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三百六十三章:朱长贵(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隆化城.李氏良心粮行。し
李氏良心粮行是北方四省最大的粮商,在隆化落户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至今经营超过了四代人,可以说是热河有名的大家族。
今天对于李氏家族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虽然已经是凌晨了,但是李家老爷子却不敢休息,甚至于李家的直系亲属在几天前就已经离开了隆化县城,李家现在只剩下老爷子李世勋留守李家。
迫使李家上下逃离隆化的原因是老爷子已经知道今晚八路军要攻打隆化县,到时候这里必将成为战场,家人留下来很可能会遭到误伤。
李世勋之所以能提前得到八路军攻打隆化的消息,完全是因为一个人——朱长贵。
朱长贵是谁,要说半年前还真没有多少人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半年后生活在热河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人没有听说过他的。
此人是38年上半年突然出现在隆化县的,同来的还有一支为数不多的小部队,人数具体不详,但是肯定不会太多。这支小部队一到隆化就到处袭击日军的据点,汤头沟、蓝旗镇等地的日军炮楼都遭到过攻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隆化县的日伪军被重创过三次,换了三任守备司令,迫使日军将隆化一个中队的守军增加到了两个半中队。后来还调来一个伪军步兵团,但是依然没有消灭这支部队。
当地老百姓不知道这支隶属于那个部分。是中央军还是八路军?再或者是原来的东北军?这些都不得而知,不过老百姓们却都知道这支神出鬼没的小部队的指挥官名叫朱长贵,是一个身高超过七尺的黑脸大汉。
其实这支小部队既不是中央军也不是东北军,而是八路军,是隶属于绥察军区的敌后抗日小分队,而朱长贵正是这个小分队的队长。原独七旅一团三营三连连长。
朱长贵是去年五月份抵达的隆化县。当时过来得时候总兵力不过122人,勉强能算得上是一个步兵连。抵达隆化县之后,朱长贵没有忙着对付城内外的日伪军,而是仿照马铮在阎王山的做法,先拿隆化县的土匪开刀。
要说这隆化县地贫民穷,真正的穷山恶水,而且这里还靠近省会承德,因此成了匪患极为严重的地区,即便是日本人来了之后也没有丝毫的改变。甚至于更加的严重了。
利用在马铮手底下学到的东西,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朱长贵带着这支精锐小分队连续对隆化、围场附近的土匪窝发动了攻击,效果极为显著。到六月底的时候朱长贵手下就有兵员四千多人。尽管这些人武器装备极差,但是个个都是老油条了,而且身体素质也很好,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为合格的战士。
有了这四千多人在手,朱长贵感觉底气足了,于是就开始对隆化县的日伪军展开攻击。由于朱长贵熟悉日军的套路,于是乎将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短时间内打死打伤日伪军四五百人,拔除了日伪军据点三十多个,甚至于还一度打进隆化县城。
朱长贵算是深得马铮的真传,通常作战的时候只调动一部分兵力,很多好将自己的全部底牌都亮出来,因此日军一次次小瞧低估了朱长贵所部的实力,每一次都被打的哭爹喊娘的。
经过大半年的发展,朱长贵所部从原来的一百多人已经扩张涨了现在的六千余人,而且武器装备换了一茬。虽说不能同绥察军区留守的哪些部队相比,但是比起八路军其他部队而言,显然要好一些。
更重要的是,因为朱长贵所部在隆化、围场等县区的活动,激起了当地老百姓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志,也让他们看到了打败日本人的希望。
朱长贵是四个月前找到的李世勋,是朱长贵亲自找上门来的。随着部队在热北地区站稳了脚跟,朱长贵对于这一带的形势也有了一些了解。再加上部队扩编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到了冬天的时候竟然缺粮了。
粮食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是大事儿,对于军队来说更是大事儿。部队要是没粮的话,战士们就吃不饱,吃不饱战斗力自然而然也就降低了,因此在得知部队面临缺粮的危机之后,朱长贵就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事儿。
想要解决粮食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击日军的运输线,但是问题是朱长贵所部有足足六千人,单靠打日伪军的运输线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最后朱长贵将主意打到了北方四省最大的粮商李家了。
要说这李家确实不是一般的商业家族,按道理说战争爆发之后,这粮食就成了军管物资,根本就不允许随便拿来出售,因此多少粮商被迫关掉门店转行干别的。
但是李家由于是北方四省最大的粮商,而且从九一八事变之后就一直和东北地区的日伪头目在做粮食交易,所以很幸运的李家被关东军特批为军管粮商,允许李家从事粮食生意。一方面是希望李家利用其在北方四省庞大的商业网络替日军稳定占领区的粮价,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李家的渠道为侵华日军提供军粮。
当时知道这些之后朱长贵第一反应就是将李家列入汉奸家族,准备出手除掉这个助纣为虐的家族。但是在收集情报的过程中朱长贵却发现李家似乎并不像表面上这么简单,李家虽然也在为日本人服务,但是却在暗中和原东北军的两支小部队走得很近,经常为他们提供粮食,甚至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