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将几十万大军无所事事是不应该的,而作为盟友,我们应该帮助奥匈帝国渡过这次危机,弗里茨必须承担怠慢我们的后果,但是我不希望这样的争斗延续到军事上。”在信的最后,利奥波德亲王颇为隐晦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利奥波德亲王是一个军人,一个纯粹的军人,他不喜欢政治,更不想让政治上的问题影响军事上的判断,这个时代的不少德国军官还是很有良心的,利奥波德亲王不愿意让政治上的分歧导致数以万计的生命就这样消失。
所以他不但再一次提醒了弗里茨,同时也希望王子能看开一些,在奥匈帝国出现大的问题的时候,王子能够伸出援手。
军队是为政治服务的,虽然利奥波德亲王暂时统摄王子麾下的两个集团军,但是给他的命令是防御。所以即使弗里茨发出了求援电报,在没有王子同意的情况下,两个军团也不能离开驻防地域。
而实际上虽然两个军团总兵力强大,但是总体而言,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虽然50万人很多(算上西线王子的部队),但是王子不可能光靠着50万人打天下啊!部队要扩军的,扩军后那些新人怎么办?自然要老兵和有经验的军官去带,于是乎,不少军官和老兵被从原来的部队中抽调出来添补进了新的部队。然后逐渐形成战斗力。
北面马肯森的局势不太好,东普鲁士是不能丢的,而王子下一步却是打算在东普鲁士打开局面,所以在征得德皇同意后,巴伐利亚有3个师的兵力暂时进入了马肯森兵团,来辅助防御。
为了满足西线战役的大抽血、部分兵团进入东普鲁士,再加上培训新兵调走的人员,还要防御新打下来的地区,至少在王子带着西线兵团和空军回来之前,巴伐利亚军团是不适合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利奥波德亲王算了一下,如果非要援助奥匈帝国的话,自己能够立即拿出来的也只有4个师,其中两个师还是波西米亚的捷克人。
4个师是个什么水平?大概8万人吧。8万人多吗?这个怎么说呢?从数量上看确实不少,但是对于俄国人记载中,加利西亚战役,一场大战,奥匈就送了40万的情况做一下对比的话,8万人真的不多……。想想看,双方加一起将近200万以上的军队在长达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展开混战,这点部队想要控制局面却是有点少,最多也就是局部改善。
“虽然弗里茨很有些小想法,但是政治上绝对不是庸才。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活不了多久了。奥匈帝国的皇位迟迟未定,玛丽和卡尔在外人看来都有机会……。”在自己的书房中,鲁普雷西特像一名政客一样开始权衡利弊得失。
能不能最终登上皇位,一方面是看老弗里茨的态度,另外一方面是看奥匈帝国上下的认同。皇帝的态度暂且不论,因为从目前来看似乎是中立的,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直接指定卡尔继承,就是因为考虑到王子的态度。而在军事上倾向于卡尔则是为了给对方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两边走的是平衡路线。
至于奥匈帝国上下的认同吗?这个比较虚,但是却非常重要!王子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奥地利,一个能够上下一心的奥地利,而不是一个勾心斗角,还要分巴伐利亚、奥地利和捷克的大杂烩!没有军刀和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只有暴力和金钱的话也是不行的!王子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自己家族在奥匈帝国的威望,必须获得奥地利德意志人和捷克人的认同!
所以,对于弗里茨,王子可以和他耍手段,但是这种手段的结果绝对不能影响到奥地利人对自己的态度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奥匈军团在加利西亚苦战,自己手握几十万大军却不参战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而从大局上来说,坐看奥匈四个集团军被打掉一小半,然后再去收拾残局也绝对是亏本的买卖。所以,增援是必须的,援助也是必须的,但是要看时间点,还有具体的手段!
发动一场进攻作战中是不可能的了,时间上来不及,同时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无论是奥匈军团还是巴伐利亚军团都不可能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现在巴伐利亚出产的大部分汽车和坦克都是前往西线的,一线部队的库存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而且仓促之间抽调的兵力也有限。
所以王子直接选择跳过来奥匈军团和俄军对攻的阶段。他打算在俄军打退奥匈军团的攻击,后者被迫选择防御后再进行增援,这个时候弗里茨应该已经意识到双方巨大的差距,在知道自己拳头不够硬的情况下,这个奥皇还是很好说话的!
时间点选定了,那么部队怎么办?说实话,现在无论是王子还是利奥波德亲王都已经习惯了在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作战了,这就好比玩wa,已经习惯了人族三本流、暗夜熊鹿的玩家你突然让他打2本破发男女巫或者ac鸟德三远。完全不适应啊,好不好!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无论是坦克还是飞机,亦或者大量的卡车几乎都集中在西线。想调回去都不可能,只能委屈利奥波德亲王玩玩步炮协同作战了。至于兵力问题同样也是个麻烦事。
巴伐利亚军团和波西米亚军团一线兵力一共50万人(不算到后方建立新部队的人员。),大约是25个师,其中,王子在西线带来了3个装甲师和1个机械化步兵师外加其它辅助部队,这就将近12万人。剩余38万人中有3个师也就是6万人在东普鲁士,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