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我本三国一路人>卷三 第六十六回 北境初乱

加格林机枪,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枪了吧?而最早期的加格林机枪,就是使用手摇式转动的结构。不过加格林机枪的火力虽然凶猛,却由于其构造等方面的原因,一直都是被归属在重型机枪的序列之中。

早期的加格林机枪甚至有着轻型火炮的待遇……配有专门的轮子,可见这玩意儿其实有多重。至于某些影视或游戏作品中的人物提着加格林机枪乱扫的场面,不好意思,那些基本上都是在扯淡,且不说加格林机枪本身的重量就够呛,其大量发射的子弹也会重得吓人。所以更多的时候,身为重型机枪的加格林主要都是配备在机械装置上来使用,单兵用这玩意儿不太现实。

有点扯偏了,把话题拉回来。

却说陆仁这里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加格林机枪?呵呵吧,陆仁想搞这玩意儿出来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之前没能搞出来,主要是有两大问题的限制。第一是枪身各零件的铸造,尤其是枪管部份,第二也是比较关键的则是子弹的制造。

特别是子弹的制造,在某些条件因素解决之前,以当时那个时代的生产条件,制造子弹其实比制造火枪都更难解决。而陆仁现有的火枪兵,所用的子弹都是用纸壳替代金属弹壳,并且在枪栓的构造上进行了改动,就实际意义而言是介乎于前膛枪的火药装填与现代枪械的子弹装填之间的一种怪异枪械。

而加格林机枪不能采用“纸壳弹”的模式,同时陆仁现在能整出来的,也只是加格林机枪最原始的那种手摇式形态,只能规规矩矩的使用子弹,那么陆仁的子弹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很简单,原因在于陆仁这里的蒸汽机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水平线。蒸汽机是什么玩意儿?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一些历史学者,历史学者会回答说蒸汽机是开启近代工业革命的东西。这玩意儿所提供的动能,使工业化的流水线作业成为了可能,而且可以解决许多金属物件的冲压成形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陆仁和雪莉在许多问题上并不需要去摸索,只要蒸汽机的使用达到了某个程度,就可以把接下来的一些东西直接“抄”出来。换句话说,在历史上蒸汽机出现之后,人们要花费几十年才逐步摸索出来的东西,陆仁和雪莉只要几年就可以了。再打个比方,作家编写书籍和盗版者抄袭书籍,哪个快?

总而言之,在建安十八年的上半年的时候,陆仁和雪莉已经整出了一百架手摇式八管加格林和初期的子弹制造作坊……注意是作坊而不是工厂,两者间的规模差别可是相当巨大的,而且由于是初期的试制,在诸多因素的限制下陆仁也没敢搞得太过份,子弹的生产总数大概是在二十万发左右。

别以为二十万发很多,真打起来这二十万发子弹不够几场战斗的消耗的,而且这二十万发子弹还包括了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时的正常消耗。可即便是如此,这二十万发子弹也整得陆仁大叫吃不消,因为这些子弹的原材料要铜,一发子弹大概是用铜一两,二十万发子弹那得用掉多少的铜来着?而铜在那个时代又是什么价值?

所以就这二十万发子弹,让陆仁这个超级大财主都冷汗直冒,陆仁的财务部部长甄宓甚至因为这过高的生产费用而和陆仁闹过小别扭,弄得陆仁不得不使出无赖大/法,用几近于弓虽女干的方式搞了甄宓好多回,把甄宓给“喂”撑了,撑到甄宓一见到陆仁就有点头痛的时候,才算是让甄宓闭上了嘴。但到了这个份上陆仁也不敢过份,毕竟不适当的限制一下生产数量,其巨额的花费陆仁这里也会受不了。每到这个时候,陆仁就会在心中感叹说战争这玩意儿真他吗的是个巨烧钱的行当。

好吧,这些事情就不扯了,只说吕玲绮这次到辽西来,总共是带了五十架手摇式八管加格林机枪和十二万发的子弹,这趟出来则是带了二十架,每架配弹八百发,用专门的车辆进行拖运。而在操作射击的时候,主射手负责摇动摇杆进行瞄准与射击,一左一右的两个副射手则负责理顺进与出的子弹带……铜是很贵滴!这些弹壳是要回收回去再另进装药装弹滴!

与现代的加格林不同,现代的加格林机枪动不动就是每分钟能打出几百上千发子弹,但陆仁现在的加格林因为是原始的摇杆型,每分钟最多也就是能射出去一百来发。相对于现代的枪支,这种射速当然是烂得可以,但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平均每秒两发的射速可就十分的惊人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二十架手摇式八管加格林在不断的喷出火舌,那相对超快的射速与惊人的杀伤力不但把对面的游牧骑兵给打得人仰马翻,也打得这边观战的慕容紫英一阵阵的心惊肉跳,然后就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身边包囊中的骑兵弩……这玩意儿能比吗?

再设想一下让自己带领一千精骑去向这边的火枪队列发起冲击的事,慕容紫英的身上那可就是哆嗦哆嗦再哆嗦。其实这个都不用去想像什么,对面的游牧骑兵那血溅不断的场面不就是在告诉着慕容紫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不再罗嗦了。两千火枪兵外加二十架加格林,一百二十米左右的作战距离,对上三千不知天高地厚的游牧骑兵,根本就是一面倒的屠杀与打靶。这三千游牧骑兵在冲到某个距离的时候虽然人马还没死光,但已经是实在没有了再冲过去的勇气,纷纷的开始调转马头开始逃命。老实说,这种仗还怎么打


状态提示:卷三 第六十六回 北境初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