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杨千羽的带头下,众人集思广益,将造纸工艺的流程大体的琢磨了出来,并开始着手尝试。
制造纸张多是使用草藤或者是树皮等植物纤维,这些材料在普雷利领内可谓应有尽有。可对于造纸的流程众人也就只知道个大概——纸张的生产流程是:选料、水浸、发酵、蒸煮、漂白、打浆、捞纸、去水、干燥等约十余道工序。视所生产的纸种质量要求,工序有增有减。
一般的纸张的生产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制浆一般需贮存足够用数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麻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
而造纸则是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各种辅料后,再次对纸浆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进行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
众人光是回忆整理出造纸的全部流程就已经觉得很繁琐了,而实际操作起来就更加的麻烦。
开始造出的纸很不成功,虽然纸张成型了却完全无法投入应用——纸张上常附着一些细小的草秸不说,质地差劲的跟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手纸没什么区别,根本无法用于书写。不得已之下杨千羽只能常驻在造纸作坊内,一边尝试各种工艺的改良,一边督促召集的皮革匠、木匠、陶匠等工匠相互配合制造。在耗费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后才算真正出产了可以用来书写,且不会令墨水渍染的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