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大魏宫廷>第135章:稳固发展(二)【二合一】

“咳……陛下不幸抱恙,今日朝事由礼部尚书杜宥主持,诸卿有事早议、无事退朝。”

十月十八,在皇宫内的宣政殿中,大太监高和在朝事前尖着嗓子说道。

听闻此言,殿内诸臣毫无异色,仿佛对大太监高和那句「陛下不幸抱恙」无动于衷,其中有几位朝臣,在瞥了一眼空置的王位后,无声地摇了摇头。

唉,那位陛下又病了!

短短十来天内,那位陛下病了三回,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第一回脑壳疼、第二回肚子疼,第三回这次,索性连借口都懒得找了,直接笼统地说什么「抱恙」,这让殿内诸大臣表示心很累。

“杜大人?”大太监高和示意礼部尚书杜宥道。

杜宥看了一眼高和,在暗自摇头后,走上前几步,面对着满殿的朝臣。

在沉默了大概数息后,他表情有些古怪地说道:“真乃我朝不幸,仅隔两日,陛下再次不幸抱恙……”

这看似沉痛,实则调侃、嘲讽意味居多的话,让殿内有些大臣忍不住轻笑出声,但随即这些人便意识到场合不对,立刻就收敛了笑容。

而此时,礼部尚书杜宥的话也迎来了一个转折:“……然而,这也是考验我等臣子的时候,目前我大魏正值兴旺之时,希望列位恪尽职守,尽自己作为臣子的本分,使国家变得更加强盛。”

“谨遵杜大人教诲!”

诸朝臣拱手说道。

此后,杜宥环视众臣,说道:“诸位大人有何事要议?”

听闻此言,户部尚书杨宜站了出来,拱手说道:“杜尚书,户部有三事要奏。”

“请讲。”杜宥说道。

见此,杨宜便从怀中取出三份奏表,口中正色说道:“第一桩事,新都雒阳的建造工程,已于十日前正式动工,这是我户部左侍郎崔璨大人所呈的奏表……”

礼部尚书杜宥走到杨宜面前,伸手接过后者递来的奏章看了几眼,微微点了点头。

“第二桩。”将第二份奏表递给杜宥,户部尚书杨宜又说道:“这份是来自「成皋关」的奏表,据「成皋令」所称,在近半个月内,已有数千名来自荥阳、宅阳、郑城、卷县等地的百姓迁往川雒,「东民西迁」之事,效果斐然,下官以为,我朝廷当尽快在雒城设置「令尹」,方便引导迁移之民在三川郡落户,另外,需谨慎迁民与当地川民发生口角之争……”

礼部尚书杜宥接过奏表,摊开扫了两眼,微微点了点头。

“第三桩。”

此时,户部尚书杨宜将第三份奏表递给杜宥,紧接着说道:“为方便运载建筑物资,我户部恳请朝廷允许增造船只,现有的船只数量,不能满足新都雒阳建造事宜是全国的建设……”

礼部尚书杜宥接过奏表瞅了一眼,随即有点不可思议地看向杨宜:“新增两百艘?”

“这是必要的!”户部尚书杨宜肯定道。

杜宥点点头,环顾各部的尚书大臣问道:“各部可有何不同看法?”

吏部尚书郑图、兵部尚书陶嵇、刑部尚书唐铮以及工部尚书孟隗等几人相继摇了摇头。

其实在这几件事上,吏部、兵部、刑部的话语权很小,杜宥也只不过是本着一碗水端平的心态随口问问,既然各部尚书皆无异议,那么这件事,朝廷当场就做出了决定。

此后,工部尚书孟隗也站出来,代表工部希望朝廷放宽用钱的尺度,毕竟近段时间魏国在国内的种种大工程,主要负责部府、司署,就是工部与冶造局,但是工部的官员认为,户部那些吝啬鬼在钱款用度上卡地太紧了,以至于工部有许多工作无法展开,因此,工部尚书孟隗希望户部能配合他们工部的作业。

再然后,就是户部尚书杨宜与工部尚书孟隗两人的日常互怼,前者指责后者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后者指责前者是吝啬的守财奴等等,对于这种口水仗,诸朝臣已经见怪不怪。

不得不说,如今工部在朝廷六部内的地位已非当初可比,作为发展国内建设的急先锋,工部根本不虚户部这个曾经的朝中大佬,甚至,户部渐渐沦为工部予取予求的钱袋子。

而至于这场口水仗的结果嘛,就是工部尚书孟隗心满意足地又拿到了一笔款项,让户部尚书杨宜的面色变得相当难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魏国目前的大势就是发展国内建设,也就是说,朝廷其余各部都要无条件配合工部与冶造局的作业。

“退朝!”

大概半个时辰后,见诸大臣商议国事已毕,大太监高和扯着嗓子喊了一句,随即便急匆匆地离开了宣政殿——他还要赶着去侍奉新君赵润左右。

而此时,朝中诸大臣们朝着空空如也的王位拜了一拜,随即亦纷纷离开了宣政殿。

离开时,这些位大臣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这个说「今日天色不错」,那个说「今日杨、孟两位大人的嘴皮子仗当真精彩」,至于「王位上空空如也」这个话题,却是谁也没有提及。

不得不说,魏国朝廷的官员们,还真是完美地做到了「国君在与不在一个样」,纵使国君赵润不在场,这些朝臣照样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朝议事宜。

在这种情况下,不免让人产生遐想:既然朝廷能完美地处理国内的政务,那么新君的作用又是什么?吉祥物么?

当然不是,其他历代君王姑且不说,至少在这一代,新君赵润的最大作用,就是给予诸大臣心安——只要知道这位曾


状态提示:第135章:稳固发展(二)【二合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