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大逆转1906内>129.第129章 调停

>公元1909年5月17日。

因为苏皖鲁战役的惨败,以及蓝天蔚率领15镇在太原起义,现在袁世凯在华北一带还能调动的新军就只剩下6个镇(第1、3、4、29、30镇和近卫军镇)和1个还没练好的重炮协,兵力是捉襟见肘。

没办法之下北洋只得让姜桂题的巡防营撤离大同,后退到张家口一带,与何宗莲的第1镇汇合,在张家口依托长城和南洋河布置。张镇芳的第30镇退出河南,与吴凤岭第4镇在邯郸汇合,并就地布防。曹锟带领第3镇和吴佩孚的第29镇则是马上沿着津浦线南下,赶到吴桥一带布防,防御山东方向的解放军。剩下的近卫军镇和第2重炮协由元老王士珍亲自指挥,开始组织北京防御。

明眼人都能看出,北洋军的这一系列调动,已经是最后的垂死挣扎了,就连最看好袁世凯的英国佬也开始退缩,他们已经在打算什么时候踢开大头了。其他国家的外交官甚至都在用“袁世凯什么时候宣布下野”、“解放军什么时间打到北京城下”等等事情来打赌了。

不过最让列强们心跳加速的,还是在最近一系列战斗中解放军的给力表现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这一次苏皖鲁战役当中,就连外行也看出了双方的差距之大,更不用说那些观察团里面的内行了。

交战双方的兵力规模是差不多了,武器装备差距也不算太大,甚至于双方的轻武器基本上完全一样。虽然北洋军的战斗力肯定要差一些,但他们是防守方,也就弥补了一部分。按照那些列强军官的推测,北洋军失败的几率很大,但要分出胜负也起码要一个月的时间。

但是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北洋的第一军和第二军就连两天都没支撑到,就被打爆了,扑街扑到街尾去了。甚至准确说起来,第一军甚至只抵抗了半天时间,第二军如果不及时撤退的话,连半天都顶不住。

这简直就像壮汉打婴儿一样,战斗力差距也太大了。当战果传来,各国的前线观察团和外交官们都摔了一地眼镜,很多后方的外交官和军官都不敢相信,认为是前线搞错了,还再三发电确认。

“南支那军居然如此能战!不,这不科学!”

“八嘎,北洋军的表现才是支那军队的正常表现!南支那军一定是吃药了!”

“没错,如果南支那没有收买北洋的军官,不可能这么快就大败对方的!”

比如,在日本公使馆里面,就出现了以上一幕。一群军官在面红耳赤的吵闹着,他们完全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要知道,北洋可是他们的主要假想敌,在他们的推演中,一个主力师团可以击败三个镇,但是即使兵力相当,在时间上也不可能如此快捷的击败对手。可解放军此次战役表演出的战斗力,完全就是在打他们的脸。

因为他们在战役结束后,就用沙盘推演复制了一下双方的战役,先把解放军换成同等数量的日军,发现击败北洋至少需要一个月,而且损失达到一万。而后,又把北洋军换成同等数量的日军,这下子更惨,“伟大的”大日本皇军居然只顶住了5天,这还是在裁判吹黑哨的情况下。后来他们又把日军数量增加了一倍,这次也只是撑了半个月。

参加推演的日本军官一个个小脸惨白,随即又暴跳如雷。

不!这不科学!“伟大的大日本皇军”怎么可能连肉脚的支那军都打不过,这一定是规则问题!对,一定是这样,这推演的规则一定有问题!规则不科学,必须改!

于是他们就按照日本人的光荣传统,开始修改推演规则。嗯,按后世的话说,就是锁定自己血量,调满了自己经验,再把对手的等级调到0什么的。反正他们一捣鼓之后,大日本皇军果然如他们所愿的“大获全胜”了,打得南支那军屁滚尿流,魂飞魄散……

事后,主持推演的主官要求参加人员对最初保密,不准泄露出去,只准说最后的推演结果。然后还为北洋军的迅速失败寻找到了各种理由,有些理由只奇葩,估计连北洋自己都不好意思接受。因为日本人的优秀传统就是,既然事实不符合理论,那就开始改变事实好了,至少是假装事实改变了。

对于这一点,我们不用质疑,因为在后世的日本,他们就多次表演了这门祖传特技。比如福岛事件之后,日本政府就淡定把辐射安全标准调高1000倍,然后宣布我们这里的辐射水平完全符合标准什么的。

………………………………………………………………

可其他的列强就没日本人这么想得开了,或者说这些老江湖都明白,这种自欺欺人的手段除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他们都被解放军的战斗力镇住了。虽然以前他们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解放军是一支现代化军队,战斗力相当可观。可到底高到什么程度,还真不好说。毕竟他们之前的对手都不咋样,哪怕解放军赢得毫不费力,也不好判断水平。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北洋军的战斗力是得到了列强认可的,西方的多数军事专家对北洋军评价还可以,认为他们是远东仅次于日本的现代军队。可这次一打,却被解放军势如破竹的车飞了。而且这次他们还派了随军观察团的,对于双方的表现看得很清楚。

所以他们才会觉得心跳加速。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解放军的战斗力不低于欧洲英法德俄等一线列强的主力部队,或者接近欧洲


状态提示:129.第129章 调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