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我的三国我当家>第五十二章 烹制美食
说话,小乔抢先道:“不行!这也太过简单了。依我说,要做四、五样不重样又同样可口的糕点才成,姐姐,你觉得呢?”

董芸在旁笑道:“你以为这很难吗?大哥可是能轻易做出十多种各式的小吃呢。”

“有这么多好吃的?”小乔暗自吞了下唾沬,“刘大哥,你真有这些本事?”

刘墉笑道:“还好懂得一些,让我想想……还可以做馒头、包子、面包、油条、饺子、煎饼……”刘墉掰着手指,说起这些小吃来如数家珍。

“刘大哥,有没有适合我父亲吃的,蛋糕虽美味,却太甜了。”说话的却是大乔。

刘墉暗暗点头,答道:“有啊。像馒头、包子这些便可以。其实这些都是小吃,偶尔解解馋就是,真正需要的还是平日里吃的主食。”

“刘大哥也会做吗?”

“这个会的就不是太多了。不如我先做几道,让乔公和诸位妹妹尝尝,看你们喜不喜欢。”

“太好了!”女子们都拍手叫好,一时间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刘墉自是信心满满,他的家乡便在川南的自贡。俗语说“食在中国,味在四川”,自贡的盐帮菜更是川菜中的一绝,除具备川菜传统之外,更具有“麻辣鲜香”的特点,尤其擅长水煮与活渡,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菜系的鲜明风味和品位,其中以水煮牛肉、富顺豆花、牛佛烘肘、风萝卜蹄花汤、冷吃兔、跳水鱼、鲜锅兔等最为有名。

与别的地方不同,四川男人大多会一手好菜,刘墉也不例外,打小便跟着母亲学习切菜、烹调,可算是小有研究。人们一说起四川菜,以为就是麻和辣,其实川菜还有酸辣、糖醋、怪味等各种味型,不辣的菜品也有很多,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特点。

“家乡菜中哪些是不辣的呢?”刘墉凝神想着,还得自己会做的才行。现代人以为辣椒是明朝末年才传进来的便以为古人一直都不吃辣,这是不对的。因为还有一种调味品也是有辣味的,那便是我国常用的药材茱萸。不过乔家却是不吃辣,估计是习惯吧。

“粑粑肉、烧白、红烧肉、糖醋排骨、烘肘、烩三鲜、宫保鸡丁、糖醋鱼、京酱肉丝……”刘墉想到一个便写一个,列了个清单。可惜,川菜中最有代表性的回锅肉,这菜里没有红油豆瓣可不成,刘墉叹了口气,极不甘心地划掉了。刘墉在清出的菜单上圈圈点点,这一餐哪几个菜,下一餐又哪几个菜,边配边得意地笑着。

刘墉对这些菜最得意的莫过于粑粑肉了。粑粑肉,也叫杂烩,是自贡市富顺县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从古至今在当地流传,是逢年过节、生辰宴会、招待贵客每家每户必备的一道主菜。

在家常菜里粑粑肉的做法是相当繁琐的。先取肥瘦三七开的猪肉,加入少量小葱白一起剁成细绒,然后加入鸡蛋清、老姜末和水淀粉用筷子搅匀。这一步至关重要,要将肉糜搅打上劲,既保证口感,又能将淀粉完全打散,否则蒸出来的肉会留下生粉和气泡。淀粉的比例也要适当,太少了容易松软碎掉,太多了则绵实而口感不佳。

接着,在蒸屉内铺上一层菜叶,以保证肉馅与蒸屉不会粘在一起。再在侧边用小木棍一类的物品卡住,留出空位,保证蒸汽能够上行。用手轻轻将肉糜拍平,要保证厚薄均匀,厚度也要合适,然后上锅大火蒸30分钟左右,再将前面没用的鸡蛋黄均匀的涂抺在肉馅表面,继续蒸10分钟出锅,冷却待用。

食用时取汤盆一个。按照个人喜好在汤盆底部放上芋头(或萝卜、山药、菜头)、黄花菜、木耳、炸好的酥肉(或排骨、肉丸子)等。将之前蒸好的肉块切成小指粗细的薄片,转圈码放在垫菜的上面。汤盆中加入鸡汤至没过肉片,上锅用大火蒸至芋头熟软出锅,撒上葱花即可。

这天乔家可是大开眼界,全是没见过的菜肴。有宫保鸡丁、红烧肉、糖醋鱼,素菜却只有一个开水白菜,中央放着的正是刘墉引以为傲的粑粑肉,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糖醋鱼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酸甜可口。红烧肉,色泽红亮诱人,肥而不腻,入口酥软即化。那粑粑肉肉片绵软细腻,里面的黄花菜、芋头等清香爽口。尤其那“开水白菜”,汤醇淡素雅,清澈见底;色泽嫩黄,形态完美,见之顿觉清鲜明快;嗅之雅香扑鼻;食之柔嫩化渣,不似珍肴,胜似珍肴。

刘墉见众人都赞不绝口,正自得意,却听小乔道:“刘大哥做得虽是好吃,却极不地道。”

刘墉一愕,道:“二小姐何出此言?”


状态提示:第五十二章 烹制美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