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抗战惊雷>第八十七章 战略预判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上旬,蒋js在南岳衡山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除军委会各部和全国的高级将领外,第三、第五战区师长以上军官百余人,也被通知列席大会。周el和第18集团军参谋长也参加了会议。军事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一期作战的经验教训,确定第二期抗战的战略方针。

在此次会议上,蒋js把抗日战争划分为两个时期:从芦沟桥事变到武汉失守为第一期;此后到中日战争结束为第二期。

为了适应这扯大了的战争摊子,便于指挥作战。蒋js在会议上对军队体制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兵团、军团两个层次,以军为作战的基本单位;取消西安、广西、重庆等行营,另设天水、桂林两个行营。以程潜、白崇禧分任行营主任。在最高统帅部之下,由程、白二将军分别负责指挥南北两大战场。

同时,蒋js还重新划分了全国战区,调整了兵力部署。全国分为十个战区,还有冀察和苏鲁两个战区。

为扶持和培养敌后游击力量的发展壮大,蒋委员长在这次军事会议上决定,正面第一线战场上,要不断地主动地出击日军,将日军主力和注意力都吸引到前线来,以此减轻敌后游击部队的压力。

此举,无论对国民党的敌后游击部队,还是对共产党敌后抗日力量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人民抗战力量的发展壮大,牵制和消耗了相当数量的日军和伪军,反过来,也对抗战最后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最后,蒋委员长还命令:长江方面各战区部队,从1939年初开始,分期分批整顿轮训,补充兵员装备,到1939年底,应全部整训结束,准备反攻。

这些都是比较空泛的战略筹划和布置,算不上军事机密,与会人员这么多,也保守不了什么秘密。马玉名给杨天风透露,也是为表亲近。

而杨天风却从其中琢磨出了马玉名想拖延新武器用于实战的大概原因,可这也太扯了,等到一九三九年的年底大反攻,那得耽误多少事情?

“有图纸,有制造工艺的详细说明,这不同于从零件开始的逆向仿造,时间不会耽误很久。”杨天风对马玉名强调的困难进行着分析和解释,“凭着已经大部搬迁至后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最多一个月便能形成生产规模,再加一个月训练技术兵,两三个月就能装备部队,进入实战。马兄想得长远,但日军却不会干等着,大战很快会再度爆发,不用钢拳,岂不是又要吃败仗?如今民心士气低落,国府能再承受一次大败的恶劣影响?”

“大战?”马玉名并不相信杨天风的说法,轻轻摇头道:“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兵力已达使用极限。现在日本陆军在国内的兵力,仅有一个近卫师团,而在中国已经配置了二十四个师团,基本上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倭皇刚刚在东京召开了大本营会议,制定了中日战争的新的战略指导方针:首先,日军将从战略进攻阶段转变为长期持久战阶段;其次,日军应采取局部作战,以确保占领区。今后日本的主要任务是‘自主指导新中国建设’。”

“自主指导新中国建设”?杨天风若有所思,日军要重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必然要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汪精卫,这个大汉奸要登场了!

念头一闪而过,杨天风不准备说什么,说了也没人信,汪精卫可是仅次于蒋委员长的国府二号人物。你说他要投靠日本人,依据何在?

目光转到了桌上的地图,杨天风淡淡一笑,伸出铅笔在武汉的位置上点了点,说道:“马兄请看,这是目前武汉周边的敌我态势,如果你是日本指挥官,会觉得舒服,会觉得高枕无忧吗?看这里,再看这里……”

攻占武汉以后,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并不能放松戒备,甚至是面临着严重的局面。

如果把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三十多万人马驻扎的武汉这个点,比作一个人的脑袋,那么,合肥至芜湖以下就如同这个人的身子,而从芜湖至武汉这漫长的水路,就正好是这个人的脖子了,一个被拉扯得特长特长的“脖子”。

而在冈村大军的“脖子”上卡着一把“钢刀”。这就是第九战区陈诚、薛岳的五十多个师的大军。他们配置在江南鄱阳湖西面,以九宫山、幕阜山为依托,一直在积极整训,准备反攻,随时可能挥刀斩断冈村大军的“脖子”(长江水路交通线),使武汉日军陷入重围死地。

在武汉西、北方,还有李宗仁第五战区的三十多个师,在靠近日军第一线的随县一带地区构筑阵地,窥视近在眼前的武汉城,这支大军恰如一把高举着的铁锤,随时可能砸向冈村宁次大军的“脑袋”。

在这一“刀”一“锤”的压迫下,第十一军显得很是局促,伸不出腿,亮不开手。

“……在这两大威胁中,尤以第九战区最为严重。”杨天风啪地一下把铅笔扔在了地图上,身子向后一靠,冷笑道:“在未取得自给自足、以战养战之前,长江水路交通就是武汉几十万日军的生命线,必须确保。如果我是冈村,就会发动一次大的进攻,向外扩伸,并驱除最大的威胁。”

马玉名眨着眼睛,盯着地图上长江的周边形势。虽然杨天风说得头头是道,分析得也很有道理,但他并不如何相信。

“杨兄的战略眼光真是厉害呀!”马玉名半真半假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战略预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