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因为要闭门守孝,打听消息这种事,不能做得太明显,因此得信儿的时间比别家都要迟上一些。等到他们听到风声时,楚瑜娘已经进了东宫,正式册封了良媛,还有太子妃十分看重她的消息传出来。
裴二爷裴三爷顾不上自己身上还有孝了,赶紧打发心腹之人,悄悄儿去联系当初为他们引见唐家人的朋友,想要请对方探一探唐家的口风,同时,也是在提醒唐家,当初既然收了重礼,如今又怎能毁诺?楚氏女进宫就进宫了,但怎么能从此就不再进新人呢?唐家可是许诺过,要让裴家女东宫的!
当初裴家人联系上的,其实并不是唐老尚书、唐老夫人又或是他们的儿子媳妇,而是唐老尚书的嫡亲侄儿。他也算是科举出仕,成家立业的主儿,说起来,在唐家说话也是有些份量的。他的妻子还跟妯娌们关系很好,又得唐老夫人看重。论理,此人若是想要向太子妃推荐谁家的姑娘,太子妃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当作没听见的。
只是事情不巧,太子妃告病已有数月,期间连唐老夫人想要进宫看一次女儿,都经常得不到批准,又何况是太子妃的堂弟与堂弟媳呢?后者还没来得及向太子妃推荐裴二姑娘,裴老国公就先死了。裴家既然要守孝,进宫之说自然无从提起。若是裴二姑娘就此错过机会,那也是裴家的命数使然,怪不得别人。唐家那侄儿,并没太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至于那份重礼,只不过是当中有几幅古画,他瞧着不错,才会爽快收下。但古画并不算是十分稀罕珍贵之物,倘若裴家打算以此要挟他做些什么,他宁可将礼物退回。
唐家侄儿对上门来的裴家人不假辞色,还有些嫌弃他们戴着孝,太过晦气。不过他还是坦白地对裴家兄弟说了,裴国公死得不是时候,否则他早就让妻子将裴二姑娘推荐到太子妃面前了。正因为裴二姑娘失去了选秀的资格,太子妃才会挑中了楚瑜娘。这种时候,他这个堂兄弟连抱怨太子妃的底气都没有。
如今已经不是太子妃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时候了,太子殿下亲口说了,不会再纳别的嫔妾,太子妃与唐家都只能接受,万没有反劝太子多纳几个美人的道理。裴家既然无望了,以后也不必再来纠缠,安心在家守孝的好,这方是国公府这等人家该有的礼数呢。至于礼物,他自会退回,不会占裴家这点便宜的。
裴三爷一听,脸色都白了,很想要发作几句,奈何没那胆子在唐家放肆。他们今天还是换了衣裳,掩人耳目悄悄儿找上门来的呢。若叫人知道他们兄弟二人在孝期内拜访唐家,御史们定会有话说,唐老尚书也会心生不喜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总比一般人多些忌讳。
裴二爷比他兄弟要精明一些。那份重礼打了水漂,他当然心疼,但也绝不能收回来!侄女儿进宫之事,已成泡影,若是因为舍不得那份财物,将东西收回,定会得罪唐家这个侄儿。换作是裴二爷自己,落到手里的东西,哪儿有这么爽快舍出去的?就算嘴上不说什么,心里也会记恨。唐家侄儿定然也是如此。裴二爷打算不提收回重礼的事,让对方继续保有它,那兴许对方还能对裴家留下一个好印象,将来他们兄弟孝满起复时,对方还愿意伸手帮上一把。否则,事事指望亡父留下的人脉,真有好处,也只会先便宜了长兄,几时轮到他们两兄弟呢?
裴二爷拉住了兄弟,客客气气地向唐家侄儿表示,那份礼物是见面礼,并不是请托对方帮忙办事的谢礼,万没有收回的道理。侄女儿失去了进东宫的机会,是她没有福份,绝不敢有半分怨言的。只是两家既然已经认识了,也算是朋友了。等孝满出服,朋友间还是该继续往来才是。他们老父生前也收集了不少名画古迹,家里人没几个擅长这方面的,说不得将来还得请对方帮着鉴定一下呢。
唐家侄儿听得顺心,微笑着道:“好说,好说。”对裴二爷的观感倒是好了不少。裴二姑娘不能进宫,并不是他的错,出现这种阴差阳错的结果,谁都不想的。裴家还能保持理智,分清楚是非黑白,就是可以结交的对象了。他对裴国公的收藏也很有兴趣,若能给自己再添几幅好字好画,他也不介意继续与裴家人往来,也省得那些字画落在不识货的裴家兄弟手中,明珠暗投。
裴二爷与裴三爷没有在唐家耽搁太久,就退了出来。兄弟俩一坐进马车,脸色就耷拉下来了。期盼已久的计划竟然泡了汤,两人心里都有些难以接受。想到今后,他们更是觉得一片茫然。
裴三爷还抱怨兄长:“二哥怎么没把当初送的礼要回来?竟然还说那是见面礼,没有收回的道理。你知道那份重礼费了我多少银钱么?!我几年的积蓄都在上头了!还赔了两幅心爱的字画!若真的有用也就罢了,如今竹篮打水一场空,东西也没要回来,我岂不是吃大亏了?!”
裴二爷无奈地跟他分说明白,裴三爷还是有些想不通:“这有什么?我本来就只是个监生罢了,又不曾出仕。唐家还能如何给我添堵呢?”
裴二爷心下一窒,暗暗气恼。裴三爷是不怕唐家报复的,但他身上却还有官职呢!裴三爷不怕,他怕,行了吧?!
不过这话不能明说,裴二爷只能委婉地道:“侄女儿进不了宫,就要嫁人了。侄儿将来也要读书进学。若你得罪了唐家,孩子们定会受连累的。”
裴三爷有些悲愤地道:“唐家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