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78章 平定交趾

交趾之乱从永安六年(263)吕兴作乱开始,一直到建衡三年(271)才被初步平定,历时接近十年,是吴国内部相当严重的一次叛乱。

平定交趾是孙皓对抗晋朝的一次重大胜利,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当时晋朝在交州投入的力量并不强,所以晋朝也没有因此损耗多少,反而是孙吴后来不得不在交州部属大军,以防止万一。

【平定交趾】

建衡元年(269),孙皓再次调遣两路大军南征交阯,一路由监军虞汜(虞翻四子)、威南将军薛珝(薛综长子)率领从荆州陆道出发,一路由监军李勖、督军徐存率领从建安海路出发,预期两军在合浦会合后共同剿灭交阯的晋军。陶璜“自表讨贼”,孙皓便以他为苍梧太守,让他随陆军出战。

但海路的进展并不顺利,李勖部因为建安海路难以通行,无法前往指定地点,最后李勖杀死向导冯斐,率军于次年原路返回建业。殿中列将何定揭发道:“李勖冤杀冯斐,擅自带领全军退还。”于是孙皓下令将李勖、徐存全部处死并夷三族。

和海路相比,陆路相对而言就好了一些,但一开始也只是好了一些而已。虞氾、薛珝、陶璜初到达时,作战失利,陶璜部队退保合浦,损失手下两员将领。上司薛珝怪责陶璜,说他“自表讨贼,而丧二帅,其责安在”,陶璜驳斥说“诸军不相顺,故致败耳”,但薛珝仍感恼怒,打算撤军。当天夜里,陶璜率领数百人袭击董元部,取得大捷,夺得数千匹锦物等大量宝物,满载而归。薛珝知道后,为之前的态度向陶璜致谦,并上表奏请以陶璜为交州刺史、前部督。

其后陶璜率兵经海道,直达交趾郡城,进攻九真太守董元。在攻城战中,陶璜识破董元的伏兵之计,假装退兵,诱出了董元的伏兵,将其击溃,陶璜又以赂遗的方法,拉拢当地的贼帅梁奇,得到了梁奇万余部队的帮助,他还采用离间计,使董元诛杀自己的手下勇将解系,为吴军排除威胁。最后,陶璜与薛珝攻破晋军,克服交趾。孙吴以陶璜为交州刺史,薛珝本人于归途中病逝。

亦有记载说是虞汜率军攻打董元部,取得胜利,董元死去,杨稷派王素继任九真太守。薛珝用陶璜之计,从海路奇袭交阯,杨稷派遣毛炅、孟岳前往迎击,两军在封溪交战,晋军大败,毛炅“仅以身还”。杨稷、毛炅等人率残军退回交阯,固城自守。陶璜率军包围交阯,截断供给。到七月时,交阯城中粮尽,因饥饿或疾病死亡的人超过半数。不久后,陶璜约降城中守将王约,在里应外合之下攻陷交阯,斩杀张登、孟通、邵晖及两千余守军,擒晋将杨稷、毛炅、孟干、爨能、李松等人。

九真守将王素听说交阯兵败的消息之后,与牙门王承等人计划逃回南中,结果中途被陶璜部将卫濮俘获。功曹李祚与都尉邵胤率军坚守九真,陶璜遣部将前去攻打,李祚的舅舅黎晃也有随军,便劝李祚降吴,被李祚拒绝,后来花了较多时间才将九真平定。不久,日南等郡也向吴军投降,孙吴成功收复交州。孙皓在平定交阯之乱后,在交州析置三郡及九真属国,又开拓新土,新置三十余县,以维持了交州地区的稳定。

【影响和评价】

由吕兴而引起的交趾之乱,可以说是孙吴历史上最大一次叛乱了,这次叛乱波及交州半个州,并且后期还被晋朝插手,历时将近十年才被平定。

交趾之乱早先能够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孙吴朝廷无暇南顾,在吕兴起义之后,孙吴的西面蜀汉已经接近被魏国灭国,孙休只能先把精力放在蜀汉方面,以争取保住重要的盟国,然而孙休未能成功,魏国最后还是灭掉了蜀汉,也打通了联系交州的道路,祸不单行的是孙休很快也去世了,孙吴朝廷内部更没有时间管交趾了。

等到孙皓站稳脚跟后,司马家已经让霍弋开始插手交趾的事情,当时司马家刚刚灭掉蜀汉,势力强盛,不是孙皓能得罪的,所以他在刚刚掌权的几年对于交趾的叛乱只能容忍,默认晋朝先后换了三位交趾太守。

然而司马昭很快就去世了,他死后,其长子司马炎将重心放在了篡位上,成功建立了晋朝取代了曹魏,然而也因此无暇南顾,首先要处理内部问题。孙皓对于晋朝的态度开始改变,决意趁司马家还没有彻底站住脚跟之前先打一波,于是才有了宝鼎三年(268)派刘俊等人南下平定交趾叛乱的事情,但这一次作战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次年,不甘心失败的孙皓再次派兵南下平定交趾之乱,当时原交州刺史陶基之子陶璜主动请缨,孙皓随派他一道南下,和其他将领相比,陶璜对于交州一带的环境就熟悉多了,在陶璜的帮助下,吴军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在交趾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孙吴就战胜晋朝了,首先交趾等地原来就是孙吴的地盘,是晋朝趁机夺走的,孙吴只是重新夺回来而已,晋朝的本土并没有受到不利的影响。而且,当时晋朝的主力部队并没有参与到交趾的战事之中,司马家主要是让南中的霍弋负责交州的事情。霍弋是原来蜀汉南中的都督,他麾下的也只是蜀汉原来的旧有部队,所以孙吴军队战胜的只是蜀汉的一些降将而已,根据一些记载,陶璜等人能平定交趾等地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当时霍弋已经去世,没能及时给交趾的晋朝部队派出援军。

交州这次叛乱后,孙


状态提示:第078章 平定交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