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一路绝尘>1873.二十余年如一梦耳

1873.二十余年如一梦耳

郑河是个水码头,在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水上运输日益**的今天,也就成了一个几乎被时代所遗忘的角落,甚至连建设新农村都要另外换个环境。于是在那里还奇迹般的保存着那条完好的老街,街面上各式各样的石板依然被整齐的拼放在了一起,被路引向年轮的岁月。那些老街两边的木屋板壁几乎都是黑色的,门窗上的朱红油漆已然面目全非,就和光线不太好的屋内坐着的满头银发的老妇人一样,也有过妙龄少女的青春年华。

一辆摩托车由远而近的停在了郑河老街的一户人家石阶下,大门被打开时会发出吱呀吱呀的门轴声,王大年的声音就会在木屋里响起:“幺婆婆,我幺爹在不在家?“

“一大早就被五叔他们叫走了!“那个年迈的、手中捏着针线正在缝合着衣衫的老婆婆褶皱密布的脸上满是笑容:“说是你安排的,今天他们几个老头到大杨溪去联系修路的事情吗?“

“怪我,都怪我,事情多了就糊涂了!“王大年拍了一下自己的头,转过身去从摩托车上拿下来一个竹筐:“幺婆婆,等一下给我幺爹打个电话,就说要他和五叔下午早点回来,晚上我陪他来喝酒。“

“老天爷,他的生**怎么记得的?我都忘记了!“看着竹筐里的鸡鸭鱼肉,感动了的幺婆婆十分惊讶的问着:“再说又不是逢五逢十,就是一个散生(武陵话:很一般的生日),连他的女儿也没有通知回来的。“

“再好的记性也比不过手机里的记事本,设置一下,七十岁以上老人的生日那天就都会提醒的。“那个新选出来的**明显很忙,话还没说完转身就走,没跨上摩托车就又转过来了,把一个毛茸茸的披肩递过来:“上次听见幺婆婆说肩周疼,据说披一条披肩保持温度会好一些,到县里买菜的时候就顺便带了一条。“

这就是王大年的过人之处:记得每一个长辈的生日,即便是再普通不过,也会提些东西略表心意;即便再忙,也会抽时间和老人喝杯酒、吃顿饭。遇到老人生病,即使不在郑河,也会叫马君如前来嘘寒问暖,如果碰到老人去世,不仅会充当孝子,还会把白事办得轰轰烈烈,让老人走得既体面又热闹。更重要的是,嫩伢子能充分发动那些老人的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让那些不是昏昏欲睡、牢骚满怀,就是成天喝酒聊天混日子的老人都自觉自愿的围着他的指挥棒转,为郑河的改变而忙碌。

不得不承认,那个身高体壮、还有一身功夫的王大年就是郑河几乎所有人眼里的大好人,尤其在那些老人的眼里,当年的嫩伢子就是一个大孝子,过去是、现在还是,虽然他没有父母,祖籍也不是郑河的,可这个当年的沅江小*、如今民选出来的**对村里的每一个长辈都恭恭敬敬、有如自己的父母,而且关怀他们,就和他的师傅马法师所说的那样:“他这叫大爱!“

按照五叔的解释,所谓的小爱是有前提、讲条件的爱,是讲互惠、谈互利的爱。比如男女之爱、父母之爱,再如心系百姓、为人民**的领导和急民所急、为民请命的干部,这样的爱总是要讲前提和条件,这就是“缘“。所以***才会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而大爱不同,大爱是不讲前提条件的,也就是一种广义上的爱,比如释迦摩尼、比如上帝、比如老子、比如普照万物的太阳、滋润所有的河流。当然还有雷锋叔叔那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之中去的英雄。而在郑河,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那个嫩伢子就是一个具有大爱的人。理由太简单了,他会义无反顾、不讲报酬、不图回报、心甘情愿的去帮助老街上的一切人,所以就称得上是大爱无疆。

郑河老街并不长,半支烟的功夫就可以从头走到尾,脚下不远便是长长的沅江水。冬日在阳光下似一条银链,到了发过春水,那条银链就变成了大河,就会有丝丝细风掠过水面,让河水泛起鱼尾纹,清新剔透的涟漪晶莹而多彩,甚是有趣。即便是到了夜晚,王大年在那条江里洗完澡、**膀子顺着长长的石阶爬上岸的时候,风依然还在吹,里面不仅有水腥,还有泥土的味道,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有女人的香味,抬起头来,一个女人就站在高高的台阶上。

那是一个千姿百媚的美女,生得婷婷玉立,身形高挑,穿着一身淡紫色的长裙,**的头发盘卷在脑后,却在鬓角处特意留下了长长的两缕,就有了种说不出的飘逸之感;一张**万种的**浅笑嫣然,有些西亚人种痕迹的高鼻凹眼顾盼生姿,就会比普通汉族女子多了些异族**。加上脖子修长,面容**,温柔恬静,充满了古典**,*前一双**丰硕**,**纤细不堪一握,加上圆圆的**,更散发着一种成**子的**和高贵的气息,自然是个不可多得的大美人。

“小阿头!“这么多年过去,王大年还是和从前一样称呼她:“昨天刚到枫树去过,教长让我过去听宣教,**妈还埋怨快一个月连你的人影都看不见,我都不好意思说,再过些日子,我连电视一姐的光辉形象都会忘光的!“

“罗汉,你敢把我忘了试试?“那个漂亮的翦南维还是和十八年前一样在他的面前蛮横无理:“人家是出去工作,又不是和别的男人搞**,这辈子真心实意就守着你一个男人,还含辛茹苦的帮你把我们的儿子养大**,你还想


状态提示:1873.二十余年如一梦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