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也有这个意思。”程靖说道,“主公请看此处——”
程靖明白黄嵩的打算,死守冢河县并非良策,这块地方最大的价值在于粮食。如今收割五成粮食,足够大军接下来数月嚼用。此战持续时间怕不长,继续收割剩下的秋粮也没有意义。
黄嵩打算撤兵离开冢河县,恰好程靖这里也有一个好去处。
“哪里?”黄嵩视线转向程靖手指所指的方向,“这是什么地方?”
程靖道,“此处名曰长冶。”
“长冶?”黄嵩诧异道,“听着有些耳熟,记不起哪里见过。”
程靖道,“长冶在大夏朝时期曾是浒郡范畴,后来屡次发生怪象,致使这里的百姓纷纷向外迁徙,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无人了。东庆建国,重新划分州县的时候将其从浒郡分了出去。”
按照程靖所言,这片地方就是个人人避之不及的偏僻地方。
黄嵩想了好久也没想起来自己哪里听过这个地方。
程靖又道,“主公可是忘了,长冶曾是某人埋骨之处。”
他这么提醒,黄嵩立马想起某篇杂集写的内容,大夏朝第一位丞相就是被埋在这里。
“长冶发生什么怪象?”黄嵩问道。
程靖道,“大夏朝末年,长冶发生一场极为严重的水涝,大雨瓢泼下了足足一月,天空雷电交加。等水涝退去,百姓发现长冶附近的坟茔被人挖开,一番查探之后才知道是外地贼人听闻此处长眠着一位丞相,贼人怀疑坟茔陪葬贵重物件,便趁着水涝泛滥的时候上山挖坟。”
黄嵩自然知道那位丞相是谁,正是争议颇多的皇甫丞相。
程靖继续道,“盗贼翻遍丞相墓,未曾找到任何珍贵的陪葬,放在墓中心的棺材被大雨冲出。贼人走后,棺材被个樵夫发现。樵夫用柴刀将棺材砍成木柴背回家中,无头尸骨便这么暴尸荒野。从此之后,长冶这块地方时常发生雷雨,百姓夜间不敢外出。不止一个百姓说过,他们在雷雨天气外出,总能看到镇外扎着百万大军军营,不仅有鬼兵鬼将,营帐还燃着鬼火。”
百姓生怕鬼兵害人,接二连三搬离长冶。
久而久之,长冶成了一片无人鬼地。
黄嵩讪讪道,“这不是鬼怪故事么?”
他……有点怕鬼……
程靖道,“的确是个故事。”
谁让黄嵩问他长冶是什么地方,程靖可不就搬出故事了。
黄嵩:“……”
大白天吓人呀!
黄嵩仔细看了看长冶这片地方的地形,不得不承认程靖的选择是对的。
不过——
黄嵩调笑道,“倘若我与兰亭对垒,鬼兵也跳出来横插一脚怎么办?”
程靖瞧了一眼自家主公,仿佛看着一个制杖,这是现在该关心的问题?
事实证明鬼怪故事终究是个故事,长冶会变得荒无人烟,是因为此处曾爆发过一场瘟疫。
瘟疫的源头是那场水涝将别处大量浮尸冲到长冶,尸水污染此处水源,害得百姓患病。
百姓病死大半,剩下小半搬走了。
黄嵩和程靖达成了共识,却遭到帐下其他人的强烈反对。
原信长子原况是反对最激烈的代表之一。
“主公,缘何要撤兵退去什么长冶?那处地方过于开阔,不利于我军作战啊。”
原况是真的不理解,待在冢河县有什么不好的,好歹还有充足的粮食。去了长冶有什么?没有可以依仗的地势,打仗怎么打?因为黄嵩罚了原况,所以原况的地位大不如前,他性格又不细腻,只是旁人推出来的出头鸟,用途就是承担黄嵩的怒火,顺便试探黄嵩的口风。
黄嵩瞄了一眼原况,没有言语,反倒是程靖耐心解释,不知是告诉原况还是向其他人解释。
程靖道,“冢河县并非易守难攻的地方,柳羲兵力充足,若是采用围困之策,断绝我们的水粮,我们如何应对?这是其一。其二,柳羲兵力分为两路,左右夹击,同时应对他们,时间一长亏得还是我们。与其在这个困境中越陷越深,倒不如趁早挣脱,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果黄嵩要在冢河县苟着,倒不如回昊州苟着更方便。
黄嵩目的就是两军对垒,一次性决个胜负,长冶这块地方正是会战的好地方。
己方没有太多能利用的优势,敌人同样也没有。
真正比起来,长冶会战,反而是姜芃姬更加吃亏。
黄嵩收了冢河县的秋粮,所以他没有粮线拖累,姜芃姬还要分出多余心力保护粮线。
原况性格随了亡父原信,但他可没有原信那么老的资历,没资格倚老卖老。
黄嵩决定的事情,只要大原则没有问题,他不会因为旁人的反对而改变。
原况内心不满,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他只能强行忍下火气。
众人也看到了黄嵩的决心,不得不答应。
这时候,某个人问了句,“秋收还未结束,地里的粮食该如何处理?”
留着让敌人来收?
黄嵩神色淡漠地道,“放火,烧了。”
自己没有的,旁人也不能有。
当天夜里,冢河县境内燃起了大火,火势凶猛吓人。
姜芃姬被人喊了起来,她穿着寝衣,外头还披着一件宽大的衣氅。
“冢河县走水了?怎么回事?”
她望了一眼冢河县的方向,火光漫天,染红了漆黑的天幕,颜色介于红色和橘色之间。
众人也不清楚。
姜芃姬笑道,“难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