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份,冯望舒似乎活得越发闹心。
其实让冯望舒活得闹心的,总共有三件事情:第一,是儿子冯凯在六月份面临高考;第二,是老婆崔小桃在六月份面临内退;第三,是冯望舒自己在六月份将要面临岗位竞聘。
十年寒窗,三日会考,儿子的前途当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儿子的成绩还不错,在班级里的排名是中等偏上,按照班主任老师给冯望舒的说法,说冯凯只要再努力努力,考上一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老师的说法正是冯望舒的愿望,其实一本也罢,二本也罢,冯望舒倒不是十分看重,因为在冯望舒看来,一本二本只是一个名声问题,除了证明自己的儿子有学习能力之外,并不能最终决定儿子的将来。
冯望舒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冯望舒的父亲是一个传统的人,对人生向来不是很乐观。冯望舒的父亲是一个老私塾,在教师缺乏的年代,干过几年代课老师,教初中语文,语文课本上他最喜欢朗诵的诗歌是戴望舒的《雨巷》,在课堂上喜欢朗诵,回到家里也喜欢朗诵,冯望舒就是在他老人家朗诵《雨巷》时出生的,因为崇拜戴望舒,所以儿子的名字自然而然也就定为了冯望舒。冯望舒继承了父亲的血统,天生一副诗人般忧郁的气质,对人,对事,对前途,总是缺少信心。
在冯望舒看来,自己的家庭背景很一般,而好的工作是需要过硬的社会关系垫底的,自己的家庭既然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儿子就算考上了研究生、博士,又能有什么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以冯望舒对儿子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他将来能够在嘉信盐化公司谋一份差事就满足了。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是冯望舒还是希望冯凯能够考上一本,实在不济考上二本也行,毕竟一本和二本在收费标准上是差不多的,便宜且让人容易接受。
六月十五日是崔小桃四十五周岁的生日,按照嘉信盐化公司的规定,女工满四十五周岁就要劝其内退。内退,即内部退养,内退工人离开公司后,工资仍由嘉信公司发,一直发到员工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的那一天为止。内退工人与在岗工人的区别是,福利待遇相同,工资按其在岗时的百分之七十计发,这也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如果崔小桃在四十五周岁就内退的话,按在职工资的百分之七十测算,每年至少要少收入一万块钱。一万块钱一年,对于有钱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崔小桃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一年一万,到了正式退休还有十年时间,加起来就是十万,随着社会的发展,每年的工资还将递增,她想到时候也许还不止这个数字。
崔小桃的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初中毕业,当年如果不是企业征用她家的土地建厂,以她的学历她根本进不了嘉信盐化公司。进入嘉信盐化公司之后,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她被分在了包装车间上班,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包装车间是嘉信盐化公司最脏最累的岗位,盐尘满天飞,手脚闲不住,辛苦那是不用说的,尽管如此,崔小桃还是不想内退,冯望舒也不希望她内退,毕竟儿子冯凯还没有成功,将来考上大学、结婚成家都需要用钱。
四十五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正是不中不足的年龄。出去打工吧,人家嫌老,即便找到工作,无外乎是干干保洁或者保姆,工资不高不说,劳动强度也不会比包装车间差;呆在家里吧,闲着无聊,儿子大学没上,婚也没结,带孙子还要等到猴年马月。
但是,不内退显然是不行的。公司里说的客气一点儿是劝退,说得动听一些个是给予员工的巨大福利,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却是硬杠子,总公司的领导给分公司的领导下了死命令,如果员工到了内退的年龄不内退,那么所在单位的领导,就要自己主动提出内推顶上去,谁个领导愿意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呢?
早在一个月前,制盐分公司的大小领导就提着厚礼到崔小桃家拜访过了,经理、书记、主管轮番给崔小桃上政治课,希望崔小桃能够理解公司领导的美意,他们说说内退绝对是公司高层给予员工的巨大福利,目前这项福利只能在有实力的国企才能享受到;还说在盐业产能不断释放的大背景下,嘉信公司要想生存发展,必须要改变现有的人员臃肿的不利局面;又说内退工作是为了配合公司上市的需要,只有减员增效,企业才能有效益。领导的话说得冠冕堂皇,也很透彻明白,目的就是希望崔小桃不要给制盐分公司的领导添麻烦,该内退时爽快的签字办手续走人。
崔小桃当时是满口答应。她不能不答应,就算她不为自己着想,她也必须要为自己的男人着想。冯望舒和崔小桃同在制盐分公司上班,冯望舒是运行值长,虽说官儿不大,毕竟也是个带长的,听说这次“三定”工作结束后,值长的工资就要向分公司的副职中层看齐了,中层个个可都是拿年薪的,明的工资是普通工人的三到四倍,暗的收入还不知道有多少,工人涨一分钱的工资要吹上半年,领导涨一千块钱工资跟玩儿似的,说不上什么时候,人家工资表的数字就窜上去了,谁不愿意做领导?如果崔小桃赖着不肯内退,恐怕冯望舒此次连竞聘的资格都不会有,那样的话,岂不是灭了冯望舒的年薪梦么?
年薪是诱惑人的,在这个世界上,谁会愿意跟钱过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