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田园大宋>第三百二十二章 当年恩

徐宝对于烧瓷器还是有一点接触的,他搞地质的,虽然很不敬业,但总会接触到陶瓷,陶和瓷需要用土。

如果一切东西都是现成的,在他那边有个三天足够完成一套的程序。

不过此时不行,窑开一次需要耗费很多钱财,光是烧掉的柴火就不少,如果只烧一个东西,自己选土、淘土、粉碎、搅拌、拉坯子、干燥、上釉、封窑、烧窑,一整套走下来,十来天也就行了。

主要时间浪费在自然干燥上,没有仪器快速给坯子干燥,赶上天气不好,那就有得等了。

这是只做一个,如果做五百三十五套,自然干燥的时间可以忽略了,粉碎和拉坯子、上釉反而耗费时间,多呀。

如果这个崧窑瓷行想要快点做出来,需要动用大量人手,因为不是拉出来五百三十五套的坯子就一定能烧出同样数量的瓷器。

莫说是此地,换成另一边都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率,这里若赶上一窑火候没控制好,一窑全废,丝毫不稀奇。

成功率是一部分,还有运输环节,谁敢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把东西颠簸坏?尤其是冬天温度低。

看着对方的态度,徐宝能猜测,崧窑瓷行说不定回拉出拉五千套的坯子,说送来是给娃娃们的,一人一套,小孩子说摔就给摔了,别人都全套的,摔掉一个的孩子会高兴吗?

所以必然得额外多烧,好用来补数的。

那么需要思考的东西就多了,对方下如此大的力气,图个啥?做慈善啊?专门盯着上岗村的孩子做慈善?

面对眼下的情况,徐宝不出声,盯着对方过来的人看,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不要。

真想给娃娃们一人一套瓷器,村里可以夏天自己烧,反正有坐镇的师傅在。

“徐郎。知道孩童喜玩耍,故每个孩子多出一套补词。”对方见徐宝不说话,只好自己出声。

徐宝心说果然,问:“哪地方的?我咋没听说过什么崧窑瓷行?崧窑是什么窑?”

徐宝满脑子五大瓷窑。根本没听说过崧窑,他也判断不出是不是这边本地的,也就是钧窑的,虽说现在还没有叫这个名字,但一直就有人烧瓷。

本地的可能性非常大。这里是河~南省地界,有钧窑和汝窑。

而龙泉窑和哥呢?在两浙地区,太远,基本上不可能烧出来一大堆瓷器,然后先运到京城,再从京城往上岗村来,那纯粹是缺心眼,因为走水路更稳,从洧水沟直接就到村了。

若是耀州区域呢,还真有可能。耀州向北,走上几百里是保安军地界。

对方不知道徐宝猜地方呢,突然反应过来忘了件重要的事情,说道:“鄙姓刘,单名一个肱字。”

“哦哦,刘肱,你好你好。”想着事情的徐宝差点去和人家握手。

刘肱不以为意,继续说道:“瓷烧自定州。”

“定窑?”徐宝眼睛瞬间睁大,咋跑河~北省去了?对,那里有窑。离最近的那边的窑是磁州窑,定窑在哪?

徐宝想了想,吓一跳,定窑在大宋和契丹的边境呢。从哪里到契丹,有多远呢?比从上岗村到京城还近。

那边的路也好走,因为有河,直接从契丹流过去,那里真的和平了吗?大家都有闲心烧了瓷器送到上岗村了?

“正是。”刘肱肯定地说道,随即神色一变。又道:“东家原是生在定州,澶渊之盟前定州一战,东家家人眼见活不得,后是军士拼死护着给带到城里,士卒多有死伤,再凭坚而守,东家一家才活过来。

随后多方打听当初护着东家一家人撤退的军兵,已不可得,前段时日,有人到开封卖瓷器,发现西市那里有人卖毛边纸。

好奇之下,一番打听,知道是那时的老兵,来人快马送信,东家亲自写信核问,才知正是当初护着东家逃跑的老兵,之后……”

刘肱一顿说,徐宝和周围的人听懂了,崧窑瓷行的东家想要报恩找不到人,徐宝帮着收容了几个老兵。

于是崧窑瓷行稍微打听一下,知道徐宝喜欢孩子,就制作出很多瓷器,一同运到京城,等到了京城再一打听,刘肱问出来上岗村孩子有多少个,以这个名义专门送过来。

也就是说,京城那里还有崧窑瓷行的瓷器,很多。

一时间,众人很是感慨,称赞崧窑瓷行的东家知恩图报,也惋惜澶渊之盟,但后者只是在心中想想,不敢说出来,人家契丹现在可是和自己的大宋当兄弟呢,每年都给人家不少钱和东西,由此可知兄弟情深。

“早晚有一天要打回去,还什么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屁,自己怕死怕得要命,还叫别人安居,居好办,盖个房子便可,安呢?”

徐宝出声讽刺,讽刺赵祯他爹赵恒,败家玩意儿。

粱齐等人一听徐宝说出来的话,刷的一下转过头去,当没听见,他们知道徐宝不怕,人家有仙女当老婆呢,那天的战斗可是很清楚的,徐宝用那武器隔着好几百步把人给打死了。

还有那个当初以为是土地庙的土地姥儿,后来知道是仙女,听跑那边去的手下说,一片光点飞过去,八个西夏的人被打碎了。

那些个家伙用起来,估计自己一千骑兵也甭想冲过去。

粱齐他们不管徐宝,刘肱的汗出来了,他抬袖子擦擦,问:“徐郎,东西……”

“一起回村,收下了,正好娃娃们缺成套的家什使唤,原来用的只有一个碗、一个碟子、一个小盘子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二章 当年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