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叫苦”,李连杰也没少“遭罪”。他在武侠电影中的招式一向是以潇洒舒展著称。但是这几年他在好莱坞拍的几部电影,完全看不到这种风格的体现,观众看到的只是他在电影里一味斗狠式的猛攻,除了打与被打,就没有任何让人惊艳的妙招。
在这部影片中,大家熟悉的那个李连杰又重新回到了银幕上,这段功夫对决中,袁和平充分的将李连杰的个人风格融入了他的动作中,然后樊云他们几个看到就是李连杰在空中腾挪闪身,落地矫健如龙的潇洒姿态,尤其是那一通形意拳,鲜明的将各种动物的姿态融入其中,让樊云周围的那些老外们看得啧啧称奇。
如果说李浩博的兴奋代表了影院中大部分人的观影状态,那么还有一小部分观影者和马天华一样,正拧着眉头,边看边在思考着一些东西。这群人要么是专业的影评人,要么就是一些大报的资深记者。
在这部影片中,有趣的模仿和致敬随处可见,乍一看上去像是肆无忌惮的东拼西凑,但往往在细节处,能够让功夫迷们找到往日的印记。只有精彩的细节,才能反映创作的巧思,也才能对得起观众的期望。
《功夫之王》在这方面就上注意得很好,成龙与杰森第一次深入交流,就是在一个酒肆。不论布景还是服装,处处都体现出唐风。再联想到此片的重要角色李连杰、成龙、刘亦菲的身份,分别是和尚、落魄秀才、歌女,恰恰是中国古代传奇中最常见、最有故事的人。很符号化,也很有蕴意,让人击节称赞。无论是玉帝督军华美的长袍,还是走狗士兵手中的刀剑,都体现出好莱坞一流制作应有的实力。
这部影片在细节上反映出来的东西,给马天华这位曾经见证过香港功夫电影兴衰成败的媒体记者心中的感觉是惊叹多过了惊喜。无论是在功夫还是中国元素上,这部影片都给人一种很地道的感觉,甚至完全不像是一部外国导演的作品,要不是李连杰在沙漠里那个“撒尿成雨”的冷幽默带有很明显的好莱坞风格,马天华真该会以为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香港功夫电影。
对于“中国功夫”而言,国际上除了李小龙,没有比李连杰和成龙更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了,但如何将这两个符号放到一部电影中,颇费思量。角色的正邪、故事的时代、对于“中国功夫”的代表性、交手的时机、场合、招数等等,都得考虑清楚。显然这部影片的导演对香港功夫电影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不然拍不出这样的感觉。
尽管《功夫之王》汇集了华语影坛的两大功夫巨星,但马天华最初并不看好这部影片,因为投资者是好莱坞的片商,说白了这部影片就是作为一部面向海外的“功夫爱好者”们拍的娱乐片。
这些自称中国功夫电影爱好者的粉丝,基本不区分武侠与功夫,也不区分飞檐走壁与拳拳到肉,“佛山无影脚”与“如来神掌”对他们来说是一样神奇…他们对中国带“打”的电影是如此的喜爱、而这种喜爱又是如此表面,以至于只要将有关中国“打”片的各种元素放在一起,他们就可以大声叫好。
这次放映中成龙和李连杰的精彩打斗确实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但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在马天华看来,这些喝彩基本都是跟着“瞎起哄”,就是那些资深的影评人,他们也不知道这些动作真正好在什么地方。
这些老外糊里糊涂,但马天华心里却像明镜似的,片中打斗戏虽然无法和成龙、李连杰颠峰时期的表现相提并论,但看得出从演员自身,到设计动作的袁和平,再到统揽大局的导演,对这个问题都很敬业。
这样的动作设计水准,即便是放到香港,虽然称不上顶尖,但也能算是一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好莱坞电影。从周围这些老外观众的反应来看,影片根本没有必要这么精益求精,因为海外的影迷既难以在认识上真正体会到中国功夫的精深,又在感官上分不清银幕上拳脚的花招与敷衍。
影片拍出现在这样水准,与成龙、李连杰和袁和平这些人自然有很大的关系,但真正能够决定这部影片风格走向并不是他们,而是那位隐于幕后的导演。在观看试映的时候,马天华突然就对这部影片的导演林明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正当马天华考虑着试映结束之后,是不是找个机会采访一下那位在好莱坞混得风生水起的华裔巨星,片中一阵响彻如雷的马蹄声把马天华的注意力又重新拉回到了银幕上,画面中几位主角面前桌上的茶盏酒杯在轻微震颤的同时,马天华、樊云和李浩博三人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因为影片里那个终极悬念的谜底马上就要揭晓。
银幕上的画面一转,镜头从杂乱的马蹄缓缓上移,观众们看到了一个身着红衣的骑士打着一群黑甲卫士从茫茫戈壁的地平线尽头狂飙而来。遗憾的是这组画面中并没有出现那位红衣骑士的脸,而后镜头转为远景,红衣骑士带着身后的数百铁骑,如天边的一片黑云般席卷过来。
终于,等待许久的三人终于看清了那位红衣骑士的脸。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