢迎的人物。
老戴头也不知发了什么疯,杨怀仁起身要告辞的时候,老戴头嗷的一嗓子,原本看着渺无人烟的荒芜村子里竟然走出来一百多号人,不过大都是老人和孩子。
老戴头指着杨怀仁给乡亲们介绍说这是王爷,老百姓当然也吃惊,但比起热情来,不如说是惧怕多了一些,也是匆忙跪下来给王爷见礼。
等老戴头说这个王爷要重启利丰监造船厂,村里的匠户子弟们还会回来,大家一起打造战船的时候,大家才真正热情起来。
再去看杨怀仁这个王爷,那眼神都不一样了,说不出来的感激和激动。
杨怀仁也有些感动,百姓其实很单纯,能一家人在一起,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他们就满足了,卖些力气是不怕的,怕的是没活可做。
临走的时候,杨怀仁决定再拉拢拉拢这么有号召力的老戴头,“老丈,匠户们的事情就有劳您多费心了,船造得好,你下半辈子的随园春我全包了。”
老戴头眼睛里立即就一闪一闪的了,握着杨怀仁的手道,“老汉我不是为了那点酒……”
话是实话,不过老戴头还是逃不开他是个嗜酒如命的老头子的本质,杨怀仁把剩余的随园春都给他留下,他的眼光就没离开过。
杨怀仁心里想笑,真是个实诚老汉啊,呵呵……
坐船回了江阴,杨怀仁又给岑孝年派了个任务,让他联络江南数得上号的海商和造船厂的主人,五天后在江阴,杨怀仁要请他们吃酒。
这事杨怀仁不吩咐,岑孝年也要联络他们的,不过王爷请吃酒这事,让岑孝年觉得没有必要。
他这种人在海商面前跋扈惯了,有事发个话海商们就不敢违拗,但杨怀仁还是觉得有些事,是不能硬来的,目的是把事情办成,没必要强压着人家做事。
而且,杨怀仁还有另外的目的。
杨母那边,早就吩咐管事在杭州城外西湖西边山脚下买了个几个大宅子和一片民房。
这是为了将来住的,谁也说不准要在江南住多久,不过像杨家如今这种家势,必然要买宅子住的,朝廷的官驿虽大,也住不下这么多人。
西湖边也确实有很多商人建的宅子,也有不少民户,本来是不好买下那么多院子的,是杭州府出面,杨家又加了三成的价钱,买卖才顺利了不少。
杨母虽然因为多花了钱而有些心疼,但想起儿子说的话,越是离京城远了,越是不能以势压人,势是不能随便用的,既然有钱,那就砸钱好了。
宅子的格局大概是不大方便杨家一大家子和其他兄弟们以及亲兵的家眷们居住,所以还要雇佣工匠们去改造一番。
所以杨家人还得住船上,也懒得搬入官驿了,只等着宅子从新修葺以后便马上搬进去。
杨怀仁和家人还是见少离多,杨母便在几个儿媳妇面前为儿子开脱,好在几个儿媳都是知书达理的,知道杨怀仁在忙正事。
赵献球的事情之后,苏州官员就主动去江阴见了杨怀仁,杨怀仁也没空理他们,只是见了一面,说了些心不由衷的屁话,这才把他们打发了。
官员们其实不介意王爷不待见他们的,一个个都不是傻子,见杨怀仁有别的事情忙,没打算管他们,他们心里也放松了不少。
宫里新派来的袁公公到了,带了圣旨来的,小生子公公陪着袁公公来江阴见了杨怀仁。
杨怀仁一看袁公公年纪比赵献球还大,便知道宫里也是没有妙人儿可用,也觉得官家似乎也赞同他的意见。
袁公公就是派来养老的,算是对袁公公在宫里侍奉多年的一个奖赏,漕运衙门实际的管事的,还得是小生子公公。
小生子也早就明白这一点,对杨怀仁更是恭敬有加。
朝廷对杨怀仁弄死赵献球的事情其实没人爱管,一个阉人而已,朝廷里的文人们打心底里不在乎这个。
这圣旨最终就变成了赵煦和杨怀仁拉家常似的废话。
杨怀仁简单招待了一番袁公公,也打发他们回去了,他等的不是这个,而是关于造船厂和建设水军的事情,朝廷和官家是怎么看的。
可这年头交通和通讯就这么个现状,现在收到的官家的旨意,说的还是半个月之前的事情,要得到关于造船厂和水军官家的意思,那还得最少十天以后。
杨怀仁心里盘算了很久,觉得事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阻拦,只要赵煦那里过得去,几个说闲话的朝臣反对是无所谓的。
南征的计划倒是得到了兄弟们的一直赞同,天霸弟弟连交趾国这个地方都没听说过,但听说那里的国王很狂,便下了决心要教训教训。
何小川听说要建设一支水军之后就乐了,当着众兄弟面前吹牛比说论武功他排不上号,论水性这里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杨怀仁笑着告诉他,水军虽然要有好水性,可重要的还是要懂海上作战的战术战略,等问起柯小川会不会驾大型战船的时候,他就被问傻了。
这也不稀奇,武德军的人大都是北方人,也基本都是旱鸭子,能找出一两千水性还说得过去的就不错了,说到驾驶战船在海上作战,那就都是外行了。
杨怀仁这才意识到他还真是缺水军将领,陆地上作战勇猛的将军,到了海上可能连个大头兵都不如,在船上站都站不稳,如何谈得上作战?
所以为了准备未来的水军,杨怀仁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