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43章 诸葛亮病逝

诸葛亮的决心并没能改变大局,他本人反而因为操劳过度,在军中病逝,这次北伐再次无果而终。

【诸葛亮病逝】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一方面关心政务,一方面操劳军事,积劳成度,和司马懿长期的对峙中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身体终于不堪负重,本人于建兴十二年(234)八月去世。待蜀军撤走,曹魏大将军司马懿一一巡视蜀军的驻扎营地,叹道:“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

据《魏氏春秋》记载,诸葛亮派遣使节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向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不打听军事情况,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知道后,告诉其他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

《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卒于郭氏坞,而《魏书》里则认为:“亮粮尽势穷,忧恚欧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不过这个观点目前不为主流所认可,其理由裴松之已经有过阐述,我就不多谈了。

臣松之以为亮在渭滨,魏人蹑迹,胜负之形,未可测量,而云欧血,盖因亮自亡而自夸大也。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及至刘琨丧师,与晋元帝笺亦云“亮军败欧血”,此则引虚记以为言也。其云入谷而卒,缘蜀人入谷发丧故也。

《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在军中去世,长史杨仪整顿军队而退。百姓跑着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追赶汉军。姜维命令杨仪调转战旗方向,擂响战鼓,像是即将对司马懿进攻。司马懿收军后退,不敢向前逼进。于是杨仪结阵离去,进入斜谷之后才发丧。百姓为此事编了一句谚语说:“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司马懿听到后笑着说:“这是我能够意料诸葛亮活着,不能料想诸葛亮已死的缘故。”

【《晋书》版本】

关于诸葛亮病逝之事,在《晋书》中也有着相应的记载,其内容有着其他一手资料的影子,但总体而言还是有些偏向司马懿。

魏军与蜀军对垒百余日,诸葛亮病死,蜀诸将烧营逃走,百姓奔走相告,司马懿出兵追击。诸葛亮的长史杨仪回军展旗鸣鼓,像是抵抗魏军。司马懿以为这些都是穷寇,并不逼近他,于是杨仪便结成阵列退走了。

过了一天,司马懿到诸葛亮的营垒去巡行,考察遗留下的痕迹器物,获得很多蜀军的图书、粮谷。司马懿判断诸葛亮必定是死了,并说:“真是天下的奇才啊!”辛毗认为诸葛亮是否死,还不一定。司马懿说:“军事家所重视的是军中文书、秘书计划、兵马吃的粮谷,现在他们把这些都丢弃了,一个人丢弃了五脏难道还可以活吗?应急速追赶蜀军。”关隘道路上蒺藜很多,司马懿使士兵二千人穿着用软材做成平底的木屐在前面走,蒺藜都被木屐带去,然后骑兵步兵一齐前进。追到赤岸,才知道诸葛亮已死的确实消息。

当时百姓编了个谚语说:“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听到后笑着说:“这是因为我长于预测活人的事,不长于预测人的生死啊!”在此之前,诸葛亮的使者到来,司马懿问使者说:“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回答:“可食三四升。”然后又问处理政事的情况,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使者走后司马懿告诉旁人说:“诸葛孔明是不会活很久了!”竟和司马懿说的一样,诸葛亮不久就死了。

历史上关于司马懿畏惧诸葛亮未死而退兵之事实际上是没有直接记载的,《汉晋春秋》里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是“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而《晋书》中则直接写明了司马懿是因为穷寇勿追才放过了汉军一马。

但如果司马懿真的是打算穷寇勿追的话,为什么得知汉军退兵后还要追击呢?而且当时姜维只是一个区区降将,司马懿有必要怕他吗?此段记载之后,《晋书》还花费不小篇章描写司马懿和辛毗关于诸葛亮是否已死的争论,我想说这不是不打自招吗!司马懿没有否认“死诸葛走生仲达”一事,已经基本就默认了放弃追击汉军和当时不确定诸葛亮是否已死有关系。

可以说关于司马懿因为畏惧诸葛亮未死半途放弃追击汉军一事,在亲汉的《汉晋春秋》里并没有直接定性,但彻底否认此事的《晋书》反而确认了这一点。

【浅谈《晋书》】

在本篇之前,因为涉及不多,所以《晋书》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参考材料,但关于诸葛亮北伐之事实在是绕不过去了,所以对于《晋书·司马懿纪》中部分内容进行了一个相对详细的分析,其结果并不是很让人满意,《晋书》在该部分内容对于司马懿过于美化了,并且很多记载都找不到相应的一手材料,还和其他一手材料有着不少的矛盾。

在立场上面,不仅仅这一部分对于司马懿极为美化,整个《司马懿纪》一节实际上都是如此,在里面关于司马懿的记载都是高大上的,所谓功劳都是司马懿的,其他出场人物包括曹操、诸葛亮等等在内都是用来衬托司马懿的,反正里面是把司马懿吹的天上仅有,地上无双,然而立场问题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晋书·司马懿纪》里面最重要的问题是资料的出处。《晋书》是编辑于初唐,离汉末三国时期已经有了三百年以


状态提示:第043章 诸葛亮病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