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赵云>第一百六十一章 书生一样从军伍

领方县与临尘县,是郁林郡最后两个还没有收复的县份。

本来荀谌到了军营以后,命令褚卫东、高月生、赵信、赵节四人领军西进,务必在同一时间把两个县收复,四人也是信心满满地上路。

瘴气!第一次,大军遇到了,而且是在河里,不管是水军的士兵还是陆军的兵卒,上吐下泻,全身无力。这战还如何打?

赵云大惊之下,赶紧把华佗和已然赶到的张仲景找来,两人带着一群医者,一个个诊断,终于把将士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本来说好的西进就这么夭折,他们心里那个郁闷的,简直就别提了。

四个人连分工都还没商量好,其余的将领们眼瞅着就他们还没有战功,贾诩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让那两个县摆在那里。

自从秦始皇派五十万大兵征服岭南后,郁林地域才纳入中国版图,属当时的三十六郡之一的象郡管辖。

这时斤湳流域出现了一个县级地名叫做临尘,《汉书?地理志》对临尘有这么一段记载:临尘,朱涯水入领方。又有斤南水,又有侵离水,行七百里。莽曰监尘。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临尘县内有一条河流叫朱涯河,流入领方县,又有两条分别叫斤南江和侵离江的河流,流程七百里。临尘县王莽主政时改叫监尘县。

大汉经略岭南时所设的行政区名,多以当时的山川名命名。

如赵云前世的贺州市古叫临贺县,也叫大贺县,就是以贺江命名的。

临在骆越语是水的意思,大是江河的意思,临就是大,也即是江河。《汉书?地理志》记载的这些汉代的行政区名,保留了许多骆越古地名的信息。

骆越人是南越人的一支,自认是越人亡国前后从会稽一带迁移过来的,是壮族人的祖先

大汉所建立的临尘县是此时骆越人居住的中心区,这里的交通以水运为主。

《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斤南水是指那条河呢?斤南水在一些不同版本的古籍中也写成斤湳水,湳和临在壮语里都是水或江的意思,在古汉语中尘与斤音近。

临尘就是尘江或斤江,也就是赵云前世的左江。

尘、斤、勤都是骆越语的音译,意思是上面或天上。

有意思的是八卦中的乾也是指天,但为什么天叫乾,历来易学家都不知其解,原来天叫乾来源于骆越族古鸡卜卦中的天卦,壮语天字的音译也写作乾。

后赵云前世的左江在骆越语中有一个名字叫临尘或斤南,也就是天上河流的意思,多么美丽的名字。

可惜,褚卫东与高月生一点都感受不到这边的美丽。

刚开始,褚卫东脑袋一热,想着自己必须要立下功劳才好意思去当朱卢县长。

高月生出于同学的情谊,哪怕不想来也不得不硬着头皮领军前来。

《山海经?海内南经》就有记载“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

《山海经?大荒南经》也有记载“有人曰凿齿,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

《管子》说,越国青年热爱祖国,当敌人入侵时,纷纷凿齿表示成人,参军打仗。

因此,南征军从进入到交州以来,到处都是这种断发文身和拔牙、凿齿的人,青春期男女,以敲折、拔除上颌两侧对称牙齿,表示成年的标志。

上了年纪的土人,如果他们闭上嘴,就会发现与中原上截然不同,嘴唇中部突出,两边明显的凹陷下去。

尽管临尘县深处交州西北,偶尔还是有外地人前来做生意,褚卫东和高月生前来侦查的这一艘小船显得并不起眼,尽管他们嘴巴闭起来显得饱满明显是汉人也没人注意。

临尘县只有三个城门,南门、西门和北门,都不是在正方向,其中北门是水门,出北门既可以上陆路往东,也可以沿着斤湳水前行。

此处的商业并不发达,每天早上辰时三个大门才陆陆续续打门,北门就是一道简陋的水闸,象征意义比较多,也没人在夜间毁坏。

太安静祥和了,褚卫东和高月生拿到情报以后,默然起来,对于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真要以武力解决问题,到时候肯定要死人的。

骆越人尽管平和,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反抗,俗话说兔子逼急眼了也会咬人的。

“这小子在干嘛?”一里远近的地方,有一条中型木船,船上的赵孝和蔡瑁目瞪口呆。

尽管褚卫东和高月生想要自己两人领军去占领一个县,赵节和赵信欣然同意,他们本身的任务也很重,得掐断领方境内安广一带到临尘的消息。

然而,两人都很清楚,家主既然决定让褚卫东担任朱卢县长,就不会有更改。尽管这小子基于义愤想要独自建功,也不能真让两个武者带兵前去。

暗地里,找来了蔡瑁和赵孝,让他们悄悄跟随前去。

两人经验丰富,提前出发,只不过在临尘县三四里路的地方就停了下来等着这支军队。

船上雇佣的都是南越人,看上去全部都凿齿了,别人还以为是本地人的船只,只是想不出究竟哪一家有这么大的船只而已、

“德珪兄,我得前去一趟。”赵孝苦笑着,说完人就立在水中,脚下一根树枝,人象离弦之箭一样奔着褚卫东那条小船而去。

既然骆越人这么祥和,两人商定之后,还是学习贾诩一般前去劝降。

“孝叔,你如何亲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一章 书生一样从军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