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二百三十。帝国的反击方案(一)

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在经过昨天一天的观察后,确认没有什么异常后,于战争发生的第三天早晨离开了驻地,以小股侦查部队为先锋,装甲部队为后盾,开始向大文帝国内部开进。

由于欧罗巴帝国和大文帝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两国边境的城镇并不多,一路驶来,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没碰到一个大文帝国的国民,更不要说大文帝国的部队了。

其实,大文帝国已经开始了对欧罗巴帝国装甲部队的搜索工作,但大文帝国搞错了搜索方向,将目标放在了对战区内的搜索,而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却才开始从两国边境处出发,还在离两国边境不远的地方。

结果就尴尬了,大文帝国的搜索部队反而走在了欧罗巴装甲部队的前面,而且双方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搞得大文帝国的搜索部队倒成了欧罗巴装甲部队的开路先锋了。

大文帝国的搜索部队小心翼翼的前进着,他们的任务就是搜索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出发前,部队的领导已经再三说了,千万不要和敌人发生冲突,发现敌人,立刻汇报给指挥部,再小心的跟着就行。

同样,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也就小心翼翼,偷偷摸摸的前进着,虽然他们拥有大文帝国暂时无可匹敌的坦克,但在别人的国家里,小心还是有必要的。

双方的队伍都在悄悄的行动着,但明显,欧罗巴的装甲部队要比大文帝国的搜索部队快上不少,要不了多久,双方就有可能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碰面,一场遭遇战随时都有可能开打。

中午,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终于赶到了前线指挥部,这次大文帝国把家当底全部掏了出来,共计97辆坦克,同行的还有20架武直。其中15架是参加抗洪抢险的那15架,另外5架则是刚从生产线上下来。

从坦克的性能上讲,大文帝国的坦克要比欧罗巴帝国的坦克领先一代以上,相比之下,大文帝国的坦克火力要更猛一些,发动机的马力要更大一些,装甲的防御也要更厚一些。

再加上倾斜装甲,能够造成跳弹效果,在同等条件下,大文帝国坦克的战场生存力大大高于欧罗巴帝国的坦克。更重要的是大文帝国的坦克加装了单车通讯系统,大文帝国的战场通讯这一块远远要比欧罗巴帝国先进。

战争通讯这一块在战斗中极为重要,有了单车通讯系统,无论是情报反馈还是作战指挥,大为帝国都可以牢牢把握,无论是遭遇战还是伏击战,大文帝国的指挥官都可以通过通讯系统,掌控战场信息,操纵手下的部队进行战斗。

并不是说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就是无敌的了,再先进的武器,终究要靠人去操作它,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完全是一支年轻的部队,说他年轻有点夸奖它了,说句实在话,它完全是一支未成年的队伍。

这支部队从组建到现在也只不过才半年,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没见过血,没有过杀戮,完全是一把未开刃的刀。而欧罗巴的装甲部队则已组建多年,已经有过一次实战的经验。

虽然只是一次实战经验,但未开刃的刀和已经开过刃的刀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随着装甲部队过来的还有两辆大型的军用车辆,车厢包裹的严严实实,车顶上则是几根粗粗的天线,这是大文帝**事研究所最新研发出来的电子设备车辆。

这两辆车拥有监听和干扰两大功能,在战场上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情报战向来都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这个世界还没有信息战这个概念,李儒晋毫不犹豫的把信息战引入了这个世界,这次更是信息战的首秀。

大文帝国装甲部队的到来,为整个西北战区打了一针强心剂,有了自己的装甲部队,就有了对抗欧罗巴帝国装甲部队的资本。

西北战区为装甲部队的到来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李儒晋作为参谋,也参加了欢迎仪式,在仪式中,李儒晋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小伙伴--甘洋。

自从甘洋参军以后,两人就聚少离多,一年下来也就只有两三次见面的机会,甘洋是李儒晋亲自介绍进入部队了,军队方面也清楚这小子是自己人,受到的照顾不少。

这不,参军不到一年,已经是一名中尉了,一方面是受到了照顾,一方面是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才组建,受到了优待处理,要不然光凭李儒晋的关系,甘洋也不可能升的这么快。

这次两人在战场上相遇,难免要好好的聊一聊,但指挥部没给他们两这个机会,召开会议了,李儒晋被宇文元帅一个巴掌扇进了会议室。

装甲部队的到来,大大的增加了西北战区的底气,可以有资本和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干一架了,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利用手里的装甲部队,狠狠的打击欧罗巴帝国窜入大文帝国境内的装甲部队。

会议开的很是热闹,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用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直接攻击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前几天的一场溃败让大文帝国的将领都憋着一口气,一口窝囊气,现在有机会把这口气撒出来,还不狠命的想和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干一场。

但同样现实的问题摆在大文帝国指挥部的眼前,大文帝国的坦克数量只有欧罗巴帝国坦克数量是四分之一,虽然大文帝国的坦克在质量等各个方面占据优势,但在数量上却是彻底的劣势。

而且大文


状态提示:二百三十。帝国的反击方案(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