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古代工匠并不迂腐,实验了一下后,发现太过坚硬,于是在城里调用来水车,在道路上洒水,路面吸收水分后,就像下过一场大雨,软化了不少,这样一来,让施工进度快了许多。
贾宇身为工部尚书,这种程度的施工,还轮不到他来监工,告别了冯飞后,他就回到了京城,而冯飞看了一会热闹,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于是让麻五驾车去了城外的田地里。
玉米现在已经到了间苗的时候了,城外田地里有许多百姓忙碌的身影,冯飞在一个地头停下,见一个老汉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娃娃正在田里干活。
这个时代的小孩,五六岁就已经非常懂事,虽然有时候也会顽皮,但远远不像现代的孩子那样胡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小娃娃应该是老汉的孙子,小小年纪就跟着爷爷下地干活,而且干的有模有样。
冯飞抬脚买进地里,边观察老汉间苗的情况,边向前走去,“老丈,您家玉米长的不错啊,看势头,比周围别家的都要好啊。”
老汉回过头来,见是冯飞,急忙放下手里的玉米苗,拱手行了一礼,小娃娃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做动作。
冯飞蹲下身,摸了摸小孩的脑袋,“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
“回王爷的话,小的叫狗子,”小孩奶声奶气的童音,却说着大人才会说出的话,惹得冯飞哈哈大笑。
古人,特别是底层的穷苦人家,都认为名字越贱越好养活,直到当今世界的六七十年代,一些农村仍然有这样的风俗,冯飞记得冯家庄就有很多人的名字和动物有关系,特别是狗,这些种种都说明了,当时农村人的生活太穷了,穷到连自己的娃都怕养活不了,只能取了贱名,希望能孩子能活下去。
“狗子啊,你多大了?”冯飞伸手提狗子擦去脸上的土屑,和蔼的问。
“八岁,”
“这么小就帮着爷爷干活啊?你没上学吗?”
“爷爷说家里穷,上不起学……”
冯飞一怔,一脸的笑容瞬间变得暗淡,他站起身来,看了看四周的田地,里面忙碌的身影,有不少想狗子一样大的小孩,全都穿着破烂的衣服,脸色蜡黄,不过无意例外的是,全都埋头帮着家人干活,没有一个哭闹喊叫的。
冯飞突然想到,自己一直想改变这个朝代,却只想着为农民翻身,不曾想到这些娃娃的情况,就算这些农民过几年有了不少存粮,家里也有钱了,可是这个时代农民有几个识字的?
是他们不想学吗?恐怕不是,乾朝读书人的地位还在商人之上,因为读书人可以考取功名,吃上皇粮。
乾朝的私塾大多是些读书人自己创办的,为的是挣点钱养活自己,因为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下地干活,也对农活这种低贱农民才做的事情敬而远之。
毕竟孔夫子也说过“小人哉,樊迟也”。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这些都是冯飞以前在网上看到的,樊迟是孔子学生里重视农耕的一个,可是提出的关于农耕的问题,孔子都敷衍了事,而且离开孔子后,还被孔子说为是小人。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孔子不重视农业,而是儒家思想认为,自己这一类人属于士,来到世界的作用就是辅佐君王,你一个以后要做官的人,偏偏去做农民要做的事,这不是不务正业吗。
所以乾朝的读书人都认为身在什么地位,就要某什么职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一般出身农民的孩子,他们很少收留。
冯飞想起这些事情后,心里有了兴办一座私塾的想法,专门教穷苦孩子文化,不过有一个难题就是传播古代的传统思想,还是教授现代知识。
传播古代思想看似方便省事,但是找到一个真心交农民的读书人不容易,反之,教授现代知识,又没有老师,冯飞觉得自己作为这里的唯一一个现代人。却根本没有能力胜任老师这个工作,让他从小学开始再将学业复习一遍,那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不过读书人也并不都是高风亮节的,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冯飞决定用重金砸出一个老师来。
不过这个工作不是一下子就能办成的,还得慢慢来,他就转了几户的田地,发现玉米长势都很好,飞仙城中的是夏玉米,五六月份种植,到秋末左右就能收获了。
回到王府后,冯飞和胡小丽回到了同冶县的农场里,农场发展进行的有条不紊,用灵泉灌溉和喂养的庄稼和家畜都非常健康,目前为止没有一点病害。
再次见到石决明的时候,细心的冯飞发现他脑袋上竟然多了不少黑发,难道他服用灵泉后真的要返老还童?可是为什么爷爷冯志贤却没有这种情况,季龙华好像也没有。
“石老,您这是越来越年轻啦,”冯飞笑呵呵的和他打招呼。
石决明左右看了看,小声道“多亏了公子的灵液,老汉我才能有今天啊。”
“那你还服用过什么其他药物吗?”冯飞心想石决明是个老中医,会不会自己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