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乔纳斯的贵族生活>第393章 杰缇亚的学业

成群结队的迁徙无疑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在古代,凡是人类的一个部落或者是族群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自己原本生活的家园前往另一片适合居住的他乡时,往往会造成一个族群里年老者和年幼者死伤大半,成年的壮劳力也会在一次大迁徙中死去不少,可以说凡是迁徙这样的大事,对于一个村落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了。

迁徙对于迪尔达亚自然也是如此,虽然他们不用像人类共同的祖先,智人那样,花费上万年的时间从非洲迁徙到地球的六片大陆上,而只需要从法兰西境内走到法兰西国境线上就可以,相比起祖先来说,迪尔达亚的村民们无疑要容易了许多,再加上他们现在的科技相比起石器时代的祖先来说进步了很多。

畜牧业的大力发展以及铁器的普遍应用让人们出行也方便了许多,很多家具以及干粮都可以交由牲畜来进行背负,这对于身体瘦弱的人类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即便如此,这短短的三百多公里的路程,也让纳德感受到了他所不曾想象过的困难。

当队伍从迪尔达亚离开以后的不到半天的时间里,纳德就起码遇到了三拨流民,这些流民一个个都是饿死鬼投胎,每一拨都大约有四五百人的规模,相比起迪尔达亚这个村子现在的人数来说,可是一点也不少,要不是纳德提前想到在阿维尼翁地区会碰到这些灾民,提前派出了一些斥候进行侦测的话,说不定他们还没走一天就要打道回府了。

最后把这些流民赶走,还是依靠斥候的帮助,提前侦测到了这些灾民的位置,最后干脆就绕道而行了,这样虽然多走了不少的路,可是安全性倒是提高了不少,再加上伊丽莎白在一旁预警,即便斥候没有发现敌情,伊丽莎白的第二次侦测也会将情报告知给自己,这样一来,也算是有惊无险的走出了阿维尼翁地区。

可要知道,这些灾民都是好几天没有吃饭的人,即便是把一座那麦草混着泥浆做的房子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像白蚁一样将这栋麦草做的房子给啃的精光,而迪尔达亚的队伍里,得益于杰缇亚强大的生产能力,所有动物在灾年之中都吃足了粮食,一头都没有饿死,反倒是增加了不少,光是牛就有两百头,还有羊、骡子、驴、驮马之类加在一起共有五百多匹,这些牲畜,即是食物也是运力,更是迪尔达亚未来发展的底子。

纳德根本不敢想象,若是这些东西被那些虎视眈眈,饥不择食的食人魔给发现了的话,迪尔达亚的村民会遭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合理的避免与之交锋保存实力,这对于纳德来说,才是最需要做的。

而对于纳德这一看上去颇为有些缩头缩脑的决定,包括达佳鲁在内,所有人都选择了同意,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再是有根大树而是无根浮萍了,唯有像蒲公英那样尽量保存种子,这样才能在有风的时候让自己的种子飞到肥沃的土壤中,把种子浪费在这片贫瘠的土地没有任何的意义。

有的时候,妥协和让步并不代表不勇敢,而是代表着,智慧,此间的区隔,有可能是值不值得,有可能是应不应该,而在阿维尼翁,所有人显然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让宝贵的种子牺牲在这里,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情。

这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可是看在纳德的眼中,却倍感欣慰,这些村中的长老们,在受尽了苦难之后,总算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未来以及村子的未来来,而不再像是从前那样,只计较眼前的得失,一年之中想的最多的事情便是秋天粮食的丰收,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单单只是在思考这些简单的农作物生长,而是开始全面思考这个村子的未来了,并且在这思考中,学会了妥协与谈判,在纳德看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一名统治者该有的第一素质。

而现在,这些村民中的精英,已经开始掌握到了这一点,不得不说,这些不识字的村民开始让纳德有些刮目相看了,在前几天的时候,他们可还是顾虑重重,一心想着钻进山林中苟活的普通农民,而现在,摇身一变就如同战略家一般指点江山,甚至能够将自己心中的愤怒和憋屈生生忍住,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起码原本那位蒙费拉托的伯爵先生就没有办到过。

这无疑让纳德对这个村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纳德开始不仅仅从整体的高度开始思考这个村子的构成,而是从这个村子的小处,从每一个人开始思考起了这些人,他不由得发现,这些人之间竟然在短短几天时间,竟然形成了阶级。

何谓阶级,阶级就是一部分人剥削另外一部分人,从现代社会来说,所有的社会和国家都是拥有阶级的,也充斥着剥削这个听起来颇为冷酷的词语,有的地区是剥削富人提高穷人的福利,有的则是剥削穷人让富人更加富有,两者不一而足,不过总的来说,阶级就是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边的。

可以说,随着人类的进化,阶级的诞生便是必然的,这是必然的结果,而通常来说,越原始的地方,阶级这个概念就越模糊,就像原始的石器时代,一个部落之内人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猎物都会进行平分,所有女人采到的果子则会分给所有人,这就是原始部落之间,它不存在阶级。

而眼前这个迪尔达亚村,在纳德刚开始住在这里的时候,也就是加百列受伤暂居的那段时间里,经过纳德不经意间的观察,这个村子所处的状态其实


状态提示:第393章 杰缇亚的学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