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辰时,县衙的正门大开,衙役们整齐分裂两旁,一阵‘威武’声后,年轻的县太爷穿官服、戴官帽从后堂走出,方家的婆媳纠纷案件正式开膛审理。

为了一睹新县太爷的风采,百姓们也不怕冷了,冒着严寒纷纷聚拢到大堂门口,伸着脖子往里看。倒是都不太关心案件的经过和始末了。

惊堂木一拍,带原告,吴氏和方守业被带到堂上。

行过叩拜大礼之后,罗中元开始问案。

“方何氏,你有何冤屈、为何要状告婆母方王氏?”

“回大人,民妇也是不得已啊,实在是她的所作所为太过让人寒心。我家小儿是她亲孙子,可她不但差点儿把他打死,人晕过去之后还不理不问直接走人不管,这是作奶奶该做的事儿吗?”

“……”

“民妇告她,也不为别的,一来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二来小儿治病养病的钱确实也承担不起了,希望大人能替民妇一家讨回个公道!”

听了吴氏的阐述,罗中元微微点头却并不表态,而是继续询问:“你说你家小儿受伤险些丧命,可有人证、物证?”

“有、有的!”吴氏有些激动和紧张,罗中元问,她就急着回答,“给小儿诊治的曲老大夫就能证明。”

既然点出了人证,接下来自然就是直接宣证人上堂。于是曲老大夫很快被带了上来。

“回大人,老朽能证明。方家小儿立冬当时确实有生命危险、危在旦夕,若不是老朽用药为其续命、后又找来高人救治,说不定现在早已……”

曲老大夫面相端方又一脸的慈祥,所以他说出来的话没有人不信。

就听挤在门口围观的百姓们终于关心起案情了,纷纷指责方母的心狠手辣、不近人情,根本不配作奶奶。有些感同身受的妇人更是一脸的心疼和愤怒,直接为吴氏呐喊助威。

这时候混在人群中的方母不干了,哭喊着就冲了进来,高呼:“大人冤枉啊、冤枉啊!”

罗中元蹙眉,示意衙役将来人拦住,不悦的沉声问道:“堂下喊冤者何人?可知咆哮公堂也是犯罪?”

本来还想和燕景齐反着来呢,他走后门儿他就偏偏不吃那一套。可看到眼下的情况,罗中元为方母默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时候出来喊冤,还像个疯婆子一样,真是自作聪明。

方母可不知道罗中元的想法,还在卖力的喊着。

其实他们一行来到县城的人早就在大堂门口看着了,之所以这时候出来也是事先商量好的。为的就是能一鸣惊人、给大家一个冤枉的表象。

殊不知,这样的表现,多是一些抵死狡辩的犯罪者。经历官司多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一听‘犯罪’两个字,方母停下来了,有些不明所以。毕竟是一辈子窝在小山村里的妇人,没见过世面,之前的行为也都是别人事先交给她的。咆哮公堂是犯罪的,可没人告诉她,不禁有些吓到。

“我、我没犯罪。我就是、就是想说姓吴的女人说的都是假话!”

“哦?你是何人,为何说她所说是假?”

“我、我就是她婆婆!”

哗~此话一出,堂上堂下一片哗然。原来被告也到了啊,却没一起上堂,还真是……挺特别的。

要说公堂之上只有原告也是可以的,有时候被告方都是事后收到官府的传唤才知道摊上事儿的。可是像这种双方什么都知道就是不一起上堂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想到这些,众人再看向吴氏的眼神就更加同情了,也更相信她所说的话。

有这样一个不靠谱的婆婆还真是不幸。一些站在公婆立场的老年人也都纷纷闭嘴、不再义愤填膺了,还是再往下看看再说吧!

“原来你就是被告人方王氏!”罗中元眼睛深邃,大手一挥,让衙役放开了她,“来人,将被告带上堂来!”

“是!”

一声应和,方母已经到了大堂,与吴氏等人在同一水平线上跪倒。

“大人,你可要给老妇做主啊,摊上这么一个不孝的儿媳,真是家门不幸啊,呜呜……”

这个方母,也算不简单,这样的情况下居然很快又恢复了常态,哭诉起来更是惊天地泣鬼神。估计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吴氏气得直哆嗦,也不管什么大人不大人的了,直接转身与之对视,质问:“你说我不孝?那你说说,这么多年过来,我到底哪一点儿做得不到位、让你觉得我不孝?”

“哪一点儿?”一对上吴氏,方母立刻来了气势,指着她的鼻子控诉道,“要不是你在背后使坏,我好好的儿子咋会和我分家?还有,要不是你教的,我的孙子孙女又哪能和我们不亲?天天哭穷说没钱,帮着别人的时候就有了,就是孝敬老人的时候没有?还有太多了,我都嫌说不过来!”

“呵呵!”吴氏苦笑一声,然后看向一旁呆愣的方守业,说道:“看看,这就是你娘,把所有的错儿都推到我身上!今天你就当着大人和大家的面说说,她刚才说的那些,到底怪不怪我!”

吴氏早就含了怨了,不然也不会铁了心的告。这会儿正好当众把话都挑明了,也省得以后过日子被人戳脊梁骨。

再看方守业,瞅了吴氏半晌然后又看向方母,可两人眼里都有着不容妥协的坚持。没办法他也只能说出事实了。

“娘,当初我们为啥分家你比谁都清楚。而且我们又是净身出户,但就是那样也还是没少了每个年节该有的


状态提示:一零一 惊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