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铁骨>第一九三四章试金石 全
破破烂烂的阵地,负隅顽抗。

一条条反坦克壕被工兵成功爆破,由险阻变成坦途,安家军步兵杀进敌阵,背后的坦克炮、机炮和机枪,牢牢压制日军的反击火力,官兵们很快就靠近敌人。端起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疯狂扫射。试图拼刺刀的日军一**倒下。

此时日军的阵地。已经完全被各种口径的迫击炮炸弹、无坐力炮、枪榴弹及单兵火箭筒封锁,任意地点的日军火力点只要稍稍暴lu。就立即遭到毁灭xing的打击。再加上突击中安家军官兵们随时都向前招呼的手榴弹,鬼子的血肉残躯到处飞舞。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有许多火力点因为地理地势等原因无法招呼,比如日军构筑在丘陵与山包中的坑道,一时间就无法拿下,鬼子的火力非常凶猛。这个时候,喷火坦克就大显神威了,一条条赤红的火龙直接从坑道口喷了进去。转瞬间整条坑道都被烈火包围,长长的火龙可以ji射数十米远,再加上狭窄空间的限制,威力更加惊人,鬼子不是被烧死,就全身是火地从喷出烈焰的通风口跑出来。

安家军官兵可没兴趣给这些身上沾上凝固汽油的家伙以命换命的机会,冲锋枪和自动步枪射出密集的弹雨,架到前线的通用机枪也猛烈开火,这些火人纷纷扑倒在地,在无助的惨嚎中化为一段段焦炭。

到下午两点的时候,战火已蔓延到了四平街的西城区外缘。

日军驱使着伪军,依托高楼大厦,继续抵抗。碰到这样的目标,安家军的坦克便停下来,用坦克炮向大楼炮击,这时候150毫米自走火炮也来凑热闹,抵近城市边缘,在五百米距离上直射那些雄壮的建筑物。

密密麻麻的炮弹落到一座座建筑上,炸开一团团黑中泛红的爆裂火球,由钢筋混凝土及红砖砌成的大楼,经受不住如此猛烈的攻击,逐步瓦解崩塌,终于轰然倒地,扬起漫天的尘土。

随着城市外围高大建筑逐一被清除,战火向四平街纵深发展。

手持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的步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分成一个个打击小组,向四平城东方向突去。

日军则依托街道两侧的民房,再配以巩固的街垒和明暗碉堡,编织成密集的弹幕,猩红se的火舌卷向进攻中的安家军官兵。

掩护步兵前进的坦克和装甲车迅速调整炮口,对准那些射出火舌的建筑及掩体,一炮一炮将其打哑。

剧烈的爆炸声中,鬼子及伪军士兵连人带枪一起被炸成碎片,从炸得稀烂的墙壁、窗口以及顶部洞开的地堡中飞了出来。

趁着混乱,集团军和各师的特种大队,带着精心编成的突击队,顺利mo进城内,从日伪军的侧翼进行穿插作战,然后占据各个战略要点,专门寻找重要目标,日军的各级官佐及炮手、机枪手等遭了殃,一粒粒精准的子弹出现在他们的身后,神出鬼没的无坐力炮炮弹、枪榴弹、火箭弹和手榴弹,打得鬼子晕头转向,苦不堪言,根本就不知道该防御哪个方向。

下午四点,好消息再次传来,四平城南的双庙子高地,在安家军两个师的强行突击下,日军驻守此地的一个联队被全歼,南满铁路四平南段至此彻底落入安家军控制中。日军要想逃跑,只能走四梅铁路,向东穿越大黑山区,经石岭,过辽源,抵梅河口。因此,只要不是下定决心死战不退,日军必须分心确保城东石岭子一线的安全,否则一旦从两翼迂回的安家军在城东方向合龙,就是个瓮中捉鳖束手就擒的局面。

战斗才进行十多个小时,形势便变得如此险恶,大大出乎了日军第三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中将的预料。

原本就对坚守四平街不乐意的冈部直三郎,越发地动摇起来,当下悄悄下令,把司令部由城东的折马背转到大黑山山口的塔山村,并调用原本准备用来在东城区决战的四个联队的预备队,立即东进,在石岭子一线设置阻击阵地,以便局势不利时撤退。

四平街城区内的战事依然在延续,日军在城中布置有大量加农炮、野炮和高射炮,顽强地阻击着安家军攻城部队的ting进,到夜幕来临时,城区北线已推进到北大河铁路交汇处,中央则在中央大街与西直马路十字路口周边暂时形成拉锯,南线的南湖已经顺利拿下,日军依托铁路西侧厚实的建筑群,展开猛烈还击。

夜se中,潜入铁道东部的第二集团军直属特种大队顺利拿下日军一个炮兵阵地,缴获八八式75毫米高炮八门,九九式88毫米高炮四门,还有六门九八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以及五径高射机枪。

特种兵们经受过各种武器装备训练,见状大喜过望,立即把伏在大炮上的鬼子尸体挪来,随即调转炮口,从背后向日军的火力点开火。

在近距离的炮火直射下,一栋正在喷吐火舌的大楼炸声四起,整栋大楼都笼罩在烟火中,在这黑夜里分外醒目。

这个炮兵阵地位于满铁大楼北侧的水塔部位,担负着向附近街区提供生活用水的重任,也是周边地势最高的所在,易守难攻。日军自然不允许这样的战略要地被mo到身后的安家军官兵占据,立即组织兵力试图夺取回来。

当密密麻麻的日伪军向水塔发起冲锋时,高射机关炮和高射机枪,以及特种兵们的ii式通用机枪一起开火,许多鬼子被拦腰打成两截,上本身拼命向前冲锋,但双手动了一下才发现位置没有挪动,低头一看发现下身空了才惨叫一声残


状态提示:第一九三四章试金石 全--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