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名扬三国>第一五五章 有关鲁肃的谜团

孙策在江东征战了两年,如今已经拥有丹阳、鄱阳、会稽、吴四郡,孙策已经消灭了江东最大几个诸侯,如今他正处于临海郡的前线,将势力范围继续向南方扩张。

目前吴军拥有六万主力大军,兵分两路南下,一路由周瑜率领进攻临川郡,一路由孙策率领进攻临海郡。周瑜文武双全战无不胜,孙策英勇无比攻无不克,吴军进展非常顺利。如果不是北方有淮南的张勋大军虎视眈眈,他早就毫无顾忌地直奔南海之滨,完成东南国土的扫荡。

此时孙策大军正在临海城外驻扎,临海的守军已经弹尽粮绝、筋疲力尽。孙策按照鲁肃的建议,派人去劝降守军,如果守军坚持不降,吴军将展开最后一击。

孙策和鲁肃在中军大帐商讨军务。

孙策靠着一个枕头半躺着。他对鲁肃说:“子敬,南方虽然广阔,但已经没有可以反抗我们的力量了,所到之处都将披靡,整个东南都会归于我的旗下,想一想真是太好了。”

鲁肃笑道:“称霸江东不是梦想,兄长你马上就能实现。”

孙策说:“我若大业有成,子敬你功不可没。从我屈身袁术帐下,你将我带回江东,帮我请来张纮、张昭为谋士,又为我推荐了周公瑾为大将,你所设的每一个计策都精妙无比,所说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够实现,真如神人一般。如果没有你,我即使能够在江东生存,也不会有现在的功业。”

鲁肃说:“兄长过奖了,这都是我职责。”

此时帐外有人求见,孙策将他唤了进来。是去临海劝降的使者,他向孙策禀报:“启禀主公,对方愿意投降。”

“好的。你退下吧。”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孙策也没有太过惊喜。

他对鲁肃说:“子敬,快去歇息吧,明早去城下受降。”

鲁肃放下竹简,退出大帐回去休息。留下孙策将整个身子完全躺平,开始盘算统一江东之后的事情。

孙策心中所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袁术讨回传国玉玺。那是先父的遗物,他必须要回,拿去与先父陪葬。第二件事情就是讨伐刘表,为先父报仇。

但自己全部兵力加起来不足十万,袁术总兵力有三十万,专门用来对付自己的张勋大军就有五万。袁术肯定不会归还玉玺,正如自己肯定不会归还借来的部队以及许诺的土地。那就得出兵夺回玉玺,可是击败袁术何其之难。

第一件事都完成不了,讨伐刘表更遑论之。

“唉。”他叹了口气。

此时帐外又有人来报,说是吴郡留守张昭有信件送来。

孙策打开信简,看了一眼内容。张昭留在吴郡处理内务,一向得心应手,自己就处理了,除非有重大事件才向孙策禀报,而自从出征以来,还没有发生过所谓重大事件。所以张昭的来信让孙策非常重视。

而信中的内容确实让孙策大吃一惊,紧接着大喜过望。

信中说:“朝廷上将军,主公的结义兄长金名扬来到吴郡,渴望一见。”

名扬一行人在吴郡居住已有十天,这里就是现代的苏州市,而以后的上海市,现在还没有被海浪堆出来。吴县往东不远就是东海。

吴县是吴郡的治所,现在暂时是孙策的首府,但是它的规模还不及中原的一座小县城。据说江东最大的城池会稽,也只相当于徐州的沛县,可见这个时代中国南方全面的落后。

张昭知道名扬的身份,将名扬一行人安置在县衙内,好生照料。

名扬当然知道张昭是什么人,他对张昭也相当有礼,每日都会去和张昭打交道,聊上几句,重点是要在张昭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拉近与他的距离。

张昭的职责不仅是留守吴郡,而且是孙策之弟孙权的老师,他只要在府中,就和孙权待在一起,言传身教,十分小心。

名扬与张昭打交道,就经常可以看见孙权,确实如史书以及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孙权的毛发颜色偏红。孙权与孙策不是亲兄弟,也不知道孙权的母亲是谁,怎么会有红色毛发的基因。在名扬和张昭谈话时,孙权一般都静静地在一旁,也不插话,名扬来或走的时候,他都会起身行礼,说话也很有礼貌。

起初张昭从名扬曾经的战例说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谋略,两人相互吹捧一番。后来两人谈起风土人情,张昭介绍了江东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名扬则向他解释了东南地区气候形成的原因,张昭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气象原理但他觉得名扬说得很有道理,便开始名扬所说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旁读书的孙权也往往被名扬的奇思妙想古怪言论吸引了注意力,他也放下书本,侧耳倾听。

后来张昭竟然和名扬讲起了天地玄黄,这是道家的理论,张昭是当世大儒,博览百家,说起来滔滔不绝。名扬并不能完全理解,但也小心应和,避免露怯。待张昭说罢,名扬却以一些后世创造的神话故事来回报张昭,主要以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为主。

武王伐纣的典故张昭他们自然耳熟能详,然而根据这段历史虚构出来的神话故事,让张昭颇感新鲜,而其中的教派斗争是故事中最让人动容的地方。西游记中构建的神话世界更为详细复杂,故事中暗含的势力纷争比起封神演义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个孙猴子的命运竟让张昭牵肠挂肚。孙权更不必说,坐到老师身边来听名扬“说书”。

名扬未敢细讲,只是大致叙述了一下剧情,也花了


状态提示:第一五五章 有关鲁肃的谜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