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部队刚刚击溃了尾追的小鬼子,进入转移休整的阶段却惊闻退路被堵。

惊变,小鬼子悄然无觉抄,截断了部队的退路,这怎么可能?

不,不对,小鬼子一定是抄了退路,自己还是大意了。

现在该怎么办?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先遣队还能冲出去吗?

不,先遣队绝对不能葬送在此地,一定可以杀出一条血路继续抗战。

不过战局不明朗,小鬼子的兵力部署一概不知情,又该从哪里入手呢?

杨关静立风中,一脸凝重陷入沉思之中,为先遣队的出路谋算迎敌之策。

周边的人急得团团转,又不敢声张惊扰了教官的思路,显得纠结而惶恐。

人人都知道,先遣队是小鬼子的眼中钉,肉中刺,堪称天敌也不为过。

此次小鬼子存心不良,以追兵纠缠先遣队的撤退步伐抄了先遣队的退路。

先遣队不怕死,不畏战,遭遇困境殊死一战毫不皱眉,无怨无悔。

不过先遣队一路出生入死,打出了一份名气,为国人树立起抗战的榜样。

无形之中形成为一种标杆形象,一面永不倒下的战旗。

倘若先遣队战死在此地,也将倒塌了国人心神之中的一面旗帜,抗战士气会低落到一个不敢想象的程度。

此消彼长,小鬼子一定会乘胜追剿,长驱直入,一举占领中华大地,中华堪忧。

先遣队不想成名,一心抗战杀敌,但在不经意间形成为一面战神旗帜,这面旗帜绝对不能倒塌。

士兵们跟随先遣队抗战,只图存活率高于**,心神中尚未形成真正的战魂。

面对眼下的死局人心动荡,战力在无形之中锐减。

至此内忧外患的时刻,先遣队员们急在心上,不停地给士兵们讲述战例鼓舞士气。

十八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教官的战术思维不知是对还是错?对士兵们公开敌情能行吗?

除却机密信息,一切信息敞开,让每一名士兵都时刻关注敌情,了解战场上的变化。

这是一种锻炼,激励士兵们的抗战热情,开动脑筋抗战,一视同仁,不搞**中腐化的那一套。

先遣队员在战场上磨砺,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锤炼身心,率领的部队也一样,在战火之中磨砺锋芒。

促使个人能力全面展,机会人人平等,让人才尽快地脱颖而出,尽量做到不埋没任何一个人才。

然而有利必有弊,面对眼下的局势,士兵们的战心不足,战力急剧下滑,再这样下去不敢想象。

**内部绝对不会如此对待士兵,战场信息完全掌握在军官的手中,士兵们仅仅只是一粒沙子,绞肉机上的尘埃。

这是士兵们的悲哀命运,但面对眼前的绝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士兵们倘若不知道困境,战心就不会动荡不安,战力锐减直接影响到战局的成败。

先遣队率领战心溃散的士兵作战,冲出小鬼子的封锁圈难上加难。

不,不对,**为什么总是吃败仗?

缺乏战心,没有凝聚力,以及战术呆板是根本问题。

不过貌似士兵们不理解战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人是情感动物,思维逻辑活跃,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包围会失去方寸,惊慌失措。

这种情况出现在战场上,一人惊,万人乱,演变成溃兵在情理之中。

教官的理论完全正确,士兵们知道处境不妙,心神慌乱不假,但进入战场不会出现溃逃现象。

或许这就是背水一战的道理,每战皆是背水一战……

部队井然有序,人心乱纷纷,看似隐患颇大,隐有兵变的前兆。

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现象,军队中正在酝酿战意,背水一战的抗战军魂。

面对绝望人心惶惶不安,但也很容易激出绝地求生的斗志,特别是处在部队中的士兵。

人性攀比性强,面子与不甘之心在群体之中尤为明显,没有谁会承认自己是孬种。

生死战场上的士兵就更不会认输,认输在战场上唯有死路一条,绝无幸免之理。

故而在先遣队员的动员下,士兵们逐渐凝练出战魂,一份齐心合力的抗战意志,杀鬼子,唯有杀鬼子才有活路!

士兵们渡过了来自心灵之中的恐惧,战胜了自我,战心齐备,只待一声令下与小鬼子决一死战。

杨关在这个关键时刻也谋划出一条出路,只见他双目中的寒光一闪,扬起头来说道 : “传令护送女人的车队汇报位置,兵力人数。”

为免那批遭受小鬼子欺凌的女人被卧底迫害,每一车都有士兵看守护送。

没想到此刻的困局全靠他们,真是意料之外,但愿可以奏效,一举撕破小鬼子的包围圈。

“报告零号,我们一共出动了二十一辆卡车,为免女同胞在途中出现意外每车安排了五名士兵护送。”

“兵力人数一共一百一十人,距离我部十五公路左右,处于前方疑兵之后。”

杨关听得双眉上扬,面现喜色,急切的说道 : “传令他们就地释放女同胞逃生,告诫她们不要怕苦,一直往前跑,直达**的防区阵营。”

“传令一百一十人分成三组,以中路九十人为主,两翼各十人侦查小鬼子的炮阵地,务必予以摧毁,接应大部队转移,随时汇报敌情。”

“是,妥善放人,就地转战,接应部队!”

十八号听得一头雾水,仅凭一百一十人能干


状态提示:第39章熬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