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仙侠修真>西游龙庭>第四十一章 庐山之行

宏旻道人在正一殿中来回踱步,他一生所追求的道便是将太极观发扬光大,如今却在林刯的牵连下陷入生死危局。太极者有阴有阳,一阴一阳,方为太极之道。若是太极观中独有正一殿而失去了闾山殿,那太极观还能称为太极观吗?

但是要以高阳正则现在的水平去对付岳横溪,那真得是比登天还难,宏旻皱着眉头苦思冥想。高阳正则看似平静的端坐一旁,静静的饮着茶水,然而心中已是焦急万分。他现在真得想立马从宏旻口中听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即便只有一丝机会也是好的。

不知何时天空中的太阳已经隐没,躲避在厚重的墨云之后,大殿外开始沙沙得下起雪来。细密的雪籽铺天盖地的落在檐顶青瓦之上,观内的道士们纷纷外出观看,原来一年一度的冬天已经悄然来临。

高阳正则站在门前对外呼出一口白气,有些清冷的寒风打在脸上,冬日是一个水落石出、水汽下沉的季节。果然彭蠡湖内的水灵之力也变得凝滞起来,高阳正则望着手心融化的雪籽,但是更具肃杀之气了。

宏旻并没有被突然来到的冬雪吸引,对他来说此等场景已经看了一百三十余载,再大的雪也不会给他带来多大的感触。但是对他来说,却又是一个执起手中的扫帚扫去门前的积雪的时节,他不喜欢天地一片苍茫,更喜欢一个干干净净的太极观。

八仙桌上的炭炉再一次将茶水煮开,咕噜咕噜的冒着腾腾热气,高阳正则也不要宏旻动手就再一次给自己倒上一杯。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杯了,香茶也早已淡然无味。

宏旻忽然面色一凝,回到座前道:“水神大人,此事因我那师弟而起,了结之功恐怕也得落到我那师弟头上!”

高阳正则眉头一皱:“怎么说?这可不是玩笑事,要想让你师弟将功折罪也得分时候,他与岳横溪本就是一条船上的蚂蚱,现在他肯帮我对付岳横溪?”

“水神大人别急,你也知道我太极观由正一殿弘扬道法,由闾山殿护持道法。即便我有心帮你对付岳横溪,只可惜身无法力,若要以弱胜强者只有闾山殿一术可解!”

高阳正则笑道:“你们太极观还有这么强的法术?能让林刯对付的了地仙?那我岂不是早就玩儿完了?”

“水神大人莫要发笑!”宏旻解释道:“你是有所不知,这闾山殿中有一咒法名曰歃血封魔咒,当是以小敌大、以弱克强的制胜法宝。只是需要的条件苛刻了些,又有伤天和所以很少使用。”

“照你这么说来,这个歃血封魔咒可以弄死岳横溪?”

宏旻颇为得意的道:“即便弄不死也能让他元气大伤,到时候十成功力也发挥不了一成,我想以水神大人的能力取回水脉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这条件却是有些难以达成!”

“你说!”高阳正则想也不想,这明显是给自己留了一道难题的。

“需要岳横溪的一滴血,这歃血封魔咒必须以敌人的鲜血为引,登坛施法,叫他三日后身死道消。所以此事要成,水神大人恐怕得花些力气弄来一滴岳横溪的血液了。”宏旻说道。

弄一滴岳横溪身上的血虽然很难,但是比起与他正面敌对,难度已经是不知道下降了多少个档次。但是更令高阳正则担心的是:“你凭什么让林刯登坛施法助我们除去那岳横溪呢?只要他不愿出力,我就是弄一桶血来也没用吧!”

“水神大人说笑了,你要是能弄一桶血那也用不着我了!林刯的事你不必多费心思,我既然敢开这个口必然有把握叫他服服帖帖的登坛,还望大人早日成功解了彭蠡湖和太极观之灾厄!”

高阳正则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此别过,道长也要想个万全之策才是!”

宏旻自然连连点头,将高阳正则送至山门。

---------------------------------------------------------------------------------------------

庐山奇峰怪石,四时具秀。群峰掩映,瀑布三叠。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云雾缭绕。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山间景色自然不必多言,所以也养就岳横溪一身傲气。

令岳横溪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一只绿头野鸭在林间飞窜,这野鸭自然就是前来打探的浮波,他不敢以人身进山。干脆就化作一只普通野鸭,速度虽然慢了些,但胜在安全、不引人注目。

庐山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想要在这群山之中找一个人,或者说找一个山神,那如同大海捞针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五老峰前一片青翠色惹得浮波注意,这冬季里依然能保持长青的不外乎松柏,还有那竹子。竹子,笋儿,青色,她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浮波不再多想,漫不经心的在林间悠闲腾起落下,一去不过十来丈远。野鸭也不善远飞,浮波自然不会露出明显的漏洞,否则的话变成烤鸭不过分分钟的事。

高阳正则派他来打探,一来是他速度快善飞,遇到紧急情况也有逃命的资本;二来也是他足够谨慎,谨小慎微的个性反而更容易办一些最危险的事。

待浮波行至近处,果然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竹林深处依山傍水的竟是一件静修院落。上面还有提款,名曰东林精舍。

浮波瞥了两眼转至他处,心中却是了然,这必定就是那岳横溪的藏身之所。只是不知道笋儿被关在何处,笋儿在水府的时


状态提示:第四十一章 庐山之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