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仙侠修真>东方武圣>第十一章 拦截绿宝石“密玉之王”

南国的无价之宝“密玉之王”确实被盗了!

马天华展开一张地图,用指头点动着一个地点告诉海鹰说,萧馨玉不会走得太远,最快也才能到景谷一带,因为“密玉之王”太重了,它是目前世上发现的最大玉石!

海鹰问:“最大玉石?有多大?有多重?”

马天华没吱声,他双手一发功,墙上就洞开一个大口子,随后,一块硕大的绿光莹莹的宝石就缓缓露了出来。

海鹰说:“玉石不是还在吗?”

马天华说:“这块是假的,萧馨玉盗走的是真的。为了防止玉石被盗,我们做了一块一模一样的假玉石放在明处,真玉石就放在暗处,不料萧馨玉识货,假的她没动,把真的盗走了。那块玉石高一米六宽一米四厚一米二,重逾四吨,放眼望去,其颜色呈海蓝和深绿,色泽鲜艳,光彩耀眼,已经超越了世上留存的三吨重的‘玉后’,因此被称为‘玉王’,而又因其来自中原新密美玉桃源村,故叫其‘密玉之王’。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块玉石材质很好,可以雕琢成任何玉件,亦可雕琢成任意工艺品,正是萧馨玉特别青睐之物!”

海鹰问:“萧馨玉就盗了一块‘密玉之王’,再没有盗走其他宝物?”

马天华又一发功,墙上的口子就合上了,宝石随之消失。他说:“是的,萧馨玉只盗走了‘密玉之王’。王宫里还有许多宝贝,比如珍贵的象牙、6000年前的人面鱼纹盆、玉雕八骏、皿方罍等等,这些东西体积小,又轻便,容易搬动、转移、储藏,所以没被萧馨玉找到,‘密玉之王’太重,不易搬动,固定在一个位置,因此就被萧馨玉盗走了。”

海鹰就放低声音对马天华说:“将军,请你转告国王,我带了500精骑,分大路、小路、水路埋伏,誓将‘密玉之王’夺回来!”

马天华说:“好,那你就赶紧去吧,萧馨玉的千年寒铁御龙剑太厉害,你要小心。”

马天华双手一拍,就有十几个彪悍的将士突然从暗处现身,然后一字排开站在海鹰的面前异口同声道:“恭送杀神,希望杀神夺回‘密玉之王’!”

海鹰飞身一跃,就跨到了汗血宝马的脊背上,他双手抱拳说:“海鹰理当竭尽全力,为南国的宝物拼死一战!”说罢,给了汗血宝马一鞭子,汗血宝马就奔了出去……

此刻,萧馨玉的人马比马天华预料的还要快一些,他们已全部过了景谷。萧馨玉只带了300精骑,走大道的已到风山,走小道的已到翁孔,走水路的已到澜沧江。正如海鹰预料的一样,她真的就把大道当成了“秘密小道”,因此,她带领200精骑亲自押着“密玉之王”在大路上大摇大摆的前进。不过,为了吸引并分散南国的兵力,她将小道安排了50人,水路安排了50人。小道上的50人是精骑中的精骑,水路上的50人既是骑手也是水手,个个都身经百战身怀绝技。

我们先说小道上的伏击战。

萧馨玉精骑中的精骑到达翁孔后不久,就进入了海鹰部队的伏击圈。八匹骏马在小道前面开路,他们一边奔走,一边挥舞砍刀,砍掉路旁的荆棘和藤刺,给后面的士兵创造便利。八匹骏马后面,是一辆四轮马车,马车上载有一个集装箱似的大木箱,箱子里面装的就是他们盗来的四吨重的无价之宝“密玉之王”。

马车吱吱嘎嘎,马车过后,小道上是两道深深的车撤。没错,车上载有重物!

马车两旁,各有两匹骏马押护,剩余38匹骏马在马车后面紧紧跟随,看上去威风凛凛!

骏马在奔进,马车在行进!

突然,冲在最前面的两匹骏马嘶叫了一声,只见一根绳子就绊住了马腿,两匹马瞬间倒地,马上的女兵也瞬间倒地。紧接着,树丛里伸出一丈余长的几把钩刀,将其后的六匹骏马马蹄钩伤,六匹马就相继倒在了地上,六匹马上的女兵被甩出丈八远。

马车被迫停了下来!

突然,从头顶的树上射出几支利箭,射中马车两旁四匹骏马上的四人,四人应声倒地。

树丛好像在移动。

移动的树丛带着一阵阵风,一时风声鹤唳!

移动中的树丛突然变成南国全副武装的士兵,一个个直扑马车而去。

这当口,跟在马车后面的冰女国的士兵突然反应过来,也以极快的动作扑向马车,于是,两国的兵马就厮杀在一起。他们围绕马车上的“密玉之王”刀光剑影,杀声震天!保护和争夺,守卫和攻击,抢运与堵截,一时激战得不可开交。

南国的精骑是100人,冰女国是50人。毕竟冰女国的士兵人数少,又都是女人,她们渐渐不支,死伤无数。就在南国即将歼灭冰女国最后十余人时,一个带着面具身穿蓝衣黑裤的人驾着轻功从树梢飞奔而来,手一甩,立刻有无数飞镖发出,镖镖击中南国的士兵,南国的士兵一个一个先后倒地,腿一蹬,很快就死去了。“面具人”对冰女国的士兵喊了一声:“还不快逃!”

就这样,冰女国这支兵马的余部,在“面具人”的掩护下,骑马操小道夺路而逃。

南国活着的士兵立刻涌到马车旁,打开马车上的“集装箱”,发现“集装箱”里竟然装的是一块普通的大石头,并不是“密玉之王”。

上当了!

此刻,在风山位置的大道上,南国的将士和冰女国的将士也发生了遭遇战。

南国300将士,冰女国100人。不过,冰女国将士由萧馨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拦截绿宝石“密玉之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