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掘神录>诡海谜墓 (五)

“说个故事你们听,信不信就看你们自己了。”牛鼻子老头沏了一壶茶,茶香飘逸在整间茅草房内,居然有了一丝仙风道骨的意思。

“张凌张天师是最辉煌的一代天师,当时他的教派还不叫正一道,教派三易其名,最开始叫五斗米道。汉末五斗米道由第四代天师张盛移居龙虎山,正式更名为天师道。天师道传到三十六代,也就是元朝十三年,换至现在的计算是西元1276年。元世祖已经平定江南,派使者前往龙虎山,招当代天师入朝,特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命主领江南道教,子孙世袭领江南道教,主领三山符籙,敕封为天师,更名天师道为正一道。正所谓物极必反,二十代天师的辉煌逐渐归于平淡,正一道的天师门少了求真修行的清淡,多了权财酒色的yù_wàng,而有这么两人就是被yù_wàng迷心,叛出了正一道。”

牛鼻子老头押了一口茶,继续娓娓道来。

“这俩人一个姓何,一个姓叶,他们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无从考证了。这何姓天师从小就是孤儿,被师傅捡回山中培养成人,终成为一代天师,最后还差一点成为了掌教。新掌教可得秘传《三清书》,何小孩与新掌教从小玩到大,新掌教觉得自己夺了何小孩的掌教之位,便偷偷把《三清书》中的一书教给了他,以作补偿。叶姓小孩是一大户人家托付于上代掌教的,那大户人家自正一道搬来龙虎山就与其交好,更是给予正一道莫大的帮助。当时叶姓小孩家道中落,只得把他托隐与正一道,希望保全叶家香火。掌教害怕朝廷清罪,便不让叶小孩示人,将其安置在正内,想不到这叶小孩也是天资聪慧,的典籍,并全部能背诵下来。当的是一位老道,也是正一道修为最高的长者。长者见叶小孩居然对藏书孜孜不倦,便瞒着掌教给了他《三清书》中的另一本,叶小孩如获至宝,每天研读。

时光荏苒,褪去幼稚的他俩却因常年生活在山中,少了该有的成熟和心机。当时朝廷十分看重正一道,每年都会召见当代天师入朝。那年何小孩正缝弱冠之年,正式被封为天师,这年他也跟随大家入朝,叶小孩也悄悄乔装跟随大家去往京城。

他们这次见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繁华,喝过了自己从未尝过的琼浆玉露,体会了自己从未体会过的豆蔻人生,他们迷茫了。自己的师傅穷奇一生修道,到死也没能见到真正的道,终命归九幽。那修道的目的又是什么,又能得到什么,还不如仗剑江湖,体会百味人生。

何小孩与叶小孩一拍即合,随即悄悄离去,从此江湖上多了一位搬山道人,少了一位正一道天师。

何小孩就是那位搬山道人,所谓搬山道人就是在群山之中,宇边之地寻龙脉,辨风水,挖坟盗墓,获奇珍异宝。叶小孩虽然长在正一道,但从未入正一道,便不能自称道人,江湖上人送外号附眼,意思是搬山道人的眼睛,专为搬山道人搜罗天下奇珍的资料。

搬山道人搬了一辈子的山,也算富裕一生了,但掘坟盗墓的勾当有损阴德,年不到四十便身患奇疾,终了此生,总算是搬山道人所得财物大于都分与贫苦人家,老天给其留有一子。附眼在搬山道人身死后便不再干这勾当,带着搬山道人的子嗣回到龙虎山,隐姓埋名独自将其抚养成人。

搬山道人生前铸有一枚打印,其材料来至一无名墓,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天外陨石,这大印有镇压百鬼,开封避煞的功效,大印被搬山道人刻上‘承天搬山’的字样,江湖传称其为五岳印(五岳为群山之首),也有叫搬山印的。附眼将搬山印仔细收藏起来,不让搬山道人的儿子重走其父的老路,可能是天意如此,附眼死后搬山道人的儿子收取其遗物时发现了此物,从此搬山道人的名号再起江湖。”

我从所谓的故事中听出了一些眉目,故事中的搬山道人本家姓何,附眼本家姓叶,哪有如此巧合的事情,我姓何,眼前这正眨着大眼睛的美女不正是姓叶吗?

“老头,照你说来故事中的搬山道人和附眼岂不是我和叶子的先祖。但这又说不通了,为什么叶子是出生在香港,我出生在重庆,按理说搬山道人的后代与附眼的后代应该生活在一起才对啊,这香港和重庆相差的可不是一丝半点。”我用手敲了敲桌面,当有什么问题是我想不明白的时候我就会用手敲桌面。

牛鼻子老头说道:“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你们先祖当时确实生活在龙虎山一带,但就是因为搬山印被发现,第一代搬山道人其实并没有留下技画,他的子嗣便改头换名重归正一道,寻找那本他父亲学过的《三清书》,而附眼的后代不愿再走附眼的老路,也就没回正一道。第二代搬山道人在正一道果真找到了想要的东西,也借着出山拯救世人的机会在江湖上闯出了名声,但他认为自己的父亲之所以会英年早逝是因为自己的技艺不够,本事不足,便一直留在正一道想学更多的技艺。据记载,顺帝汉安元年,也就是142年,张凌曾在巴蜀一代行医,但据正一道内经记载张凌其实是在巴蜀寻找一种天上难寻的仙药,而正一道潇落后曾秘密派遣一脉前往巴蜀,目的是为了保全正一道道统,而第二代搬山道人正是这脉的领导人。巴蜀就是现在的四川,而重庆属于四川,现在你明白了吧!”

原来这个事情绕了一大圈又回来了,相信牛鼻子老头不会欺瞒我,如此说来我真


状态提示:诡海谜墓 (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