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千年军国>第十七节 马哈穆德、卡迪尔和李德明(三)

优素福.卡迪尔说完话之后,就后悔了,不是后悔该不该说比什凯克的事情,而是后悔参与这次的战斗。

冒失了!

他虽然没有亲身带兵征战,但是却也明白人数多有时候并不代表一定能胜利——攻打于阗的时候就证明了这一点。结合马哈穆德所说的,在赫拉特的时候,那只人马只用了两千骑兵就造成了突厥一方八万人的损失,那么在比什凯克他们又动用了多少人?

从开始的两千人,已经过去了一个冬天,依照马哈穆德描述的那样,那个罗开先是个武力出众而且懂得练兵的家伙,恐怕翻倍都不止吧?

即使冬天并不适合练兵,天山以西也没那么多牧草,这个人数不好猜测,但用最笨的法子推测也会得出一个不好的结论。眼下看着三部联合人数众多,加起来已经超过十万,但是真的能够打败那只两千骑兵就破了8万突厥人的队伍吗?

李德明也在不由自主的担心,年前阿父李继迁被无耻的宋将诈降用毒箭射死,至今人心还没有稳定下来,他这个苦主的儿子却不得不与仇人虚与尾蛇,契丹人虽然许诺的许多好处,但是契丹人的好处是好拿的吗?

心底哀叹了一声,人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啊,眼前这只迁徙队伍有多少兵?两千人!居然只是这么点兵力就在河中打得突厥和葛逻禄人昂马翻,难道是突厥人都变成软脚羊了吗?莫不是马哈穆德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都不可能,突厥兵就在不远处驻扎,虽然看着秩序有些凌乱,但每个战士拿出来也都称得上不错,何况这种败绩说起来应该算是突厥人的耻辱,马哈穆德没道理自打脸面。

纠结啊,本想要借助一场胜利来稳固人心,但是眼前这个事情显然是个火堆里拿出来的烫手的石头。怎么突然发现就到了进退两难的程度呢?

进,就要面对摸不清底细的莫名队伍;退?哪里是那么好退的,坐在这个统领的位置,说出话来就不能随意,一举一动都有人在私下里揣摩,稍有嫌隙,那些家伙就会像疯狗一样扑上来。一旦有所疏漏,即便是自己的母族野利家那边,也不会放过自己!

马哈穆德十几岁的时候就在萨曼人的王庭里面打混,论起得察言观色,比另外两位强太多了,马上就发现这两位临时盟友有了退缩的想法——这可不合乎他的初衷!

他抖出罗开先队伍战力强横的目的,是为了让两方懂得合力,而不是为了吓唬他们的!仗还没打,十万大军自乱阵脚不战而退,岂不是变成了一场笑话?

所以……无论怎样,都要先把眼前的这次“围猎”进行下去,至于之后葛逻禄人和党项人有什么纠葛,关他马哈穆德什么事?

“优素福、拓拔老弟,两位是觉得这么劳师动众的,还不能保证打胜仗,唯恐得不偿失,是吧?”马哈穆德换了一副腔调,倒是有些像说客,“草原上有句古老的谚语,想要猎得熊皮,就得肯花力气。不劳而获的事情可是世间没有的。”

“马穆德老兄,按你说的,这熊皮有多珍贵?值得花大力气吗?”彼此身份相当,优素福.卡迪尔也没什么好客气的,问的一个直截了当。

李德明倒没说话,只不过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红头巾的马哈穆德。

“根据我的手下传报,那个罗开先的队伍里有两种大车,一种没有轮子能够浮在半空的,上面有一个巨大的黑球,不知道是作甚用,不过对方暴敛天物,给队伍里的老家伙和孩子乘坐……”说了一半,马哈穆德发现对面两个人的眼睛都亮了,索性也不隐藏,“若说这个你们不感兴趣,那么另外一样就不简单了!”

“怎么个不简单?”优素福想骂对方吊人胃口,忽又想到对方不是他手下,只能凑趣的接茬。因为他想知道能让雄踞在南方的突厥人如此在意的,绝不会是简单的物事。

三个人里,马哈穆德年纪最大,优素福.卡迪尔次之,李德明年纪最小,实际上却是年纪最小的心机最为深沉。李德明占了年纪小的便宜,旁边两个人说话,他乐得不用言语,反正这次他派的的兵力最多,有事情也撇不下他。

“另外一种是有四个轮子的大车,整个车体全是精铁制造,车的侧面有一面巨大的侧板,上面全是孔洞和尖刺,可以容纳步兵在侧板后方用长矛突刺,或者弓弩攒射!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这种车子至少有百多部,每十几二十部连在一起就是一个环形的堡垒……这东西就是克制我草原骑兵的大杀器!”绘声绘色的说了一大通,马哈穆德也把他最为看中的东西说出来了。

优素福听倒是听明白了,但是却没觉得这东西有多重要,喀什葛尔靠近瀚海,大车之类陷进沙子里面就是白送的,倒是布哈拉、恒罗斯那边地势平坦适合车垒作战——但是那是阿里系的地方,关自己什么事?

李德明边听边琢磨,不像优素福.卡迪尔,他是个通晓军事的,听到侧板上的孔洞和尖刺的时候,他就明白了这是一种什么东西了,待听到可以组成车垒的时候,他不单是明白了,而是后背冒出冷汗了。

这种物事简直就是专门为了克制骑兵制作出来的!没上过战场的人根本不晓得,弓骑兵顶多一身皮甲,碰上这种全是精铁制作的大车,根本是血肉与铁器的较量。若是自己,肯定会配置强弓劲弩,或许还可以加上投枪!

想到这里,李德明不由地问道:“马哈穆德埃米尔,若是


状态提示:第十七节 马哈穆德、卡迪尔和李德明(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