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眯缝着眼睛,轻道:“那边那个,可是韶相?”
老管家也随着去望,但到底是老了,眼睛不灵光。瞅了许久,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道:“老奴哪里瞅得清,老爷看着像,便也就是了。老爷可有打算?”
那边船舫上,正在甲板摆了张长椅,一个老人家便在上头躺着,似乎在晒太阳。旁边站着几个随从,安安静静。
“我有何打算呢…”中年男子望着这一派景象,蓦地就想起来自己的父亲。“韶相与我父亲是同辈之人,想想,年纪也颇大了。这次的叛乱,韶相应是不知情的,都这把年纪,还是莫让他参与到什么了。”也算是,给父亲的一个偿还吧。
最后一句,中年男子没有说出口来。
当年登基为帝,父亲气得非常,对于柏家称帝一事很不赞同。日日夜夜,都在呵斥儿子以下犯上,罪恶滔天。还说,柏家为帝,不出二十年必亡!那该是一个多么忠心于大延的臣子啊…也是,如果不是父亲的铮铮铁骨赤血丹心,那顺和帝也不会那么器重柏家吧?
只是父亲呐,你却因柏家为帝一事,急病猝死。多少年来想起此事,心中都无法释怀。但是我柏家明明是天命为帝,为何,你不曾给你的儿孙一点希望呢,为何,你就不曾相信我柏家儿女有真命血统呢?
中年男子摇了摇头,不再想这些。
“天凉好个秋,老爷打发打发点吧。”
突然身后来了个老乞丐,旁边还拖着个小娃子。
老管家愣了愣,得中年男子的允许,便随手给了他们一吊铜钱。
“哎哟谢谢这位老爷啊,好人有好报!”老乞丐感激涕零地连忙拉着孙儿跪下,却被老管家拦着了。这爷孙俩又是感激又是道谢地说了许久,“这下我爷孙俩总算是有点钱银离开这京城之地了,谢谢这位老爷啊。”
中年男子一怔。
“这位老人家,为何…要离开这京城之地呢?”
老乞丐看了看他们,叹了一口气:“这位老爷有所不知啊。我爷孙俩也本是这京城里的百姓,在城中也有着个小院,过着卖菜卖小物什的生活,也算是能养活爷孙和儿子儿媳。只是前段时间征战,儿子被拉到队里当兵,儿媳…也被拉了去…恐怕,已是不测…”
老管家心中一寒。
“本来想着我们爷孙俩在城里呆个几年,指不定哪天就等到儿子征战归来。只是不料朝廷税收加重,家中根本不堪负荷,便只能卖了地,沦为乞丐流落街头。”老乞丐摸了摸孙儿的脑袋,不禁老泪纵横:“这样的地方,如何呆……所以,便想着和孙儿跑远了去。”
老管家听得心中揪疼,却不料自家老爷很是不解。
“老人家,你这话且是不对了。”中年男子一派严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壮入伍,乃是为朝廷效力;你儿媳被拉去军中随同前往,当厨娘便是同样效力朝廷,若是慰军,也是巾帼所向!朝廷税收加重,也只是为了行军方便,支援前线!你这个年纪,怎么可以连这些事情都不懂呢?”
老乞丐直直摇头,被他这一番话气得够呛。眼神一横,便把那一吊铜钱扔在地上:“这位老爷真是宁朝忠心!您的钱银,我受不得!”
言罢,便是拉着小孙子走了。
“这…这无礼的刁民!”中年男子也不禁起怒。
老管家伫立一旁,心中却似滴血一般疼痛。
方才那个老人家说的,的确就是现在大宁王朝的真实写照。征兵入伍,几乎大宁朝中上下的青壮男儿,都因为战乱而奔赴前线。其中,更有因为富贾之家不愿入伍,而去强行逼迫百姓儿女当兵之事;
而他所说的儿媳也被拉走,这一点,更是骇人听闻。因为征兵生活孤苦,所以,柏道成下令从百姓之中抽取民妇,入军中效力。一是为了当伙头军,给军中士兵煮食;但是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让这些人充当青楼女子一般的角色,以为国效力之名,奉献出自己的身子,供那些参军士兵……消遣;
税收加重,是为了征收多一些钱银和粮草,支援大军攻打大延。为了此事,的确有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想必这京城还是个富庶之地,没什么事情能看出个表面。只怕在远离京城的地方,早已有人丧心病狂,易子而食啊……
大宁……只怕亡矣。只怪,这国君,昏庸……
-----------------
逸景湖上。
“爹,这会儿开始吹湖风了,还是回屋里歇息罢,在这只怕坐久了,会染风寒。”
“不怕。难得好景,为父想多呆一会儿。”
这逸景湖上船舫,的确是韶相。也就是前延右相韶知远,太子妃韶筝的父亲,子桑聿的外祖父。因为看今天天气不错,故而出来散散心,省得总是窝在家中,闷出病了。
韶冲便随着在一旁坐下,让下人递上一壶茶茗。“方才,孩儿有看到柏道成和他身边亲信卓公公的身影。不知道父亲可有看到?”
“看到看到,那人的身影,为父怎么会认不出来。”韶相睁开了眼睛,望着那平静的湖面:“估计他也有看到为父,只不过眼神闪躲,似乎是想当作不知情。呵,想必是想起了柏元兴了吧,不然怎么会这般。”
韶冲也冷笑了几声。
“对了,昨天孩儿接到那边的书信,说是聿儿把卓公公的侄儿提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