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社某不知名学舍。
天刚蒙蒙亮,徐庶就早早起床,将学舍内外细细打扫了一遍,然后回到房中,洗了把脸,将衣服整理得丝毫不乱,这才拿起桌上的一卷书简向外走去。
自从去年来到这个学舍,他每天的生活都如此规律而有条不紊。
他始终记得去年逃亡时,母亲对他说的话:“好勇斗狠者,能杀人,却不一定能救人,能救一人,却不能救苍生。孔子说过,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你不正是应了这句话吗?”
自此徐庶决定折节向学。他将过往的早起练剑改成了清洁学舍、读书静思,将结交游侠变成了向先生请教学问。
一年过去了,他发现他已爱上了读书,爱上了思考。
当学舍的其他学子陆陆续续开始早读时,徐庶却已经完成了预定的功课,他将有疑问处整理好,准备待会一起向先生请教。
然而今天先生却没有来,只派了个童子来告知众学子自由学习。
学子们一片欢呼,终于可以放松一天了。
“今天先生不来,我们不如去集市逛逛,你觉得怎么样?”
“集市有什么好逛的,还不是那个样子,还不如去骑马击剑。”
“你既不上战场,又不做盗贼,总学那些做什么?”
“是啊,他说得对。你看那徐庶,据说击剑很厉害,还杀过人,不是一样要来拜夫子。”
“哼!我学剑是为了养君子正气,可不是徐庶这样做过贼的人能比的。”这人说着还蔑视地看了眼徐庶。
徐庶早听惯了这样的议论,也知道这些眼高于顶的学子们看不起他,可他丝毫不以为意。在他眼中,这些人甚至还比不上以前的他,至少那时的他比这些人有气节,有担当。
众学子渐渐地都离开了学舍,只剩徐庶一人还在埋头读书。
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从窗外传来呼喊声。
“元直,元直!”
徐庶抬起头,发现是徐大,他心中一慌,以为家里除了什么变故,忙放下书简跑了出去。
“徐大,你怎么来了?是否我家中有事?”
“没有,家中一切安好!是我主公来找你。”徐达答道。
“你主公?”徐庶这才发现徐大身后还站着一人,疑惑道,“你什么时候有主公了?”
徐达有些得意,道:“我说我能做大将军的,你不信,这不,主公就信了。主公给了我一卷很厉害的兵书,只要我学成了就能带兵做大将军了。对了,我现在名叫徐达,字天德,是主公帮我取的。”
刘邈也适时地上前,拱手施礼道:“元直,在下有礼了。我是新任九江太守刘邈,早听闻元直侠义之名,特来拜会。”
徐庶见徐达说得不似有假,而刘邈也显得一身贵气,于是按下心中的疑惑,给刘邈回了个礼。
“刘太守是如何认识徐大,噢,徐达的?”徐庶问。
“我在长社听闻元直之名,起了拜访之意,于是一路找到徐家村,这才认识了徐达。我见徐达忠厚赤诚,有大将之志,甚是喜爱,就想帮帮他。”刘邈很诚恳地说道。
徐庶了解徐达,虽然村中很多人都叫他傻子,可徐庶知道徐达一点都不傻,只是对做大将军有些魔怔了。现在终于有人赏识徐达,徐庶也感到高兴。
徐庶真诚地给刘邈施了一礼,道:“谢谢刘太守对徐达的赏识,请受徐庶一拜。”
“元直不必客气!”刘邈忙扶住徐庶,道,“徐达有大志,我不过是给予微末的帮助而已,将来他能走到哪一步,还靠他自己的努力。倒是元直,你在此读书有一年了吧?有何感想?”
徐庶想了想,丝毫不见外地答道:“读书让我清醒明澈了,是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体验。”
“那元直对于未来,可有打算?”
徐庶疑惑地看了看刘邈,不知他所问是何用意,他认真想了想,却发现还真不曾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又看了看徐达,却发现徐达早跑到一边捧着一卷布帛看得津津有味,难道这就是徐达之前所说的兵书?
过去徐达一直在面前说要做大将军,徐庶都是一笑置之,认为只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没想到今天徐达还真有了这样的机缘。可是现在再看自己,似乎并不比徐达活得明白多少,至少徐达还有个目标,而自己虽然折节向学,却没想过学作何用。
自己是否也该像徐达那样立个志向?又该立何志向呢?徐庶困惑了。
“元直都学些什么?”刘邈见徐庶沉默不语,就换了个话题。
“皆为儒家经义。”徐庶木然答道,旋即又小心翼翼地问,“徐达果真有用武之地?”
刘邈大概知道徐庶的意思,估计徐庶在想着徐达即使有做大将的潜质,也没有多少真正领兵出战的机会吧。
刘邈并没有直接回答徐庶的问题,而是反问徐庶:“元直对当前时势有何看法?”
徐庶认真地沉思片刻,道:“听说天下诸侯正结盟讨伐董卓,声势浩大,估计不日即会功成。即使暂时受挫,董卓受困于长安,也将难以长久。那时诸侯进京,共同辅佐皇帝,天下自定。”
听到徐庶的话,刘邈心中有些失望,看来未来能成长为一流军师的徐庶,现在也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也可能是和人们普遍对袁氏寄予厚望有关。
刘邈不由对徐庶现在的能力产生了好奇,他用系统探查了一下。
【姓名:徐庶字元直
所属: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