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是早上经过的一处小村庄。村头有棵上百年的老槐树,槐树底下是间土地庙,一群小孩子在那里玩闹,朝阳刚刚冒出金光,暖暖的金辉将一切都沐浴其中,远远儿的田埂里农户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劳作。

这画已是收尾修饰阶段,完成后林青筠把册子递给他,等着他配字。

却见徒晏短短的几句话便描述了山村景致,又翻到册子扉页,在其封皮上写下“南下游记”、“幽竹君手稿”、“燕七配文”等字。

“幽竹君?这是给我的别号?你怎么想起自称燕七?逐云居士不是挺顺口。”林青筠看的笑了,却知道“幽竹”对应着她的名字。清,幽也;筠,竹也。至于燕七,则是他排行第七,名字“晏”谐音“燕”。

徒晏笑道:“你也居士,我也居士,也太泛滥。”

两人正说笑着,忽闻外头传来黄梅调子,还是男女对唱。嗓音虽算不上很好,却十分淳朴,在这大雨里听着也别有韵味。朝外一问才知道,大雨一时半会儿不停,外头歇脚的诸人无趣,茶棚子的老夫妻便说唱两句调子解解闷儿。这世道戏子地位确实低,属于下九流,归于贱籍,不能与良民通婚的。然在乡野村庄并不如高门大户的讲究,唱个山歌调子,偶尔唱唱民谣都算不得什么,况且这对夫妻也老了,放得开,反之其儿媳妇便有些羞怯,一直躲在灶间没出来。

听了几句,徒晏突然提笔取纸,将从林青筠那里听来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写了出来,命小太监拿给乐公公。乐公公自小伺候徒晏,也识字,听了小太监转述就明白了王爷意思,便把这几句词教给老夫妻。唱惯了调子的人几句词不是难事,直接一套,立马就能唱出来。

可惜老夫妻毕竟上了年纪,声音老了些。

“还是唯卿唱的好。”徒晏戏说了一句。

大半时辰之后,大雨终于停了,虽路面不好走,但若不走晚上便无处住宿。直至夜色漆黑,车队终于到达九华山下,当地县令蔡文已恭候多时,忙将车队迎进一座私园。这处私园乃是由城中大户消暑休闲所用,得知纯亲王驾临九华山,主动寻到县令献出来,并对园中各处大肆修整。

尽管天色已晚,徒晏轻轻一瞥仍是说道:“太奢侈了。”

他们原本不打算住在山下,毕竟不方便,只是因大雨所阻,赶不到山上的镇子去了。两人坐久了车马,实在疲乏,各自梳洗后便睡下。临睡前林青筠吩咐张保去问清楚私园是谁的,家中做的什么营生等,毕竟对于这种献园子做行馆的事,她不怎么习惯。

翌日早晨,林青筠一觉睡得迟了,醒来时已是辰末。

白鹭一面为她梳头一面说道:“王爷大半个时辰前便醒了,得知王妃未起,便没打扰。今儿天气晴好,只是昨天刚下了大雨,上山的路不好走,王爷说等明日再上山。”

画眉在外传道:“王妃,张公公来了。”

“让他进来。”

张保进来行了礼,回道:“奴才去打听了这园子,园子主人姓齐,乃是茶商,祖上世代做此营生,有家大茶庄,家资富饶,齐家是池州首屈一指的富户。他们家在九华山也有茶山,山上亦有他们家别院,据说也一并献了出来。”

“已经住了这里,何苦再多叨扰一处。”林青筠又问:“他们家风评如何?”

张保道:“齐家风评倒算好,提起齐家,当地人都称其家仁善。据说每年齐家用在修桥铺路或是布施乡里的银子数量不少,家中子弟也没有传出什么欺男霸女的劣迹,几位公子都自小读书,大了才正式接受生意,这也是当地的一桩趣闻,那齐家老爷甚至在城外捐了家私塾,不少贫家幼童都能免费启蒙。”

“若真如外头说的这样好,便是用了他家的园子也罢了。”林青筠就怕因此欠下人情,将来对方求上门,帮不帮都为难,所以寻常她都不肯欠人情。

这时小太监小包子来禀报:“禀王妃,池州知府诰命、青阳县令敕命领着池州各官员女眷并齐家女眷,特来给王妃请安。”

“王爷那边可见了人了?”林青筠问。

“池州知府与青阳县令等人已得了王爷召见。”

“那便请她们在厅中等候。”林青筠起的晚了,这会儿刚梳妆完毕,尚未用饭呢。那些人为着见她,必定是早一天便等着了,因时间很晚没敢惊动,今儿一早才过来,想来实在辛苦。

百灵画眉端上早饭,她只喝了半碗粥,吃了两个素馅儿的蒸饺,又换了见客的衣裳,这才往厅中去。

一进厅里,只见偌大的厅堂珠光鬓影,除了前面几位身着诰命服色的妇人,余者多是年轻娇俏的姑娘们。众人齐齐端坐厅中,雅雀儿不闻,听得小太监通禀,忙都肃身起来,迎头拜见。

“给王妃请安,恭祝王妃万福安康。”

“快请起。”林青筠端坐上位,极快的扫过众人,目光落在为首的两人身上。这种见面问安多是客套寒暄,林青筠出入皇宫宴席,于此也算习以为常,一面说着话一面又看齐家人。

此回这些官员女眷都带了自家姑娘,打扮的都十分出众,唯有齐家没带女儿。据张保说,齐家有个女儿,如今正值十五妙龄,尚未许亲,但求亲者如过江之鲫。

这时只听池州知府诰命说道:“我们家二姑娘虽模样寻常,但自小也跟着先生学诗作文的,若王妃不嫌弃便留下她使唤。”

林青筠不动声色,笑着端看这位


状态提示:第54章--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