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长乐夜未央>101、归国

方才,霍光曾向张安世询问相似的问题,与当时一样,现在的霍光也是一副诚恳问策的姿态。

这般情况,本应该让杜延年为自己可以展示才华才倍感激动,但是,杜延年却是心里直发冷——霍光自己就真的没有想法吗?

……

——或者……

杜延年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或者,霍光根本是借这个机会让他们表明立场?

其实,若是平常,杜延年即使想到了这一点,也不会觉得如何不妥。

——他本就是投向了霍光的人,况且,他与张安世交好,既然一贯谨慎的张安世并没有任何回避的表示,那么,也就说明,张安世并不认为,这番表态有何不妥。

——对张安世的判断,杜延年还是相信的。

然而,这会儿,杜延年却是真的不敢,也不愿对霍光说什么“良策”了!

“大将军岂无成算?仆亦当有自知之明!”杜延年委婉地拒绝了霍光。

霍光盯着杜延年看了一会儿,并没有强求,沉默片刻之后,便对杜延年吩咐:“廷尉与少府的奏书,三日后下御史。”

杜延年一怔,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低头应诺。

霍光点了点头,仍然盯着杜延年,好一会儿才摆手放他离开。等杜延年快要退出内户了,霍光才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再次开口:“此事与君侯无涉。”

杜延年脚下一顿,抬头看向霍光,却见霍光已经低下头,却处理漆几上的文书简牍了。

杜延年寻思了一会儿,没有出去,而是重新坐回到方才所坐的漆秤上。端端正正地坐好之后,杜延年低头唤了一声大将军。

霍光抬头看向杜延年,语气中满是讶异:“幼公?”

杜延年没有抬头,只是一派恭敬地道:“大将军若无心与君侯为害,不若交列侯、二千石等议。”

“太早。”霍光摇头,并不同意这个建议。

杜延年有些意外,也颇感无奈,再次进言:“君侯虽然安于本份,然亦为有智之士,此案久不决,恐内外不安。”

说白了,杜延年就是觉得田千秋会多心,中外官吏也会觉得霍光此举是否有深意。

——徐仁的身份太敏感了!

盯着杜延年看了一会儿,见他确实是为朝局担忧,霍光叹了一口气,颇有些无奈地道:“幼公,此案不宜立决。”

杜延年一怔——似乎有什么事……被他给忘了……

这一次,不等杜延年思索明白,霍光便直接点明了原因:“河间王尚未还国。”

杜延年恍然。

——河间王的王后是鄂邑长公主的孙女。

——若说诸侯王中,谁最关切两年前的谋反案,那无疑就是河间王了!

——毕竟诸侯王并不相坐,但是,夫妻却是相坐的。

——而且,有这么一层关系,若真的加以验治,河间王说不定就会以与谋入罪!

——侯史吴的案子偏偏就是当年的谋反案引发的!

——这个时候,河间王尚在朝,这个案子如何断都不妥!

——轻了,容易让宗室重起妄心,重了,容易让宗室惶然,一个不小心,霍光就得沾上苛待宗室的名声。

这样一想,杜延年的心就安了不少——霍光的确是意不在田千秋。

——这样最好!

“大将军是想等河间王还国……”杜延年仍然确认了一下。

霍光点头,手按在漆几的边缘,沉声道:“河间王本就急于还国……然否?”

杜延年正要点头,随即便陡然警醒:“大将军以为……此事……”

——河间王之间一直急着离开长安,但是,上次禁中设宴之后,他又不着急了……难道……

霍光却很肯定地摇了摇头:“此劾当于河间王无涉。”

杜延年没有追问霍光为何这样认为,稍一思忖,就低声问霍光:“可要派人去见河间王?”

——提点一下,也让那位大王早点离开……

霍光摇头:“我想看看河间王如何选择。”

杜延年轻轻点头,若有所思地沉默着。

******

河间邸

“大王,无论侯史吴一案如何论报,皆为汉事,与大王无涉啊!”

河间王的宠姬跪在河间王的身边,一边顿首,一边急切地劝说。

刘庆坐在围屏大床上,神色阴郁,眼中更满是犹豫。

虽然仍旧没有拿定主意,但是,看着宠姬心急如焚的模样,他还是缓了神然,温言劝慰:“卿且……”

然而,他的宠姬却没有领他的情:“大王!”

女子疾呼一声,重重地叩首在地,额头立刻就是一片红肿,然而,她却毫不在意,抬起头,望着刘庆道:“朝见有常法,大王前番不还国,尤可言未曾入小见。然此时,小见已毕,大王仍不辞去……大王竟欲待大鸿胪奏劾之后,久留长安?”

宠姬的话让刘庆顿时打了一个寒颤,也终于警醒过来。

——他不是梁孝王!

——他既非皇帝同母弟,更无被尊为皇太后的生母!

——他岂有资格久留长安?

梁孝王刘武是孝景皇帝的同母弟,孝文二年,刘武与两个弟弟刘参、刘胜皆被封为诸侯王。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刘胜为梁王。做了两年代王,刘武徙为淮阳王。刘武做淮阳王的第十年,梁王刘胜卒,谥为怀王。刘胜死后的第二年,刘武徙为梁王,其时为孝文皇帝十二年。梁王自初王通历已十一年矣。作为当时的皇太子—


状态提示:101、归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